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4)(中原发展研究院智库丛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68/23668268/b_23668268.jpg)
第2章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的编制方法与实施过程
一般情况下,指数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寻找理论基础;第二,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对指标体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第四,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第五,确定指数的合成方法。
2.1 确定理论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是用来综合评判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区域发展的速度、质量以及潜力的一种标准,因此指数的编制必须要有符合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的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就是相应的理论基础。结合河南发展的实际与“发展”的一般内涵,课题组把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的理论基础锁定在可持续发展以及“三化”协调发展两种理论之上。
2.1.1 绿色发展理论
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中原经济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多地依赖资源和投资,形成了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资”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当资源的储量不断下降、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承载能力接近极限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注重“量”而忽略“质”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因此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首先选择了绿色发展理论作为指导。绿色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从一个国家、地区还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而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至少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相应地,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的编制在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时代特征,融入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2 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理论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中包括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目前,中原经济区发展形势与战略定位还有一定距离,整体上属于欠发达地区,区域内部分化较为明显,南部的传统农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北部地区,北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快于城镇化进程,而农业现代化进程则最为缓慢。信息化只有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通过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已被证明是中原经济区现代化之路的最佳选择,因此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应该体现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这一思想。
2.2 建立指标体系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1)全面性。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的目的之一是在“三化”协调发展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反映区域内部30个地市的整体发展情况。相应的指标体系要配合这一目标,既要涉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做到尽量客观而全面的体现城镇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面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且能够点、面结合,从整体和局部的不同角度系统地反映中原经济区发展情况。
(2)实用性。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并非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指导现实应用。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读者对区域整体和30个不同地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因此,首先,指标的含义应该简明易懂,能够被一般读者接受;其次,要求数据来自于公开的、可信度高的数据库,即指标数据容易获取且数据质量被公众认可;最后,不同地市统计口径应当一致,同一地市不同年份的统计口径也要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指数的可操作性,便于实践应用,辅助读者科学地进行决策分析。
(3)独立性。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遵循独立性原则。同一层次的指标应相互独立,保证指标间形成并列关系,严禁出现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尽可能减少各指标间的关联度,消除指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展开接下来的赋权工作,保证指标权重的精准。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4)》的指标体系在上一年度的框架基础上,遵循以上原则,对个别指标进行了替换,具体变化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2.2.2 指标体系的选取思路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而“三化”协调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多层次评价提供了一系列准则,具体如下。
准则层B
现有文献中,人均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由于人均GDP自身存在的缺陷,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者们不断在人均GDP指标的基础上寻找若干指标以还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尽量弥补人均GDP的不足,如人类发展指数、绿色GDP等都是这一努力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选取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准则层B,具体如图2-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3_0001.jpg?sign=1739213510-BLSPC8aZT8rQkTTgRR18RT6j28s6q5XQ-0-a27ed3ef58239bc36351c8e969f0df03)
图2-1 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准则层B示意
准则层C和方案层D
课题组在准则层B的基础上,又构造了其下层的准则层C与方案层D,具体如下。
