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热点。在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形态下,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一是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对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研究十分重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二是从全球科技创新的形势来看,其正在掀起以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开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抢占全球科技的制高点、把握科技创新的主导权,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之间进入了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的历史时期。

当前,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因此,回答好国有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需要什么体制、机制,选择什么模式等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在体制线上,从“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到“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再到“信息和互联网时代的双创模式”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在创新领域的制度优势。在技术路线上,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到现阶段的集成创新模式再发展为未来原始创新模式,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化。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路线实际上在制度路线和技术路线上是有理论体系和实践规律可循的。中国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所走过的路,体现的是后发国家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一过程有经验、有教训,也面临着现实的难题。

对此,笔者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对科技创新问题的研究,并对“技术”“科技”“技术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辨析。笔者以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范式研究、发展经济学中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理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理论研究为切入点,结合熊彼特等经典作家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理论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科技创新模型建构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理论模型、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系统动力源等问题,建构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范式。

在实践上,笔者梳理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分析了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以不同行业作为切入点,以国家最高科技奖为例,对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实践进行了数据剖析。在经验借鉴上,笔者以高铁、核电、页岩气、可燃冰、航天科技为例,总结了这些领域企业科技创新的具体经验,同时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选择及案例分析。

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笔者从制度、体系、共享、商业、人才、文化等角度系统地对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给出了建议。

研究国有科技创新实践是个重大命题。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探索发展中国家实施超越战略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中国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有利于探索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科技创新的一般规律。而受限于笔者的个人经验及视角,本书仅抛砖引玉,以期启发读者的思考!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创业酵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丽俊、合伙人王冠中,深圳前海富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涛,中铁物资集团华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黄广双,北京神州英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献,青岛宇鑫峰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民,中国医药集团四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陈正桥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