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侵略者密谋晋察冀 国民军血战卢沟桥
自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向中国索要了数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还占领了中国台湾,取得了在上海、BJ、天津、东北、山东和华北部分地区的驻军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狂妄的日本人并不以占领中国为最终目的。他们要的,是称霸整个世界。中国只不过是他们称霸世界的桥梁。
来到中国后,他们才发现中国太大了。辽阔的东北,原来只是中国的一个角落。富饶的华北也只是通向中国腹部的大门。目前他们还站在门外。
必须向前挺进,必须占领卢沟桥。只有占领了卢沟桥,占领了北平,占领了整个华北,才算进入了通向中国腹部的大门,才算站稳了侵略中国的脚根,才能进一步向中国腹部前进,才能进一步控制中国的五脏六腑,进而向世界第一强国迈进。
如何占领卢沟桥呢?日本人动起了脑子。
日本人早就了解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是国民军第29军。
国民军第29军的厉害,日本人早就领教过了。为又快,又尽可能少地牺牲本国士兵,日本人设计了两套,针对中国当局和国民军第29军特点的,占领卢沟桥的方案。
第一套方案:拉拢中国第29军军长宋哲元,让他率领第29军投降日军。只要中国第29军投降了日军,日军占领卢沟桥,占领北平就不费吹灰之力。这是保存日军实力的上上策。
第二套方案是个组合拳:如果拉拢之计不成功,就抓住中国当局不愿与日军开战,面对日军挑衅,总是采取隐忍退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蚕食华北。
比如,在华北地区划分非武装区;逼迫中国军队从河北、察哈尔等地撤军;胁迫华北五省自治等等。
再逼迫中国第29军撤出丰台。这个目的很容易达到。只要日军不断制造与中国第29军的军事摩擦,中国当局为避免中日之间擦枪走火,就会命令第29军从丰台撤军。
这样一来,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就都掌握在日军手里了。卢沟桥成了北平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这时派兵突袭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肯定马到成功,易如反掌。只要占领了卢沟桥,北平就是皇军砧板上的肉了。
必须找到突袭卢沟桥的借口,不能授予外界,日本侵略中国的口实。
为确保侵占卢沟桥之战的胜利,日军要加紧备战,不分昼夜,频繁地在华北地区进行军事演习。
还必须派人暗杀第29军中的武术奇才。比如那个在怀仁堂宴会上,让日本人想起就胆寒的第29军旅长李玖远。
一天,一个自称民间剑客的日本人,约李玖远旅长到酒馆喝酒,比试刀法。李旅长艺高人胆大,独自便装前往。
当李旅长到酒馆后,那个自称民间剑客的日本人,递给李旅长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本人田太一郎,闻说李旅长刀法高超,特意从东京赶到此地,向李旅长挑战刀术。
挑战地点:卢沟桥第29军驻地另一端。
挑战时间:为避免闲人打扰,今天午夜。
李旅长刚看完纸条,田太一郎就道:“不知李旅长敢不敢赴约?”
李旅长道:“有什么不敢的?”
田太一郎道:“只可带剑术、刀法、拳法等武术高手前往观战,不可带军人前往观战、助战。李旅长同意吗?”
李旅长道:“同意。”
田太一郎道:“那晚上见。”
李旅长道:“晚上见。”
午夜时分,身着便装的李旅长与他的弟弟,依约来到挑战之地,卢沟桥的另一端。
借着月光,李旅长看到,那个向他挑战的日本剑客田太一郎,被八个手握明晃晃长剑,身着日军军服的日本兵簇拥着,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等着自己。
李旅长瞬间明白,自己上当了。没想到,这个日本人这么卑鄙。白天他跟自己说,不可带军人前来观战、助战。夜晚他自己却带八个凶神恶煞般的军人来了。这八个日本兵是来观战的,还是来助他一臂之力的?
如果那八个人真是日本兵,那就算他们九个人一起上,也不是自己兄弟俩的对手。
只怕他们不是日本兵,而是和田太一郎一样,是日本的剑客高手。如果真是这样,那田太一郎向自己挑战刀术就是假的,借此诱杀自己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怎么办?退回去?绝不!只可恨自己太愚蠢,竟相信日本人的鬼话,认为今晚是一场高手对决,把弟弟带来观摩学习,连累他了。
田太一郎见李旅长带了一个人来,问李旅长道:“他是谁?”
李旅长道:“我弟弟。他来见识阁下高超的剑术。你怎么违反自己定的规矩,带军人来了?”
田太一郎道:“我们大日本军人不像你们支那兵,只会叽叽喳喳,胡说八道。”
李旅长道:“如此说来,你带来的那几个日本兵像我弟弟一样,也只是来见识阁下高超剑术的?”