(1)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以工业扩张、结构变动、产出增长、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历史阶段,其结果是从不发达状态进入发达状态,这是广义上的工业化。在这一定义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协调一体的,但受制于发展环境的约束,中原经济区乃至整个中国的“三化”的发展是不协调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当前,我国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为了体现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这一理念,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应该从工业化中分离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工业化。按照对狭义工业化的理解,工业化首先应该体现为产出的增长,这表现为人均GDP的增长;其次应该体现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最能反映国民经济这一变化的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三次产业结构只是表明工业化对国民经济结构变动的数量效应,不足以反映工业内部结构优化的问题。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是衡量工业内部结构的最常用的指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越高,表明区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越强。但该指标的获取依赖于相应地市最新的统计年鉴,而各个地市最新的统计年鉴的出版时间并不相同,故该指标的可得性不能得到保证。但由于国有经济一般主要涉及采矿业以及相应的资源型制造业,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与非国有工业比重密切相关,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可以近似作为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替代指标。
(2)城镇化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人口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经济活动的城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四个方面,课题组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以及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指标来分别衡量人、经济活动与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通常用建城区面积及其增长率来衡量,但考虑到城市的扩建存在类似于“一次扩建多年填空”的问题,因此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与时间并无直接的统计上的相关关系,所以课题组最终舍弃了衡量土地的城镇化相关指标。
(3)农业现代化是指利用现代工业、现代科技与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等方法,使得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从这个定义不难推断出,农业现代化至少应该具有规模化(前提)、市场化(动力)、机械化(手段)、科技化(目标)四个特征。课题组分别用劳均种植业经营面积反映农业生产实际的规模化经营程度,用按产量平均的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反映市场化与商品化程度,用按产量平均的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反映机械化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以地市为统计单元的科技化指标目前缺失,课题组不得已把这类指标舍弃。但从具体的约束条件来看,缺失科技指标并不会从根本上削弱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标准。这是因为中原经济区目前农业的科技水平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实现规模化与市场化,进而实现机械化。如果农业现代化的前三个特征实现不了,就没有市场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农业的科技水平也不会对农业现代化有非常显著的贡献。这可以从每年有大量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来验证。经济发展指数及其下层指标如图2-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5_0001.jpg?sign=1739213510-yobDxg2vQSxGPEmBp0cmesgHjz18JukT-0-422c7266f1857718b970e2b48c38c167)
图2-2 建立在“三化”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指数及其下层结构示意
(4)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组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第一,考察经济结构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一般选取单位GDP能耗指标,经济结构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强,相应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就越高;第二,环境污染状况,近年来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所以选取按辖区面积平均的工业烟尘排放量作为代表;第三,化解污染负外部性的努力程度,用人均公共预算节能环保支出这一指标全面、整体地表示出不同地市为化解各种污染的负外部性所做出的努力。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及其下层指标如图2-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5_0002.jpg?sign=1739213510-clUOTS937ID7VY6Cge8Z2HOXPLqEduRe-0-94029c0115557d13106113ed1ea3fe5e)
图2-3 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及其下层结构示意
(5)对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发展是为了人类自身,其首要表现就是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主要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其次,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用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医疗与教育体系的支撑,健全的医疗体系保证构成社会微观主体的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高质量的教育环境更是提高了受教育者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健康和教育指标是在收入指标之后要考虑的。健康指标主要从卫生资源的可得性考虑,选取了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与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两个指标,而教育指标选取了反映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人均教育经费和反映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两个指标,分别考察了教育发展的“质”和“量”。最后,以人为本还体现为人的生活环境的状况,课题组主要从公共绿地的稀缺程度、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以及道路交通的拥挤程度三个方面来设计指标。由于城镇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分别选用人均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城乡社区事务财政支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来具体衡量。社会环境发展指数及其下层指标如图2-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6_0001.jpg?sign=1739213510-oSTZzrWY8iyqpFYupyZzePkTn5UmKGO1-0-728342a85f17a06d07939f7f663d094d)
