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今天不上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待修改)

文华殿内烛泪堆积,映着朱翊钧清瘦的面容。他垂眸望着丹陛下跪成一片的朝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隆庆帝临终前所赐,羊脂白玉上“敬天法祖“四字被磨得温润发亮。

“孤何德何能,敢承大统?“朱翊钧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惊起梁上栖息的寒鸦。他抬眼时,眸光恰好掠过陈皇后鬓间的素白银钗,与李贵妃袖口暗绣的百子千孙纹撞个正着。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格局,早在先帝驾崩那刻便已成定局。

高拱伏在青砖地上,额角冷汗浸湿了朝服前襟。他分明听见身后传来衣物撕裂的脆响,户部尚书张守直的绯色官袍已被扯下半边,露出里衣的素麻中衣。那些平日里唯唯诺诺的中低级官员此刻如被激怒的蜂群,在冯保的暗示下不断逼近。

“殿下!“张居正突然出列,青衫广袖扫过御道上的铜鹤香薰,“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他转身面向群臣,长髯在烛火中泛着琥珀光泽,“先帝遗诏煌煌,太子监国乃天命所归!“

高拱猛然抬头,却见张居正正与冯保交换眼色。他终于明白,这场精心策划的“劝进表“,不过是太子与张居正合演的双簧。考成法推行需要司礼监支持,而冯保要的是内阁分裂——高仪遇袭、杨博外放,晋党骨干被逐个剪除。

“张先生所言极是。“朱翊钧适时开口,“孤虽年幼,亦知守成不易。“他望向陈皇后,见她微微颔首,这才继续道:“即日起,由张居正暂摄内阁首辅,协理朝政。“

此言一出,高拱只觉天旋地转。他苦心经营的权力网络,竟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更令他心寒的是,六部尚书竟无一人站出来为他说话——杨博已调任南京,张四维正忙着整理破碎的朝服,王希烈躲在人群后瑟瑟发抖。

“高首辅,“朱翊钧的声音忽然变得冷冽,“您对考成法可有异议?“

高拱艰难抬头,正撞见太子眼底的寒芒。他忽然想起昨夜杨博的密报:冯保深夜拜访张居正,英国公请辞折子已获两宫准奏,高仪遇袭受伤......

“臣......“高拱喉间发紧,“臣以为,考成法当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李贵妃突然出声,她抱着年幼的万历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翊镠自后殿转出,“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你们却要让我儿的江山不稳?“她腰间的东珠朝珠随着走动叮当作响,“张先生,考成法若能整饬吏治,便放手去做吧。“

张居正领旨退下时,高拱看见他袖中露出一角黄绫——那分明是司礼监的批红文书。他终于明白,这场政治博弈的胜利者,从来不是他这个内阁首辅。

“传旨。“朱翊钧的声音如晨钟暮鼓,“着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即日起推行考成法。杨博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高拱踉跄着退出殿外,正撞见匆匆赶来的高仪。这位老臣额角缠着白布,气息奄奄:“元辅,咱们中计了......“

朱翊钧望着阶下乱作一团的群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转身时,冯保已捧着明黄圣旨候在龙案旁。窗外,早莺在垂杨间穿梭啼鸣,恰似二十年前那个在文华殿苦读的少年,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次日清晨,内阁值房。张居正独坐案前,望着高拱留下的空座出神。案头《考成法实施细则》墨迹未干,其中“六部官员考核权收归内阁“的条款被朱砂圈点得格外醒目。

“首辅大人,该用早膳了。“书童端着青瓷碗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张居正摆摆手,继续批阅奏疏。自昨夜文华殿事变后,他已连续十二个时辰未合眼。

“张太岳好兴致!“冯保的尖笑声突然响起。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身着飞鱼服,腰悬绣春刀,身后跟着四名东厂番子。

张居正起身相迎:“冯公来得正好,考成法推行还需司礼监配合。“他示意书童退下,从檀木匣中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六部三品以上官员的考成记录......“

冯保扫了一眼名单,阴鸷的目光在“高拱“二字上停留片刻:“张先生果然雷厉风行。“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道:“高仪阁老伤势加重,怕是熬不过今夜了。“

张居正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冯公可知,杨博临行前曾密会高拱?“他从袖中取出密报,“晋党余孽仍在串联。“

冯保接过密报,指尖在“张四维“三字上反复摩挲:“张先生放心,东厂已布下天罗地网。“他忽然掏出一份弹劾奏章,“这是给事中雒遵的折子,参劾高拱专权跋扈。“

张居正展开奏章,见里面罗列了高拱十四条罪状,从收受贿赂到结党营私,件件触目惊心。他沉思片刻,提笔在奏章上批下“着刑部严查“。

“冯公,“张居正忽然道,“江南织造局的贡品清单......“

“已按张先生的意思,将三成改作军饷。“冯保阴鸷一笑,“李太后的珍珠凤冠,张某人的考成法,总要各取所需。“

两人正说着,忽闻宫外喧哗。张居正推开窗,见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正押着一队官员走过。为首之人正是吏部侍郎魏学曾,他的绯色官袍已被扒去,只剩素白中衣。

“首辅大人,“朱希孝上前施礼,“奉太子殿下旨意,清查晋党余孽。“他呈上一份名单,“这些人已移交刑部。“

张居正扫了一眼名单,见张四维、王希烈等人赫然在列。他沉吟片刻,在“张四维“名下画了个圈:“此人留着有用。“

朱希孝领命退下后,冯保冷笑道:“张先生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

“冯公难道不想看看,高拱还有多少底牌?“张居正反问。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该去慈宁宫请安了。“

慈宁宫内,李贵妃正逗弄着朱翊镠。见张居正进来,她屏退左右:“张先生昨夜辛苦了。“她指了指案头的密报,“杨博在南京不安分。“

张居正躬身道:“臣已安排人盯着。“他从袖中取出《考成法实施细则》,“请太后过目。“

李贵妃随意翻了两页,忽然问道:“张先生可知,英国公为何请辞?“

张居正心中一凛:“臣猜,英国公是想以退为进。“他顿了顿,“神机营若落入兵部手中,武勋集团将再无立足之地。“

“张先生有何良策?“

“臣以为,可将神机营一分为三。“张居正侃侃而谈,“一半归司礼监管辖,一半由太子直管,余下三成......“他故意顿住,“可交给英国公的长子张元功。“

李贵妃眼中闪过赞许:“张先生果然思虑周全。“她忽然压低声音,“陈皇后那边......“

“臣已安排固安伯陈景行掌管京营。“张居正胸有成竹,“两宫共尊的格局,臣自会维护。“

从慈宁宫出来时,朝阳已染红宫墙。张居正望着文华殿飞檐下的铜铃,想起昨夜朱翊钧的话:“张先生,这天下,终究是要靠能臣来治的。“

他握紧袖中的密报,上面写着:“高拱私通鞑靼,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