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汉语的意义: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
童庆生更新时间:2020-01-03 17:56:24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世界文学”之所以在二十世纪末重新受到学术界、批评界的重视,是因为它为我们重新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如何认识、把握和实践世界文学,不少批评家和学者提出了富有创见的理论和观点(如FrancoMoretti,DavidDamrosch,PascaleCasanova等),但对于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传统及其在现代思想知识体系的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不够,而有关中国文化和语言对于西方现代思想和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则更为少见。本书的目的之一是重访这段被遗忘的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尤其是文字改革运动也是自我东方主义的过程充分说明作为流动和传播的世界文学的存在和作用。考察某种知识形态的重点应该是知识生产的方式。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谬误百出的西方汉语观可以流传几百年,构成西方有关中国文化的东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甚至规范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社会、历史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有关中国语言论述漏洞百出,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辗转循环,流传到中国后,竟然影响了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语言的认识,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语言改革运动。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18-12-03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汉语的意义: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童庆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礼文化与儒学研究
本书通过对《礼记》《老子》《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的研究,探讨古礼的起源以及先民的社会生活模式,并对古礼的类别和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内在统一性进行论述,分析古礼的基本功能与中国文明形成道路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意义;分析儒道之间的异同,阐述了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通过分析儒家礼教思想与古代礼教的关系,探讨儒家礼教思想的人文价值,论述儒家礼教思想与传统政治制度的关系,提出《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外王文化28.3万字 - 会员
佛与他者:当代泰国宗教与社会研究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文化17.3万字 - 会员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2023版)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文化12.1万字 - 会员
佤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
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在佤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既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的学术论文,又有在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的对策性研究成果,观点独到、资料丰富,代表了佤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本文集的出版将对推动佤族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其应有作用。文化27.2万字 - 会员
扶箕迷信的研究
《扶箕迷信的研究》是许地山所著的一本关于扶箕这一活动的研究书籍。书中通过收集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的132则故事,详尽记述了扶箕的起源、形式以及古人借此想达到的目的。扶箕起源于唐代的“紫姑神”,古人在特定时间于厕间或猪栏边迎紫姑神以卜问未来之事。其形式多样,降笔的箕仙来源复杂,包括道教仙人、古代忠烈官臣、文人墨士等,箕仙会预告诸如试题、功名、生死、国事等事情,还能与人酬唱(如遣兴、唱和、猜文化6.2万字 - 会员
形象·景观:宋代行记与旅行书写
宋代是行记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行记佳作,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与审美价值。作者从文献、文学、文化诸层面对宋代行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梳理其源流演变,明辨其文体内涵,探讨其中折射的宋人行旅生活面貌。同时,以他者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宋人笔下的异域风物、异族形象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因子。并从旅行文化的视角研究行记中地—人—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借此剖析宋人的文化心态。文化31.4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论衡(2018年第2期/总第6期)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文化24.4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精神(彩图新校本)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特质、体系、核心、发展、得失、论争等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文化24.7万字 - 会员
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基础研究
“古灵宝经”是指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道教灵宝经典,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道教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本书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更加专门也富有创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古灵宝经的分类法和研究方法问题,并对如何进行该领域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批评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化3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