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代背景与近代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已经历了两汉的传入、魏晋南北朝的深入、隋唐时期的兴盛,宋明以来的衰降,至清中晚期时已逐渐走向没落。正如18世纪诗人袁枚在一首小诗里所描述一个佛寺衰败的情形。
钟
古寺僧归佛像倾,一钟高挂夕阳明。
可怜满腹宫商韵,小扣无人敢作声。
转道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刚好在同一年的五月十五日(6月20日),晚清重臣李鸿章给清廷上了一封《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对中国所发生的历史巨变及面临的世界形势做了分析。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清朝自嘉庆和道光两帝,国力日趋衰落,至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列强打开,太平天国起义又给清廷以重创,天灾不断,外侮内乱。伴随列强坚船利炮而来的近代西方的科学文明及思想观念,更是给封闭已久的中国人以巨大的冲击。
值此巨变,一大批仁人志士在为国家民众的生存之路和未来发展思考、求索,在思想界出现了许多具有开放与改革意识的人物,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社会革新运动蓬勃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国人在对待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的心态上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废科举和办新学遂成一时之举。中国传统宗教也不得不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尤其是两次庙产兴学的风潮对佛教的打击甚大。所谓“庙产兴学”,原义是指寺庙的一切财产,皆可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用于兴办学校和教育百姓,但在实际推行中,它的范围要广得多。有学者指出,庙产似乎成了垂死孤老的一笔无主遗产,为各种集团势力所觊觎,近代中国的两次“庙产兴学”风潮所造成逐僧毁寺的汹涌狂潮,其恶果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这两次庙产兴学的风潮,不仅沉重地打击了中国佛教,也刺激了教界人士对佛教自身的反思,对佛教与社会的关系也逐渐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于是,改革佛教的主张被提了出来,佛教界的生存焦虑和变革意识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被激发出来。
与此同时,佛教界中仍有不少固守传统观念的势力,其中有一些是为一己私利而反对革新,也有一些人是对中国佛教所应走的道路持不同看法。两派间的分歧虽然会经常造成佛教内部相互拆台的现象,但也促使佛教徒更加冷静和现实的思考。总体而言,佛教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学说的盛行,迫使佛教不得不做出调适,以跟得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形势。本书所要展现的主要人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