图2-4 社会环境发展指数及其下层结构示意
2.2.3 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按照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课题组构造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7_0001.jpg?sign=1739213510-mBCob5EvtuoKczrF8kylvDOvFwVxyaqH-0-83e06b2abba008508db03863fc7771a0)
注:括号中数字为该指标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由于四舍五入,各项指标权重相加之和略大于1。
2.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发展指数包含了既系统又综合的指标集,因此构成该指标体系的基本数据单元存在量纲上的差异,要想使量纲不同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必须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这一过程称为数据的标准化或者无量纲化处理。综合考虑,本文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评价值。公式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8_0002.jpg?sign=1739213510-sopnpNFhfjSQ5X8AwPGIexDGzXdWK12D-0-093bcc52bf43b275775f02a20beaf750)
人均GDP、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四个指标先取自然对数,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9_0001.jpg?sign=1739213510-A4VeWmc3OWDthoOU4sLWf642p1tdpO8X-0-4e5b6036a70db72270688f631a4ee0c1)
其中,f(xi)表示区域 i 某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得分,其取值范围为 [0, 100]。xi表示区域i某单项指标的实际值,xh表示某单项指标的满意值,xs表示某单项指标的不允许值。对于正向指标,满意值为最大值,不允许值为最小值;对于逆向指标,满意值为最小值,不允许值为最大值。
关于满意值的选择,课题组选择台湾省2010年相应数据作为参照系,原因在于台湾省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已经进入高水平均衡状态。而关于不允许值的选择,课题组选用2009~2011年中原经济区涵盖所有地市中出现的最小值作为参照系,原因在于出现最小值的这些区域(如阜阳等),其按照2009年可比价格计算的人均GDP还没有达到钱纳里多国模型所要求的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的水平,故把这些区域作为不允许值的参照系也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过满意值与不允许值参照系的选择,把对比的标尺设定在还未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不允许值)与已经实现工业化(满意值)两个范围之内,其意义在于既能够进行横向对比,又能进行纵向对比。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11, 《河南统计年鉴2010~2013》, 《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3》, 《河北经济年鉴2010~2013》, 《山东统计年鉴2010~2013》, 《安徽统计年鉴2010~2013》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2》等,极个别数据来源于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2010~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201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应的官方网站等。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消除了指标间不同量纲的影响,接下来要对指标赋权,为完成最终的加总计算做准备。综合考虑,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指标赋权。该方法的优点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复杂问题层次化、定性问题定量化,体现出主观分析方法的客观性质,在多层次、多目标决策以及权重确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构造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以后,就需要构造相应的判断矩阵。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是:每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被称作准则)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元素(位于左上角),隶属于它的各个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后的第一行和第一列。以目标层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为例,其判断矩阵如表2-2所示。
表2-2 判断矩阵示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1.jpg?sign=1739213510-O8zLVZed6U3aB8LVtXzfNGnw80PdImYW-0-45efca130aa91da41d7a3f2e95810196)
目标层以下各层的判断矩阵依此类推。在判断矩阵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对判断矩阵进行打分,打分依据如表2-3所示。
表2-3 判断矩阵打分依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2.jpg?sign=1739213510-mw8B2WTTYyrSbKXfKmCF8W9FgJP9NlGI-0-c119b895943a431f858173845e0ae9dc)
综合各个专家的打分结果,课题组经过多次深入讨论,最终各个判断矩阵及相应的权重W和一致性比率CR如表2-4至表2-14所示。
表2-4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1.jpg?sign=1739213510-rpDK2AHEjc5wt0a2I7MIEa3imJHautmc-0-c2f38bf62da5fb1a20348e12565af833)
表2-5 经济发展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2.jpg?sign=1739213510-TXogu6EVnDqCysmeACvhxw2rpgJaSpzH-0-39e327bc1f8611fd6b901f690d8e5c67)
表2-6 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3.jpg?sign=1739213510-lVMsKGnxJGa8fK5ekqYMqryln5GBXbS3-0-7ef906c5b48fda6f69261ced118fc16a)
表2-7 社会环境发展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4.jpg?sign=1739213510-wo3qzRXbhBX8sACAuhIeuziMwr1auJ69-0-c774a66c266fffcfd5ba31c2727d66d9)
表2-8 工业化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1.jpg?sign=1739213510-ja39zaqCE6IYTF6p95vqWAQQjRA9Ptek-0-0277238e8070be1f86a90fbf08490bc1)
