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中国物流发展环境展望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国将努力释放改革红利,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将保持较为稳定态势,政策环境将趋于宽松和规范。
一、经济增长注重提质增效,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和不确定,中国自身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如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2014年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政府将改革作为年度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素市场、财税、科技、投融资、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关键领域有望取得新的突破,资源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由此可以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2014年中国物流发展的需求基础仍较为稳固,物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同时物流业需适应产业与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深入了解产业与消费物流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与效益。这不仅是物流业推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物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国际物流发展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也是中央政府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虽然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吸引外资为主向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更加全面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开放促改革等,都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为抓手,改革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二是坚持多边谈判和自贸区共同发展,推动完善全球贸易管理体制。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回合谈判。同时还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关系。三是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要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快沿边开放的步伐,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提升沿边开放的水平。
随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国际物流的需求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国际物流的制度环境更加完善,国际物流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从而推动国际物流进一步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确定,城市物流发展更受重视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该规划是未来一定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也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
该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中国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表明原有的以大规模投资拉动的旧城镇化模式已被摒弃,未来的质量型城镇化会向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和谐城市转型。
该规划还提出多项战略任务,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等。
从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和战略任务可以看出,未来中国人口将进一步向各级城市集中,并实现农村人口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因此可以预计,城市物流的发展将受到社会各界的更高重视。一方面,城市物流需求的巨大发展潜力,将吸引更多的物流业者将经营重点放在该领域。另一方面,政府将更加重视城市物流运作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城市物流的管理与政策扶持。
四、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探索区域物流合作新思路
京津冀地处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是该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长期以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推进缓慢,各省市长期独立发展的结果致使京津冀地区整体发展速度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区域雾霾问题日益严重,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
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问题得到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2014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思路是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有效衔接、区域物流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布局将是推进的重点。因此,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将有助于探索区域物流合作新思路,促进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