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言
“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为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文号:08BZW007)。之所以将研究视野聚焦于这一阶段,主要因为在我们看来,关于中国现代文艺史、中国现代文论史的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框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学界历来关注的是延安文艺,其次是左翼文艺,而对于苏区文艺则关注不够,研究过于薄弱。
根据2008年1月课题申报时的调研,在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料数据库中,延安文艺研究的文献数据有419条(其中外文数据47条),左翼文艺研究的文献数据有14条,而苏区文艺研究的数据只有4条。显然,就数量而言,延安文艺研究成果最多,左翼文艺次之,苏区文艺最少,其总量不到延安文艺研究的1%。
那么,就质量而言又如何?文献表明,延安文艺研究可谓体大虑周、系统深入。其研究成果,不但有史论、概论、专论,而且有多达16卷本的《延安文艺丛书》。而作为苏区文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20世纪80年代的《苏区文艺运动资料》和20世纪90年代的《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则主要还是表现为史料价值。无论学术视域、理论深度,还是对于规律性认识的概括和揭示等,均有待深入。据此,似可认为,作为具有总体性、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史建构的基本经验与规律,尚未得到全面总结;至于在这一理论视域中的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的专题研究,目前仍属空白。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因为苏区文学、苏区文艺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艺史中的地位不高,甚至没有地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诸多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或教材,其中根本就没有苏区文学的篇什、文字。之所以如此,一个似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理由是:苏区,有文学吗?
毋庸讳言,就总体而言,苏区文学、苏区文艺在艺术上是粗糙的、粗浅的,在审美上是粗疏的、粗陋的,因此,长期以来它难以进入大学文科视野与教学讲坛,也难以得到学院化文学史家、文艺史家的积极关注。真正重视这一领域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史办,以及文化部、厅、局、馆等。术有专精的专家学者不同程度的缺席,致使这一研究领域形成如此状态:资料性的多,学术性的少;汇编性的多,著述性的少;内部印刷的多,公开出版的少。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学术性的梳理、学理性的分析、理论性以及学科史性的概括与提升,亟待加强。
我们认为,苏区文艺是中国共产党和苏区中央政府全面开展并领导文艺工作的最初尝试,其历史实践不但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执政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支配作用、先进文化旗帜对文艺的引领作用、文艺在实践党和国家意志的社会变革与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与社会作用,而且在文艺理论、文艺政策、文艺体制、文艺形态、文艺批评诸方面,预设了延安文艺模式,从而深刻影响了共和国文艺及其走向。
因此,从学术上说,对于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可以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学术史、学科史研究,同时也可以弥补20世纪中国文艺史总体研究之缺憾,并有助于当代文学/文艺/文化深度阐释模式之确立。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苏区文艺的思想和理论旗帜是苏维埃文化,延安文艺的思想和理论旗帜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因此,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从“苏维埃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过程。这一文化性质和文化旗帜的变换过程,集中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理论从“苏俄化”到“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的内在理路和历史脉络。因此,对这一阶段性发展和历史性建构的内在动力与机制进行必要的清理、分析与概括,不但有助于在中国现代文艺史背景中,揭示苏区文艺、延安文艺的历史地位、作用与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化史背景中,揭示从苏维埃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语境中,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学术史、学科史研究,而且,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当代建构提供借鉴,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文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为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经验,为提升中国文艺和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