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原则
下面的10个概念主要作为基础,以便于大家理解适用于人类行为很多不同领域的基本原则,这些领域在本书的其余部分将会一一讨论。我们探究人类关系的具体内容时将不断重温这些主题,它们贯穿在整本书当中。
第一天太平间综合征
对一个全新环境或异常环境的常见反应就是什么反应都没有。我们很多人在第一次见一帮新人或是遇到一种新环境时,或多或少都会觉得有点不舒服,因为我们难免要寻思怎么表现才较为妥当。可惜,有些人过于关心怎么做才百分之百正确,因此他们一时间呆若木鸡,表现得像个死人一样。比如说,你有没有注意过有些人一走进银行声音就低了下来?他们的样子就好像银行是间殡仪馆,又好像他们不想惊动在那里安息的钱财。如果他们尝试去理解这个新环境,发动自己所有的感官,打起精神注意周围发生的一切,那么他们的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
有时候谨言慎行确实没什么错,在新环境里小心谨慎也没错。问题是,你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你想换一种表现的话能不能做到?人际关系课程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你更好地和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因此,要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许你就要记住下面这句话:“情况拿不准,千万别走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新环境或异常环境中,待在那里按兵不动,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包括内心状况也包括外部环境),也许会大有用处。要挺身而出,而不是抽身而退。如果有行动可能,那么你就能利用这个信息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人的心,一旦被新的想法牵动盘活,便再也恢复不了原初的状态。
——美国诗人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恐惧
第一天太平间综合征(the first-day morgue syndrome)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其中大部分原因都和想象中找别人搭讪后如何回应有关:害怕自己被人晾在一边,害怕自己说错话,或者害怕自己出丑。但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由于害怕丢面子或是担心自己出丑,人们有时候会做出一些特别离奇的事情,结果让他们更丢人现眼。
比如说,第一天去上一门课的时候,我发现有30个人站在教室外面的大厅里。我问其中一个学生为什么大家都站在那里等。他耸耸肩膀,眼睛看着地面。另外一个人主动回答:“我想是门锁着没有开。”我走到门前,一转门把手,径直走进了教室。(那些写实电视节目在你真需要的时候都跑哪儿去了?)等全班同学扭扭捏捏地一个个走进教室,我问他们为什么要一直站在外面的大厅。貌似是第一个到的同学,担心自己被人当“傻子”,不想成为头一个待在教室里的人,所以他顺势就在大厅的长椅上坐了下来。第二个来的人看到他坐在那里,不想让自己显得很傻,根本不费神去问问他有没有去开门。每一个后来的人,都担心自己显得傻,都没有试着去开下门,或者问问为什么大家都站在大厅里。本来是害怕自己出丑,我们有时候做的事情却让自己丑到家。
哪怕你是担心自己可能要丢人现眼,有时候最好还是考虑一下什么事情都不做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被自己的害怕心理挡住了前进的通道,有时候我们恰恰一手打造了自己竭力想要避免的境况。
双重标准
我们所有人都倾向于用不同的尺度和标准来评判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比如说,你有没有经历过特别不爽的一天,你就跟一条被惹毛的狗一样到处不给人好声色,谁要是找你说句话都会被你咆哮狂吼几嗓子?难道你不期望别人能默默地理解你,这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他们无须认为你这是有意针对他们?现在你可以想象假如你和别人换一个位置情况会怎么样。你很可能会将这放在心上,结果感觉非常糟糕,甚至很恼火,因为有人对你大呼小叫。
你参加一场聚会,里面的人你认识不了几个,这时候如果有人走过来主动跟你搭讪,难道你不觉得很欣慰吗?假设这个人举止得当,大部分人都会很欢迎他,跟他不见外,如果是他主动搭讪,大家还会更放松点。但这时候如果我们想到是自己主动去和别人搭讪,突然之间“第一天太平间综合征”和害怕自己丢脸出丑的感觉就会悄悄潜上来。别人先过来搭讪自然没问题,但别想让我们去没话找话说。
另一个在人际关系中执行双重标准的例子是我们全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道理。我们常常都知道可能会惹别人老大不高兴的那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就是不花点时间整理一下前院里的一团乱麻(“我有好多作业要做”),开车走错道到最后一刻才变道(“这地方我从来没走过”),或者是有约不来(“我忘记把它写下来”)。我们甚至明知道如果任何人不知道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他们一定觉得我们有点奇怪。但是,我们就是经常期望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动机,并且有耐心,好心肠、善解人意。如果情况反过来又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看到别人肆无忌惮地做一些我们无法理解或十分讨厌的行为,我们又会怎么做?突然之间,我们大多数人好像有了一套全新的标准。我们希望别人全都讲道理并且任何时候都始终如一。别人怎么敢做这样离奇出格的事让我不开心?我们总是把最好的动机留给自己,将最坏的动机推给别人。要记住我们所有人都有些说得过去的习性和癖好,只要知道这种行为背后的潜在理由就会恍然,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悖论
在我们开始研究人性的时候,悖论是需要我们理解的非常重要的概念。人们的行为常常会产生与自己预期相反的效果。有时候,我们不想得到的东西偏偏撞个满怀,这方面大家好像都足以成为专家。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说过他们不想要甲(一些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发生,而每次他们做了乙(某种行为),甲都会紧随其后发生?前面有二十次他们做了乙(行为),得到了甲(不想见到的结果);可是他们仍然会坚持不懈地去做乙,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每次都执着地期望有不一样的结果出现。精神不正常的一个定义就是反复做同样一件事情,期望见到不同的结果。
如果每次你做乙都有坏的结果出现,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做乙呢?有些人会停止做乙一段时间,生活慢慢好转起来。然后他们就开始想,嗯,好久没有做过乙了,所以不如再小试一次,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结果。于是他们就再试一次,等有什么不对头的事情发生,他们就开始怨天尤人,觉得这世道对他真不公平。这就是典型的悖论。
比如说,我们回忆一下老的消食片的商业广告:一个人坐在床边说“我吃得太多,吃得太快。”他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说。接着他就把几片消食片泡到水里喝下去,突然间觉得好过许多。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人怎么从来没想过要停止过量饮食,不再吃得那么快呢?