田太一郎道:“是的。我们开始比试吧。”
李旅长右手提刀,举到胸前,左手合向右手道:“请。”
田太一郎挥剑刺向李旅长咽喉,李旅长侧身躲过,右手抡刀砍向田太一郎前胸。
田太一郎迅速侧跨一步,躲过李旅长的刀,同时挥剑刺向李旅长右肋。
李旅长用刀隔开田太一郎刺向自己的剑,同时踢出一记扫堂腿。
田太一郎猝不及防,扑倒于地。
八个日本兵迅速举剑朝李旅长扑来。一旁观战的李旅长弟弟见势不妙,也飞快地奔向李旅长。
李旅长兄弟二人被蜂拥而上的日本人围在当中。
田太一郎已从地上爬起。他恶狠狠地对李旅长道:“说好比刀法、剑术,你居然用腿。”然后,他对八个日本兵道:“杀死这个不讲信义的支那人。”
一场血战开始。
八个穿着日本军服的日本人果然个个都是剑术高手。他们的剑从四面八方刺向李旅长两兄弟。
两把刀对九把剑,谁也伤不了谁。
日本人急了。田太一郎大声说了一句日语,九个日本人突然一起转攻李旅长的弟弟。
李旅长迅速转身追杀日本人。
日本人趁机将李旅长两兄弟分隔开。四个日本人围斗李旅长弟弟,五个日本人围斗李旅长。
兄弟俩只得各自为阵,与日军撕杀。月光下,鲜血飞溅。几十个回合的刀光剑影后,地上躺着三具日本人的尸体。
李旅长弟弟的肩头被日本人击中一剑,血流不止,渐渐不敌。
李旅长虽然与数倍于自己的日本人对阵,但他始终分心关注弟弟的情况。当他看到弟弟上衣被鲜血染红后,知道弟弟形势危急。他奋力杀退横隔在他与弟弟之间的日本人,开始与弟弟背靠背,与日本人厮杀。
田太一郎看出李旅长的弟弟支撑不住了,便让几个日本人绊住李旅长,他转而向李旅长的弟弟进攻。仅几个回合,李旅长的弟弟便倒在血泊之中。
李旅长感觉到弟弟的倒下。他心如刀绞,大吼一声,连使刀带用腿,将几个与自己缠斗的日本人杀翻在地。
乘着空档,李旅长转身,又刀腿并用,将田太一郎等几个围攻弟弟的日本人逼退。
李旅长蹲到弟弟身旁,抱起浑身淌血的弟弟的上半身,呼喊着弟弟的名字。
已气息微弱、双目紧闭的李旅长的弟弟听到哥哥的呼喊,慢慢睁开眼。他含笑轻声对李旅长道:“爸爸再也不会骂我了。”说完,他闭上眼,头一歪,停止了呼吸。
六个日本人一起围了上来。李旅长放下弟弟,“呀”地一声大吼,起身冲向日本人。
一番刀光血影后,战场上只剩下李旅长和那个自称为日本民间剑客的田太一郎。
李旅长提刀而立。田太一郎手握长剑,慢慢逼近李旅长。
待田太一郎的长剑从上砍来,李旅长举刀相迎。
田太一郎见李旅长举刀相迎,便抽回长剑,躲开李旅长的刀,刺向李旅长的腹部。
李旅长的刀已抢在田太一郎前面护住了自己的腹部。
二人你一剑,我一刀,杀得难分难解。但见剑如疾风,刀似闪电。
田太一郎使出一招“泰山压顶”,随即转变为“猛虎掏心”,长剑直刺李旅长前胸。
李旅长向左侧一闪,田太一郎的长剑从他右腋下穿过。李旅长趁势用右臂夹住日本剑客的长剑,同时将刀换到了左手。
日本剑客握剑上挑,李旅长的右臂被齐肩砍下,血流如注。日本剑客一脸得意。
李旅长一边说:“去死吧,”一边提起左手,抡刀砍向田太一郎头部。田太一郎还没反应过来,头便西瓜般坠落于地。
李旅长看着倒毙的田太一郎,轻轻舒了口气。可是当他抬起头,随即看到,坐着好几个手握长剑的日本鬼子的三辆摩托车已近在咫尺。
没有退路。也不想后退。李旅长再次挥起大刀,与从摩托车上跳下来的日本人决战。
卢沟桥畔,血雨腥风又起。
已经与好几个日本鬼子高手决战了近一个小时,右手臂断处又流血不止的李旅长,再也禁不起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的围攻、缠斗。身中数剑后,李旅长倒在血泊之中。
日本鬼子将李旅长和他的弟弟,还有地上所有日本人的尸体,通通悄无声息地连夜运走。
第29军的李旅长和他的弟弟,从此被亲友们认为,生死不明,不知去向。
日本人进攻卢沟桥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只差一个突袭卢沟桥的借口了。
不久,日本人等到了一个,或者说,制造了一个掩盖侵略中国行径的借口。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回龙庙与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19点30分,日军开始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拉了一天肚子的日军士兵志村菊次郎,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方便。等他方便完,站起身,他却稀里糊涂地找不到归队的路了。
就在志村菊次郎四处打转,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几声枪响,他赶紧躲起来。
此时,志村菊次郎的中队长正在点名,发现志村菊次郎不见后,他的中队长联系刚才的枪声,想当然地认为,志村菊次郎被中国军队抓走了。于是志村菊次郎的中队长,当即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这一无理要求,被当时驻扎在宛平县城的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守军严辞拒绝。
志村菊次郎的中队长便向他的直属连队长,牟田口廉也报告。当时,牟田口廉也正在日本领事馆喝酒,他听到志村菊次郎中队长的报告后,也认为是中国军队扣留了志村菊次郎。
22点40分,第219团团长吉星文接到日军打来的电话。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日军少了一名士兵,怀疑放枪者是中国驻守卢沟桥的士兵。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吉团长回应说,城门早已关闭。没有人出城,也没有人进城。枪声来自日军演习方向,与中国守军无关。
当时和牟田口廉也一起喝酒的,还有一位日本记者。听到这个事件后,那位记者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日本国内发了一条快讯,说中国军队可能扣押了日本士兵。