表2-9 城镇化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2.jpg?sign=1739213510-XjWuauu5UWNjb56qwKd9TXH8IDKO8DWL-0-c7607ea98e0379ed89fd4ecf682569bf)
表2-10 农业现代化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3.jpg?sign=1739213510-DoPW1m6DYlRBUjCYez97WDTLiIIcF2Uu-0-e88f4020af9b2b7c335ca352b53893eb)
表2-11 收入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4.jpg?sign=1739213510-sZUBafyapmldxkz3jWlQ2t37bYyHV5Td-0-b6f0c6e9f64e08b3bec8bc03db6187b4)
表2-12 健康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3_0001.jpg?sign=1739213510-ehSXDrR3jw8HEM46F7aZ20mz05VuHTyC-0-5e61ff620f05ca22a0395b44e25a351e)
表2-13 教育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3_0002.jpg?sign=1739213510-3TJQks9CRmF6CO2dZGxIRROAuadQbswf-0-d0c45b80360733799939d320e5350138)
表2-14 城市生活环境指数判断矩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3_0003.jpg?sign=1739213510-lyyqlqhesClCKwN7YiNl426qiFwiqzHD-0-a6e8e7b92e6ea74048b7c1c4a30c2df5)
可以看出,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均通过逻辑一致性检验,因此各个指标相较于其上层指数的权重就如上述各表W列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判断矩阵每一项组成部分的权重只是相对于上层指数的权重,因此每一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需要通过相应的换算得到,最终的结果就如表2-1括号中的数字所示。
2.5 指数的合成方法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合成是指通过一定的算式,将多个指标对事物不同方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可用于合成的数学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以及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几何平均联合使用的混合合成模型。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具体是将各个地市的全部指标标准化得分进行由低到高分层加权计算,得到总得分,具体公式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4_0001.jpg?sign=1739213510-2sk67zv0Ji7HCvaqb6kRMZvk0FnCA3Hh-0-d02ad4699bb0d7b10094ac502b73da48)
其中,f(XA)是区域X发展指数的最终得分;WB为准则层B的权重,WC为准则层C的权重,WD为方案层D的权重;XB为区域X准则层B的标准化得分,XC为区域X准则层C的标准化得分,XD为区域X方案层D的标准化得分。
2.6 指数的计算结果
在完成了2.2、2.3、2.4、2.5四部分的基础上,就可以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区域各层次的发展指数,具体如表2-15至表2-28所示
。
表2-15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4_0002.jpg?sign=1739213510-ElD36tGj9hCZfsd3qIQCKphuaRTitlC2-0-40c96e7c5fc2d87c206b4a92c3d7b4ae)
2.6.1 目标层A之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结果
2.6.2 准则层B之经济发展指数及其下层指数结果
表2-16 经济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5_0002.jpg?sign=1739213510-83d1NUL7XIhmaTp8t7zoyPgyB2gXDRAU-0-7eac373740386f085bdcd8bec7de92c2)
表2-17 工业化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7_0001.jpg?sign=1739213510-oxK9ajpZcWwmBphuIDfUdeTUrIckRvgt-0-ce3e436e3dcb03a290be8242284f2990)
表2-18 城镇化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1.jpg?sign=1739213510-ad0Shja4q3fote49NgqkeT5xz2m4b8Ya-0-c5b33354c06725f6c87ffdaf23f857ff)
表2-19 农业现代化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1.jpg?sign=1739213510-hUO8ynfm3nx3zSIVk0yEoxWb0aWxKcYj-0-6c34d6a367940ab76da59c983d65e6d8)
2.6.3 准则层B之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及其下层指数结果
表2-20 生态环境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1.jpg?sign=1739213510-6Tgt7xCGGOCP1x3LsGjb1PPkHeqUPHyc-0-80d98d9e8b8f977b32e559dce215d525)
表2-21 能耗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1.jpg?sign=1739213510-IcEXDZqjlLEu8pTET5KexMAyfUS2u3Z1-0-1b1819cf7550b14ee52bfa0bd237a838)
表2-22 污染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01.jpg?sign=1739213510-GRjVCRtuIj0YgTVrhwGt7TMuwdIMfU6k-0-5a65ebd0d490e1ed1a80ef6ae29dd639)
表2-23 环保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3_0001.jpg?sign=1739213510-oIQLqgKxGwlDFgrg7HHvJHRy0V32tGjB-0-b6e07331139a619b7211dea6c47a764a)
2.6.4 准则层B之社会环境发展指数及其下层指数结果
表2-24 社会环境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4_0001.jpg?sign=1739213510-T1kQKQTExg7GFhMtFnvHUJgVZg3041Hf-0-7440c3fefc81513ee385c0cf9648f31c)
表2-25 收入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5_0001.jpg?sign=1739213510-wxsYSFotQa9Q6yaeY2UfRgyQodN23jo7-0-6811d9522230f9025d1a8cb32590077a)
表2-26 健康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6_0001.jpg?sign=1739213510-vGsYRIYblFkOBXAVHMnvjpZjjqU2NK2A-0-acc15430653fc01a5422db7972dd5b49)
表2-27 教育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7_0001.jpg?sign=1739213510-ynKld9EBs7DDIAcXcKa5RKhRC6rthBcq-0-5803323fd8acdff30e3018b0fd84fe05)
表2-28 城市生活环境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F51A0/12421587703647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8_0001.jpg?sign=1739213510-nHXiAyKNlFsHMaKXRItxljut8UWQhVPz-0-86d90e8b6d3c31c5e1d5b824380f3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