愁心寄明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拍合影有嗣留念想 伤别离龚娴欲断肠

早餐后,金有嗣对韩叔、韩姨、龚娴道:“今天,玉林、玉卿不用上学,我们一起去逛街,顺便去照相馆照张相。”

韩叔道:“你们去,我在家里准备中饭。”

韩姨道:“我怕热,我也不想去。”

金有嗣道:“都得去。一是,我打算在街上开个布店,你们帮我看一下,开在哪个位置好;二是,我们去照相馆照张全家福,我要带到上海去。”

韩叔道:“你想在街上开个布店啊?”

金有嗣道:“对。我想把在上海工厂织的布,运到这里来卖。”

韩姨道:“太好了!那你就可以经常回家了。”

金有嗣道:“是呀。走。”

韩姨站起身道:“走。我们逛街去。玉林、玉卿,快跟韩公公、韩婆婆走,到街上不要乱跑。”

玉林、玉卿道:“好。”

韩叔也站起身道:“玉林,你跟着韩公公。玉卿,你跟着韩婆婆。”

玉林、玉卿道:“好。”

玉林走过去牵住韩叔的手,玉卿走过去牵住韩姨的手。四个人一前一后,往门外走去。

龚娴、金有嗣紧跟在他们后面。出院门后,龚娴回身锁院门。

金有嗣赶上韩叔,牵住玉林的另一支手;龚娴锁好院门后,赶上韩姨,牵住玉卿的另一只手。一家六口亲亲热热、高高兴兴地往街上走去。

金家大院院门临着一条小街。出院门右行两百米左右,就是店铺林立的大街。

金有嗣领着一家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左顾右盼,逢布店必进,进必问布的价格。

玉林、玉卿难得有与父母一起逛街的机会。两个人一路兴奋得几次挣脱韩叔、韩姨的手,一会儿围着卖犁膏糖的,要买糖做的唐僧、孙悟空;一会儿围着卖蝈蝈的,要买两笼蝈蝈。金有嗣二话不说,一一照办。

迎面走来一位胖胖的中年男人,他双手抱拳,向金有嗣打招呼道:“四爷,好久不见!听说你到上海发财去了?”

金有嗣拱手作揖道:“卢兄好!发财谈不上,找碗饭吃而已。卢兄近来生意好啵?”

卢胖子道:“好个屁!天天输。”

龚娴一听,原来是过去的赌友,便暗暗拉了一下金有嗣的衣角。

金有嗣道:“手气不好,就歇几天别玩。”

卢胖子道:“唉!一歇就得病!四爷,难得回来,跟我一起去玩几圈啵?”

金有嗣道:“不好意思!我今天没有空。我正陪家人逛街呢。”说完,金有嗣环视了一眼拥在自己周围的家人。

卢胖子也看了一眼金有嗣的家人,见韩姨一脸不悦,龚娴冷若冰霜,便拱手道:“改天有空来玩哈。再见!”

金有嗣也拱手道:“再见!”

卢胖子走了。金有嗣一家人又开开心心地往前逛。百货公司到了。金有嗣领着家人走了进去。

金有嗣道:“我跟你们每个人买双鞋子。你们自己去挑。”

韩姨道:“我们两个不买鞋子,我们穿自己做的鞋子。”

龚娴道:“我也不买鞋子。玉林、玉卿也不用买鞋子。”

韩叔道:“你自己买双新皮鞋。你脚上这双皮鞋,有一个被烟头烫坏的印子。”

金有嗣道:“那印子不碍事,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个地方。既然大家都不买鞋子,那就挑别的买。”

玉林道:“我要买饼吃。”

玉卿道:“我要买糖吃。”

龚娴道:“我想买点红糖。”

韩姨道:“我想吃酥糖。”

韩叔道:“我想吃九江茶饼。”

金有嗣道:“那就去卖副食品的地方。”

一家人重新起步,浩浩荡荡,来到百货公司副食品部。站在琳琅满目的玻璃柜台前,玉林、玉卿两人在为买哪种饼、哪种糖纠结。

韩姨、韩叔的酥糖、茶饼,龚娴的红糖都买好了,他们才终于选定。买好了玉林、玉卿想吃的饼和糖后,韩姨道:“不要再逛了,逛得我头晕。”

于是,金有嗣领着一家人走出百货公司。前行一段路后,走进真真照相馆。

照相馆老板见进来一大家人,热情道:“你们要照相吗?”

金有嗣道:“是。”

照相馆老板道:“谁照?”

