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与红楼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二 结论

本文所谈,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五点:

(1)《三分事略》刊印于元初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或者说,它的刊印工作也可能开始于至元三十一年,而完成于元贞元年(1295)。

(2)主张《三分事略》刊印于元末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的说法,和主张《三分事略》刊印于元明易代之际的说法,都大可商榷。我认为,它们缺乏确凿的证据和必要的说服力。

(3)《三分事略》的刊印早于《三国志平话》将近三十年。

(4)《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的情节内容、文字、行款、格式、插图基本相同。它们是同一部书而有不同的名称。

(5)但它们同中有异。它们是同一部书的不同的刊本。


[1]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2] “李氏建安书堂”及“建安虞氏务本书堂”之名,见于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页)所列举的元代书坊表。此表系据叶德辉《书林清话》录入,其间亦有毛氏所补充者。

[3] 补充说明:(一)“《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实乃说话人的底本”——这是就它们的正文而说的。(二)至于它们的插图,当为书商所加。插图的增设,标识着书的性质的转变:由说话人的底本而成为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性读物。(三)“话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说话人的底本”,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作专门的探讨,这里不再赘述。

[4] 参阅《三分事略》影印本卷后所附的《题解》。

[5] 载《文献》第十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6] 《文献》第十二辑,第26页。

[7] 《文献》第十二辑,第39页。

[8] 《文献》第十二辑,第30、34、36页。

[9] 标题据《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此五字模糊不清。

[10] “流马”之上四字为墨等。

[11] 《三分事略》“孔明营”之上三字为墨等。

[12] 前四字为墨等。

[13] 标题据《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此六字为墨等。

[14] 《薛仁贵征辽事略》,明《文渊阁书目》卷六著录,见于《永乐大典》卷五二四四辽字韵。有赵万里辑校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5] 王沂:《虎牢关》(七律),见《伊滨集》卷七;《虎牢关》(七古),见同书卷五。

[16] 此诗系唐代胡曾所写的《咏史诗·檀溪》,见《全唐诗》卷六四七。

[17] 严敦易:《元剧斟疑》,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