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万病回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整理说明

《万病回春》系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溪人。世医出身,生平著述颇多,《万病回春》是其代表作之一。

《万病回春》全书共分8卷,撰于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本书参阅《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和金元四大家等历代名医著作,汲取前人的学术精华,参以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撰而成。卷一首以“万金一统述”为题,概括论述天、地、人、阴阳五行、脏腑功能、主病脉证等中医基础理论,次载药性歌、诸病主药、形体、脏腑、经脉等内容。其中“药性歌”精选常用药240味,编成四言歌括,格调明快,颇有心得。卷二至卷五,记载以内科为主的病证。卷六,为妇科病证。卷七,为儿科诸疾。卷八,载外科病证。作者将全书所载的常见病证的病因、治法以及方药一一详载,网罗较为完备,内容极为丰富。龚氏在论述每一种病证时,一般先述脉象,次论证候特点,然后立法处方,可谓脉因证治俱备,辨证论治详明,选方用药精当,临床疗效明显。最后附录病案治验,以阐述和验证其意旨。书末附“云林暇笔”一节,主要有医家十要,病家十要等内容。该书对后世影响较大,颇有临床参考价值。

《万病回春》自1588年刊行后,很快流传全国,历朝均有刊刻,故版本甚多。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苏州叶龙溪刻本,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金陵周氏重刻本,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经编堂重刊本,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上海扫叶山房刻本,清刻本校经山房藏板,民国年间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等。

整理并重新出版《万病回春》一书,推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合临床工作者需要的《万病回春》新版本,对于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次校勘整理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选本

根据刊刻较早、内容完整、校印较精、错误较少的选本原则,以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苏州叶龙溪刻本为底本,以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上海扫叶山房刻本为主校本。

2.正字

凡底本中可以对应为简化字的繁体字,均改为规范简化字;个别不能对应为简化字的繁体字,酌情予以保留。

凡底本中的完全异体字,皆改为相应的正体字;部分异体字及通用字,视具体情况采用相对通行的字体。

凡底本中的通假字,一般予以保留;个别生僻者,酌情改用本字。

凡底本中的古体字,一般改为相应的今体字;对已习见者,酌情予以沿用。

3.段落与标点

依照原文文义划分段落。对个别段落较长者,根据文义重新划分为若干小段,以便于习览。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重新句读。标点符号的使用,按照现代汉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进行。

4.校勘

凡底本中因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凡底本与校本互异,若显系底本脱误衍倒者,予以勘正,不出校记;若属一般性虚词,或义引、节引他书而无损文义者,或底本不误而显系校本讹误者,一般不予处理。

凡底本目录与正文标题不一致者,据正文及校本予以改正。

凡底本中代表前文的“右”字,一律改为“上”字。

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