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思维:站在未来设计你的当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忒修斯之船

想象一下,你决定从熟悉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你买了一艘船,决定环游世界。(我知道,拥有一艘船最快乐的两天是你买它的那天和你卖它的那天,但为了这个小练习,让我们假装这就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你知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强风,而且你还特别喜欢一语双关,所以你决定把你的新船命名为“转晕了的旅行者”号。你计划乘着这艘新买的大游艇(如果你打算买一艘船,估计也得买艘大的)从北欧海岸出发,向西穿越大西洋,第一站是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屿——比如,阿鲁巴。

一路上,你经历了几次风暴,当到达阿鲁巴的时候,你注意到船的一个帆在长途旅行之后有点破了。不过没关系,你立刻换上新的帆,继续穿过巴拿马运河,驶向法属波利尼西亚。然而,你一到那里就发现船上部分甲板已经开始开裂,现在又要更换这些甲板了。

好巧不巧,这类事情在你这次旅行中不断发生。大约三年后,当你安全返回北欧时,你发现你已经更换了这艘游艇的每一个部件,从帆到甲板,甚至是外面的船体。这听起来很疯狂,对吧,不过你回想一下,我刚刚让你想象辞掉工作去环游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疯狂的事。

关键的问题是:这艘船航行了三年之后,被更换了所有部件,现在它仍然是那艘“转晕了的旅行者”号,还是已经成为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必须说明的是:我显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几个世纪前,古罗马哲学家与传记学家普鲁塔克就通过希腊英雄忒修斯的故事讨论了这些问题。[1]忒修斯是雅典的缔造者,据说忒修斯在旅途中杀死了几个怪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首人身怪物弥诺陶洛斯。不过,更为人熟知的还是他的那艘船,而不是这些英雄事迹。当他从克里特岛回到雅典时,雅典人为了纪念他,决定将他的船保留在港口。因此每当船上有木板腐烂时,雅典人就会用另一块木板代替,这样这艘用来纪念忒修斯的船就会被一直保留下来。几个世纪之后,整艘船的木板肯定都被换过一遍了。

对古代哲学家来说,这艘忒修斯之船成了一个从未真正结束的争论焦点。我能想象他们深夜围坐在一起,边喝酒,边用这艘船作为话题讨论什么是变化这个概念。一方认为,虽然这艘船的所有部件都被换掉了,但它仍然是原来的那艘船,而另一方则认为它绝对不可能是原来的那艘船。

但如果我们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退一步问:是什么让这艘船成为这艘船?更直白地说,我们需要改变多少才能够成为另外一个人?


[1]Plutarch, Plutarch's Lives, trans. B. Perri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