与人交往中的悖论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有些人告诉我说他们在一段恋爱关系结束后感觉元气大伤,几年都不再跟任何人约会了。他们简直是把自己与世隔绝起来。如果认为这样做会让你感觉好过一点,那就是一种悖论。甚至还有一种人,他们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目的只为了让移情别恋的旧人觉得难过。大错特错!这样做很少会起作用,就算这样做起作用,也会带来终极悖论:通过伤害自己的肉体来伤害他人的感情,最后让自己在感情上觉得好受一点。
还有个悖论是原指望要让一件事变好一点,有时候我们却让它变得更糟。我把这类事情的一个例子称作大锤理论(bigger hammer theory)。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一种方法根本不管用,但人们还是死揪着这种方法不放,变着花样地去尝试。如果用小锤子轻轻敲打一两下不顶用,他们的解决方法就是拿来大锤子狠劲再敲几下。有次在聚会上我看到有个人,他显然以为被人接纳和认可的好办法就是让大家认为他绝顶聪明。所以无论大家谈什么他都要插上一两句,霸住所有话题,有些话题他明明一点都不知道,还是要喋喋不休地大发议论。等发觉大家都不怎么欢迎自己,他还误以为自己不够用功努力,所以加倍地卖力显摆自己的博学多闻和无所不知,结果只能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本意是要让大家接纳他,结果却适得其反,他的所作所为恰恰让别人都不想靠近他。
这种行为在很多类型的交往和关系中都能见到。交往的一方费尽心机要改变对方或让对方回头,可能只会让对方更加抗拒,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得到的都比原本想得到的少得多。请大家记住这个大锤理论的概念,不要拿大号的锤子来解决问题,困在这个陷阱中不能自拔。要用上解决问题的恰当工具,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根本不管用,那就试着去做采取任何一种其他的途径。
积极的双重困境
积极的双重困境(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positive double bind)的一个例子来自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上尉轰炸手约赛连觉得再驾驶轰炸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害,所以他去找部队的精神病医生,告诉他自己的种种顾虑和担心。这位精神病专家判断,因为约赛连知道害怕飞行,所以他的精神就很正常,这样的话他就不能离开部队,只有接着飞下去。然后约赛连想了个办法,证明自己精神不正常:他告诉这个精神病医生他特别喜欢驾驶轰炸机不断去执行危险任务。结果医生的回答是:太好了!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正是精神健康的标准。派这样的人去执行轰炸任务再合适不过了。
让我们来看看怎么用一种健康的方式来合理利用这种双重困境。有没有什么事情你希望自己能做得更频繁一些,但是等到情况许可,你得到机会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好好表现时,你却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举个例子,要考试了,你得努力学习,但你却决定下一次再用功,告诉自己下次一定全力以赴,因为这次有个朋友邀你一块儿去打篮球;或者你应该多去拒绝别人,但你却决定从下次开始再拒绝别人,因为这次的要求是朋友提出来的;又或者你想减肥,但是你却告诉自己从明天开始。这些都是悖论。有些行为我们明知道该怎么办,哪怕这些是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照做不误;还有些行为我们可能会从中大大受益,我们却常常避之不及或是尽量拖延。这就是人际关系这门课的任务:发动你多做那些明知道自己该做的事,尽量避免不要去碰不应该做的事。从现在开始你的座右铭应该是:如果你想做,不一定非做不可;如果你不想做,很可能非要去做。这就是我所称的积极的双重困境。
敢于冒险
像在生活中一样,你从这本书和这门课里能得到多大好处,和你愿意冒多大的风险直接相关。我所说的冒险,不是指身体冒险,而是指情感冒险和心理冒险:甘愿去尝试新东西,或者探索自己人格中的不同方面。
想想这句老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在人际关系的课程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说个清楚明白。你到底想冒多大的风险,和你能得到多大的收获之间有着确定无疑的联系。总之,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你越愿意审视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分享你的经历,你就越能从中得到收获。但是也要正确看待它,记住还有一种收益递减法则(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如果你冒的风险太大,那么随之而来的伤害可能会给你带来恐惧和压力,最终导致你封闭自己或变得处处设防。拓展自己的交往边界,但是直到有用的地方为止。具体到对这个内容的亲身应用,即对自己提出各种要求和期望时目标要坚定不移,态度要和蔼可亲。在这门课中,以及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考虑此时此际对自己程度最为合适的冒险。考虑一下你的挑战点在哪里,即到这一点你所冒的风险恰好能产生最大的利益。