就在这条爆炸性新闻发出去没多久,志村菊次郎归队了。闹了大半天要进城搜查的日军,此时与中国军队已有了军事摩擦,东京报道此事的报纸也印出来了。
24点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我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少了一名士兵,疑放枪者是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我方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冀察当局回应说:“已经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不可入城。”
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
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驻军的报告,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
此时志村菊次郎早已归队,日方不仅隐而不报。为了掩盖真相,还偷偷安排志村菊次郎退出现役,潜送回日本,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罚。
进攻卢沟桥的借口已经有了。所谓调查不过是走过场,摆样子,等待最佳时机。
7月8日早上5点左右,日军不宣而战。他们不仅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还炮轰宛平城。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
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安全。”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9军,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卢沟桥铁桥一端,中国守军严阵以待。
全副武装的日寇在铁桥另一端出现了。他们渐渐逼近中国守军。
“站住!”中国士兵对越走越近的日寇大喊。
日寇置之不理,仍然大步向前。当中国士兵再次大喊“站住”的时候,日寇对准喊话的士兵一阵扫射。
鲜血染红了喊话士兵的衣襟!他缓缓倒下。
愤怒的中国守军立即向日寇还击。双方激战。
中国守军用老式的汉阳造、三八式、老毛瑟枪、土枪、几挺自制机枪与用现代化武器武装的日寇进行殊死搏斗。
在弹药耗尽、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守军们用“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互相勉励,与日寇进行惨烈肉搏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体阵亡。日寇占领了卢沟桥铁桥。
驻守卢沟桥石桥一端的中国守军,望着卢沟桥铁桥方向,感觉不对劲。
营长金振中对团长吉星文道:“铁桥上怎么没声音了?”
吉团长来到石桥桥头,定睛一望,看到铁桥上悬挂着日本人的膏药旗。他又惊又怒。立刻命令道:“大刀队,把铁桥夺回来。把鬼子扔到永定河里去。”
大刀队奉命出征。迎着日寇的枪林弹雨,大刀队冲上铁桥,与日寇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日寇的子弹虽然很快,很多。但对已经冲到眼前的大刀队队员不起作用。
日寇抵挡不住大刀队的凌厉进攻,一个个或尸横路轨,或被扔进永定河喂鱼。
勇士们将日寇插在铁桥上的膏药旗砍下,挂上青天白日满地红中国国旗。卢沟桥铁桥又回到第29军守军的手里。
这场胜利大快人心!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青年才俊麦新,为此谱写了一首新歌,《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这首震奋人心,激越澎湃的新歌一问世,便在中国大江南北迅速传唱开了。
日寇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第二天,派重兵再一次向卢沟桥铁桥发动猖狂进攻。双方兵力太过悬殊,大刀在枪战中发挥不了作用。不能让大刀队再全军覆没。队长带领幸存的战士们撤离铁桥。
凌晨两点,团长吉星文,营长金振中带领一支两千人组成的敢死队,再次杀上铁桥,与日寇血战。
牺牲1000多名战士后,敢死队又一次从日寇手中把铁桥夺了回来。
卢沟桥事变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呼吁: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蒋委员长指出:“不屈服,不扩大。”
“不求战,必抗战。”
中华大地沸腾了。全国各界热烈声援第29军。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军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做好防空洞、挖好枪眼;华侨联合会也致电鼓励第29军再接再励。
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后,日寇撕弃伪装,露出侵略者的狰狞面目,开始实施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为捍卫国家尊严、民族独立,宁死不屈的中华儿女,拿起简陋的武器,与侵略者抗战。他们不畏强敌,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令后世敬仰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