金有嗣道:“都照。照张全家福。”

照相馆老板道:“哦。那两个老人抱着小孩坐中间,你们两个年轻人站在后面。”

照相馆老板将两个凳子放到照相机前,让韩叔、韩姨坐上去。然后,让玉林坐到韩叔腿上,玉卿坐到韩姨腿上,金有嗣、龚娴站到韩叔、韩姨后面。

照相馆老板安排好金有嗣一家照相的位置后,揭开盖在照相机上的红布,看着照相机道:“不要动,看镜头。我数一、二、三,你们就开始微笑。我开始数了,一、二、三,笑。”

随着照相馆老板一声令下,金有嗣一家个个露出灿烂的笑脸。

“啪”的一声轻响后,照相馆老板道:“照好了。”

玉林、玉卿从韩叔、韩姨的腿上溜下来,围着照相机转。

金有嗣问照相馆老板道:“老板,什么时候能取到相片?”

照相馆老板道:“一个礼拜以后。”

金有嗣道:“能提前一点啵?”

照相馆老板道:“加急的话,三天就可以拿到,不过要加钱。”

金有嗣道:“要加多少钱?”

照相馆老板道:“两角。”

金有嗣道:“那麻烦帮我加急。”

照相馆老板边开单子边道:“好。”

付了照相的钱,金有嗣领着一家人走出照相馆。

韩姨道:“蛮晚了,我们回去吧。还要做中饭吃。”

金有嗣道:“不急。再逛一下,我们今天到馆子店吃中饭。”

韩姨道:“家里有新鲜、现成的菜,跑到馆子店里去吃做什么?我不去,我要回去。”

韩叔道:“我不习惯到馆子里吃饭,我怕拉肚子。我也要回去。玉林、玉卿也跟我们回去。”

金有嗣道:“那好吧,不去馆子店,我们一起回家弄饭吃。走,回家。”

金有嗣领着一家人回转身,往金家大院方向走去。

金有嗣问韩叔、韩姨道:“韩叔、韩姨,你们觉得,我们在哪个地方开布店好?”

韩叔道:“这里的店面租金都好贵。布卖贵了没有人买,没有生意,会亏本;布价卖低了,付下租金,店员的工钱,你还指望能赚到钱吗?肯定还是会亏本。”

韩姨道:“不如摆个地摊,自己卖。”

金有嗣道:“摆地摊不行。影响布的名声。我厂里的布在上海卖得蛮好的。”

龚娴道:“不如把我们家的院子拆了,做个店面,自己卖。”

韩叔、韩姨笑道:“这主意好。不用付租金,又在自己家里,我们可以自己卖布,省得花钱请人。”

金有嗣道:“那就这样定了。等我下次回来,就拆院子,做店面。”

龚娴道:“那你尽量早点回来。”

金有嗣道:“不超过三个月。”

一家人一路说着话,聊着天,不久回到家里。

四个大人一起动手做中饭。玉林、玉卿则在院子的石桌边,开始写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

好日子过得飞快。六天的假期转眼即逝。尽管千般不舍,万般不愿,龚娴还是为金有嗣准备出发的行装。

龚娴边往行李箱里叠放衣服边问金有嗣道:“再带件夹衫吧?”

金有嗣道:“过两三个月,我就会回来一趟,带那么多衣服做什么?”

龚娴关上行李箱,从厨房拿来一捆米粉对金有嗣道:“那就多带几斤米粉。”

金有嗣道:“已经带了两斤了。足够了。”

龚娴把米粉放回厨房,又拎来两袋笋干,对金有嗣道:“那再带两袋笋干去。”

金有嗣道:“不带,不带。”

院子里传来根生老婆的声音:“金少爷在家啵?”

不等金有嗣回答,屋外的韩姨就一边往院门口走,一边道:“在,在。”

金有嗣和龚娴都听出是根生老婆的声音,所以两人走出屋门,往院门口走去。

院门开处,金有嗣看到根生老婆,手里提着他那天晚上送过去的那个袋子,与她儿子小宝含笑站在院门口。

看到金有嗣,根生老婆高兴道:“还好你还没走。”

金有嗣道:“正准备出发。怎么了?”

根生老婆道:“我腌了些萝卜跟芥菜,想托金少爷带给根生吃。”根生的老婆说着,将手上的袋子递给金有嗣。

金有嗣接过沉甸甸的袋子道:“好哦。上海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地道的家乡味。”

金有嗣将袋子放到鼻子底下,深吸一口气道:“好香啊!快进来坐。”

根生老婆牵着他儿子边走进门边道:“刚刚装的罐。我生怕腌的日子不够,一直没开坛子,算到你今天会走,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坛子。哪晓得一打开坛子盖,香气就冒了出来。没想到,这次比以往哪次腌得都好。真是奇了怪了。”

韩姨笑道:“是你家根生有口福。”

龚娴拉着小宝的另一支手对小宝道:“去跟玉林、玉卿哥哥玩。”