你能看到正在发生的事然后问一句“为什么”,但是我会梦到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并问一声“为什么不可以”。
——萧伯纳
观察你自己
要从一门人际关系的课程中真正受益,其方法就是不断观察自己。这就意味着不要急于给自己下结论,而要对自己保持好奇心(把上课时间想象成做实验的时间也许会很有用):做起事来好像根本没有对错,只有探索自己对新的经历如何反应的机会。对同样的情况不同人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好多次我展示上课的材料后在学生中引起各种不同的回应。比如说,对同一个故事的反应,一个学生哈哈大笑,另一个学生却怒气冲冲,有个学生觉得无聊透顶,还有个学生却觉得这故事太有意义太感人以致她几乎要放声大哭。我们的不同反应其实反映出我们的很多东西。当你开展一项课堂活动的时候,你就有机会观察自己的反应了。如果你只观察老师或者其他同学,那么你就错过了这门课最精彩的部分。
咨询理论的一个原则就是:通往改变的第一步是清楚意识到你自己和当前所处的情况。要想到达你梦想中的地方,首先你得从自己的立足点开始起步,而不是从一个想象的地方起步。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来评判一下自己身在何方:我的反应是什么?对于我的反应我又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对某个人或者某个情况有特别强烈的反应,而不是你惯常的反应,停下来,有点好奇心,搞清楚这个反应来自哪里,它对你可能有什么意义。要变得更加善于反省自己,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更善于观察,观察自己是谁、自己做了什么事、什么样的想法和信念激发了自己。
90%规则
任何一个和人打交道、研究人性的人只能大概在90%的人、90%的时候、90%的主题上做到完全正确。讨论可能会对改善与一群人的人际关系起作用的内容时,对这群人的特点进行概括往往显得很有必要。可是,概括归类的时候试图把尽可能多的人都包括在内,可能导致的情况就是某些人并不能和提供的每个例子或每条原则都吻合。对有些人而言,这个内容可能并不重要,或者只在以后才有用。人类行为并不能屡试不爽地套用公式或等式。所以,尽管这本书提供的内容可能极有价值,但记住一定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才能应用它们。对一个人非常灵验的东西可能对另一个人丝毫不起作用。
很多人际关系的技能都来自:①在涉及怎么办的时候知道有很多种选择;②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知道什么时间怎样去使用手头的信息。人际关系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能随机应变,注意到在特定情况下哪种方法最可能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你对书中的某些内容持有不同看法,把它记下来,接着往后看就行。尽量多关注那些有用的信息,关注那些适合自己的内容,而对那些不适合的部分则可以置之不理。
扮演魔鬼代言人
我对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故意唱反调的人)的定义是这个人花更多时间来查看那10%不合辙的概念,而对那90%合辙的概念则费时较少。多少时候你愿意去扮演这样一个魔鬼代言人的角色?这并不是说扮演魔鬼代言人好不好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你什么时候扮演,扮演到什么程度,扮演这个角色是不是一种选择。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一个在美国彭德顿羊毛制品公司(Pendleton Woolen Mills)工作的员工的故事。这人有个特长,就是他一眼就能看到羊毛织物上任何不整齐、不规则的地方,所以他自然被公司派去负责质量控制。成天他就待在那儿看羊毛织物从纺织机器上源源不断地流下来,日复一日,他寻找的永远都是缺点和瑕疵。就工作而言这是个很有价值的技能,并且极大地巩固了他的职业地位,但是等他走到哪儿就在哪儿挑毛病的时候,他的朋友和家人就有点儿受不了了。最后,他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因为他只能靠挑毛病来过日子,找不到毛病他就誓不罢休。
不用说,这种能力并不能增强他的人际关系。开始时是个有用的技能,后来却开始妨碍他过一种稳定平衡的生活。我们都需要有所选择,知道何时该指出错误和矛盾,何时只需要连同缺点和不足一同接受。
选择和平衡
选择和平衡之间的关系是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会从头到尾不断提到这个关系。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保持平衡感的能力密切相关,而与这种能力最为相关的因素似乎是在行为和反应方面要有很多选择。比如说,如果约翰在情感表达方面的选择很有限,那么他在个人关系方面很可能会失去平衡。或者,如果他在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分配和承诺方面失去平衡,也许这是由于他在行为方式方面缺少选择,不论是现实还是假想。
选择和平衡之间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你越是能改变自己的反应来适应当时的情形(选择),你越有可能获得平衡。你越是平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选择。在本书中,我希望能提供给大家的一点就是在你生活的所有方面对选择和平衡机会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