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孩子不自信
我们来谈谈孩子不自信的问题。我遇见过很多表现得不自信的孩子,但是大部分孩子并不是真的不自信,而是对自己有负面认知。他们没有把人和事分开,会因为一件事没做好而否定自己,认为是自己有问题,开始不信任自己。每一件没做好的事,都可能给孩子一个不自信的理由,让孩子给自己增加“我不行”“我不好”的负面暗示。时间一长,孩子的潜能就被限制住了。
我经常会在青少年启智训练营的第一天晚上,给孩子们准备一个课件,帮他们撕掉负面标签,帮助他们找回自信,让他们看到有潜能、独一无二的自己。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自信是胆小、怯懦的表现,是性格上有问题,和父母的关系不大。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能否成为一个自信的孩子,父母有巨大的影响。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而能力的基础是经验,孩子只有不断地实践,不停地积累经验,并且反复得到正向的确认,才会更加信任自己,进而爱自己,最终找到自己的价值。
请各位家长回忆一下,我们究竟给了孩子多少做事情的机会,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时,又给孩子传递了怎样的信号?这些点点滴滴都决定着孩子能否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在当今家庭生活中,家长妨碍孩子建立自信的行为比比皆是。我在这里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家长朋友可以进行对照。比如,我们在家庭的十种类型中讲到过,替代型家庭和保护型家庭很难培养出自信的孩子。在替代型家庭中,家长代替孩子做孩子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像帮孩子收拾书包、整理房间、准备各种外出的必需品、确定行程等。
家长的这些行为不会让孩子充分地成长,也不能让孩子建立起完整的自我价值。家长要记住,孩子可以做的事就要让孩子慢慢做,让他意识到自己有做各种事情的能力,同其他孩子相比,他丝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事情上有超越别人的能力,他的自信心就能建立。一个事事都要他人代劳的人,哪里会觉得自己有能力、会成功呢?
保护型家庭的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和威胁,会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安排好任何事情,他们想到的、看到的都是危险,每天都在保护孩子,而这种保护会让孩子对做事情产生望而却步的心态。这样的孩子在家长无微不至的保护中,是学不到应对挑战的方法的。
此外,家长的视角和角色也很重要。
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失败,而看不到他的成功;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他的优点。
家长是裁判员,也是啦啦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家长对他进行正向鼓励,让他从做错事中获得经验,他就会有勇气再次挑战。
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并不难,关键是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能力的基础是经验,无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可以提升孩子的能力。一次不做,就没有任何经验,做一次就有一次的经验。家长要让孩子在多做事中增加经验,继而提高能力,最后拥有自信。同时,家长要做孩子的啦啦队,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家长都要正向鼓励、表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与支持,从而变得自信、勇敢、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