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本书的缘起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美国零售业每年有30000种新产品上架,但一年后70%~90%的新产品都会消失;2016年,苹果App Store和安卓应用商店里的应用数量双双超过200万。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产品严重过剩的时代,而用户的时间有限,这么多产品都要去抢用户有限的时间,竞争已经空前激烈。
过去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逐步崩塌,今天,引领产品成功的核心是认知的升级。
硅谷和国内的一线产品人、知名创始人,以及风投公司、猎头公司相关负责人,已经发现这一迹象:产品型管理者已经开始崛起。产品型管理者应对竞争的武器是科学的认知升维。他们从事管理的本质是认知管理,并依此建立全新的认知体系和行为模式,从而打造出卓越的产品,引领未来。本书的第一部分通过众多案例、数据阐释了正在崛起的管理和认知的变革,它们未来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大多数管理者、创始人、产品人员,还局限在传统的认知思维里,从而导致产品陷入巨大的危险境地而不自知。
我们所选择的方向、路径和方法,是由内心认知决定的。而我们被无意识系统主宰太久,无知和偏见的隐藏是如此之深,以致我们对惯性思维已经习以为常。
成长就是认知升维,突破就是认知变革,这是本书的缘起。
本书对读者的价值
本书选取了一系列产品进行分析,这些产品为什么成功或失败?本书力争从中找出可以启发我们的认知理念。这些案例能够给我们很多新的认知,帮我们打破传统常识。
全书给出了一个全景的认知画布,其中包含了趋势、定位、需求、设计、体验、工程、基因、竞争、发展这9大类认知,又可细分为40个小的认知,这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化重构整个认知体系。这些认知都是对过去传统认知的升维。这些认知包括把握方向的方法、成长中的路径、产品困境的破局思维及机制的建设等。
本书第二部分用了6章的篇幅来阐释我们的认知系统,以及认知管理的5大工具,包括提高认知科学性的以数据驱动的验证工具、提高认知能效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工具、防止意识系统逻辑推理陷阱的MVP验证工具、防止潜意识执着陷阱的小数据洞察工具、防止经验陷阱的大数据分析工具。这5大工具是认知管理的必备武器,也是提升认知格局的方法。
这一切的宗旨就是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思维,实现从能力到认知的转型,并实现对认知体系的升维,重构认知体系和管理模式。
我们相信,每一位企业家、创始人、管理者、产品负责人、投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认知的变革,与产品相关的设计、运营、研发、营销、创新等人员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认知的升维。
本书的用户体验目标
为了让读者获得好的阅读体验,本书一开始就定下了三个目标:烧脑、有趣、有用。
要达到烧脑的目标,就需要颠覆过往的思维,产生新的洞见。认知本身就涉及很多学科,本书针对产品理论、方法、经验、故事等内容,结合认知科学、脑神经科学、心理学、传统文化、数据科学等领域知名专家的认知理论,引入意识系统、潜意识系统、记忆系统等框架,形成跨界的知识融合。过去的很多认知都被颠覆,传统的认知思维架构全都崩塌,这是建立自己新的认知系统和思维架构的基础。
要达到有趣的目标,最好的方法是有丰富的案例故事。所以本书引入了近200个案例故事,这是从3000多个案例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故事都很有趣,也很精彩。其中囊括国内外100余位顶级产品型创始人的创业理念与心得,大部分案例中的主人公都经历了产品先失败,然后找到原因,再到产品成功的曲折过程,书中分享了他们积累的心得与宝贵经验。
如果要达到有用的目标,就要有系统的理论,还要有思路、方法,以及具体行动的抓手。为此,本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认知画布,提供了认知管理的5大工具、40个新的产品认知。这些新的认知理念、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大家重构完整的认知体系。
本书在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性上在很多试读用户那里已经得到验证。期望本书也能为你带来烧脑、有趣、有用的体验。
本书的考据方法
本书是一本产品简史,读者从书中可以看到国内外众多产品诞生、成长、变迁的曲折过程,是创业及产品思想的盛宴。同时,本书注重考据,每个案例故事都遵从以论据为主的原则,每个论点都给出了足够多的素材支撑,客观地摆出事实、数据、人物言谈,让观点自然呈现。
本书收集了100余位顶级产品创始人的产品经验,例如奇虎360的周鸿祎、微信的张小龙、苹果的乔布斯、网易的丁磊、搜狗的王小川等。他们在做产品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心得,是一颗颗珍珠。本书通过一幅全景式的画布,把这些珍珠串在一起,你只需要泡一杯茶,或者端起一杯咖啡,静心听本书娓娓道来。
相信书中的案例和理论知识会给大家带来新的体会与惊奇,并不断打破大家过去的成见,真正让大家达到耳目一新的程度。例如,书中包含如下一些主题:
1)根据发展趋势,提前布局一个引领未来的产品,为今天也为未来组织资源。
2)根据定位理论,实现产品品类的创新。
3)不仅解决问题,还打造特性,比如隐性特性、风格特性、颠覆特性。
4)依据直觉设计,让一个三流团队都可设计出一流作品。
5)打造产品的用户深度感知、超越心理预期等体验,依据体验构造核心竞争力。
6)从简单的系统演化为复杂的系统。
7)不只是完善功能、增加体验,还要探索新的用户群体、重新定义产品的价值。
8)不仅是差异化,更需要打造产品的维度,例如资源维度、价格维度等。
9)打造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有机体,让产品获得发展。
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读者有帮助,也希望大家能把书中的知识实际应用在企业、产品中。希望这些观念、架构、系统、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大家重构认知体系,指引大家思考。同时,希望书中这些故事、观点、人物所带来的智慧,能够帮助大家打造更加卓越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