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整体理论述评

距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已过了100年,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开展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技术创新逐渐被提升到重要的高度。从概念上来说,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和研究立场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包括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制度建设、政府投入、政策引导、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从行为主体上,围绕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政府以及相关产业联盟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其相关关系,也有了相关研究。在综合分析上百篇学术论文及相关技术创新著作基础上,笔者认为技术创新的研究过程应侧重如下方面。

第一,对基础概念的辨析有待加强。当前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实操层面,概念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少。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学术研究进入热潮。但遗憾的是,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等基础问题,诸如对“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科技创新”等概念的区分,时有混淆,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第二,缺少对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严格意义上属于经济范畴,但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又属于管理问题。近年来管理领域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要素研究、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研究、产品的创新研究、技术创新集群研究、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侧重的是内容界定及成效选择。缺少系统地从管理学和经济学概念交织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分析的相关专著。

第三,微观与宏观结合研究不足。已有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建设的研究上,缺少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如何结合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企业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这是技术创新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但当前缺少此类高水平的研究。

第四,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不足。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情况发现,它们总体上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种综合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殊的传统与社会文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如著名的“航天文化”“海尔文化”“华为文化”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创新力的提升,值得从理论角度进行剖析,但目前在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方面缺少系统的提炼。

第五,中国特色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不足。不同规模、企业属性的情况千差万别。当前的研究中对企业分类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国家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的占比情况缺少系统的研究。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行业间差别较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剖析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亟需相关人员按照不同行业类别和企业属性差异,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第六,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在实践与实证分析上不足。纵观近15年来有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两大问题:(1)有关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的争议,如效率、创新、机制等,多集中于观点性争议,缺少实证分析;(2)有关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政策分析,多年来依旧是“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以及法律制度完善上的不足、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不足”等宏观问题的研究,缺少从纵线上结合政策的演进、定量数据的分析、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企业技术创新趋势等角度的对比分析及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