小宝闻言,放开两个大人的手,朝正在院子里玩的玉林、玉卿走去。韩姨将根生老婆领到堂屋坐下,韩叔给根生老婆端来一杯茶,龚娴去厨房,一会儿端来一个上面摆满一片片红瓤西瓜的木架子。

龚娴放下木架子,拿起一片西瓜送到根生老婆手里道:“来,吃西瓜。”

根生老婆接过一片西瓜,咬一口道:“这瓜好甜啊。”

龚娴道:“我家韩叔好会挑瓜。”

说完,她招呼韩叔叔、韩姨吃西瓜,两个人都说,刚吃饱饭,现在不想吃。金有嗣也说不吃。

龚娴便端起木架子道:“我去送给小朋友吃。”

韩叔道:“还是我去送。”

龚娴道:“好。”说着,她把木架子递给韩叔。

金有嗣对根生老婆道:“根生带回来的布,你赶紧做出来穿哈。”

根生老婆说:“那布蛮厚的,龙其是那种条纹布,要等天凉了才好做衣服。”

金有嗣道:“先做好衣服,天一凉就穿。”

根生老婆道:“那么着急做衣服穿做什么?我还想留着,等过年的时候再做衣服穿。”

金有嗣道:“等到过年,厂里肯定有新产品出来,到时候,根生会再带给你的。你现在先把这几件衣服做出来穿。”

根生老婆道:“为什么这么着急做衣服穿?”

金有嗣道:“我打算在我们街上开个布行,专门卖我们厂生产的布料,你穿我们厂生产的布做的衣服,到处去走走,去告诉别人,你做衣服的布,是上海扬氏织布厂生产的,让人家先对扬氏织布厂有个好印象。以后布行一开张,人家就会到我们店里来买布了。”

根生老婆道:“好。回去我就开始做。”

金有嗣道:“等布行开起来,我让根生负责这个布店的买卖。布行生意越好,根生回来的次数就越多。”

根生老婆高兴道:“我现在就回去裁衣服。裁好了,我就把那些白布拿到我姐姐家里去蜡染一下。保证相当漂亮。”

金有嗣道:“蜡染是什么意思?”

根生老婆道:“就是把花样板放到布上,然后用蜡封住花样板的留空处,再去染色,被蜡封住的地方就染不上色,就还是白色,染好色以后,把蜡去掉,就成了好看的白底兰花布了。也可以说是兰底白花布。”

金有嗣道:“还有这种染色方法啊。等下个月根生回来,你把这种染色方法教会他。”

根生老婆道:“好。”说完,她起身告辞。

金有嗣道:“别着急走。你母子两个就在这里吃了中饭再走。我要出发了。龚娴、韩姨、韩叔会在这里陪你们。”

龚娴、韩姨都留根生老婆吃饭。根生老婆道:“不要这么客气。我还是赶紧回去裁衣服。不耽误金少爷了,误了金少爷的火车就不好了。”说完,她站起身,往门口走去。走出门后,她呼唤她儿子小宝。

根生老婆母子俩走后,金有嗣立即叫韩叔套马车,又与龚娴、韩姨将箱包提到院门口。

一会儿,韩叔将马车赶到了院门口,金有嗣提着箱子坐了上去。龚娴将包裹一个个递给金有嗣。韩姨一遍又遍地嘱咐金有嗣注意安全,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要按时吃饭。金有嗣一一答应。

包裹都拿上马车后,金有嗣对韩叔道:“韩叔,我们快出发,路上稍微快点,要不然会误了火车。”

韩叔用马鞭轻轻朝马屁股敲了一下,马车便开动了。垄娴、韩姨两人一人牵着玉林,一人牵着玉卿,眼泪汪汪地在马车后面跟着。

金有嗣道:“你们不要跟着马车走了,快回去,院门没有关。最多三个月我就会回来的。”

玉卿道:“爸爸,下次回来记得给我们带好吃的。”

玉林道:“爸爸,你三个月后要记得回来哟。”

金有嗣道:“记得。你们要听韩公公、韩婆婆、姆妈的话,要好好读书。”

玉林、玉卿回答道:“好。爸爸再见!”

金有嗣道:“再见!”

马车越走越快,金有嗣离得越来越远。龚娴、韩姨停住脚步,牵着玉林,玉卿转身回家。

龚娴才转身,便觉得,金有嗣在身后定定地看着她,眼里饱含留恋与不舍。

龚娴立即回转身,可只看到远处马车的影子。龚娴望着马车的方向,魂不守舍地呆立着。

韩姨道:“别看了,看不到了。我们回家去。我们也去裁衣服。”

韩姨说着去拉龚娴的手。龚娴这才转身与韩姨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