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梅寒更新时间:2016-09-07 11:26:55
最新章节:第14章 此心光明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五百年前,在中国的明朝,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王阳明。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降生,五岁还不会说话,十二岁就口吐狂言欲做圣人,十五岁离家出走考察三关,新婚之夜与老道士彻夜长谈……他的一举一动,特立独行,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之后步入仕途,更是起伏跌宕,因仗义执言被廷杖入狱,贬谪赴任的路上死里逃生,在龙场这个蛮荒之地,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困境和生死考验,终悟出了一直苦苦寻求的圣人之道。龙场悟道,不仅让王阳明活得了内心的丰富与安静,还获得了一种觉醒的力量——知行合一。正是凭借这种力量,身为一介儒生,屡屡用兵如神、奇招迭出,多次平定叛乱,只身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他的一生,尽是传奇。但是,在建功立业的情况下,为何请求弃甲归田?临终时只遗“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八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本书完整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带您领悟阳明心学和知行合一的精髓所在。
品牌:麦书房文化
上架时间:2016-07-01 00:00:0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麦书房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梅寒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陈子龙及其时代
《陈子龙及其时代》描写了明末抗清将领、文学家陈子龙的一生。作者运用丰富的史料,叙述了在明末政权崩溃、清军进攻中原、农民起义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一代文人陈子龙如何从只关心诗词到以国事为己任,很终以身殉国的悲壮结局。作者同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深刻分析了陈子龙成长为“真正的斗士”的契机。传记18.2万字 - 会员
玄奘:西行求法的高僧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他为了求取真经,不畏艰难险阻,西行印度,历经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他的取经之旅不仅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也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讲述了玄奘的西行经历、求法过程以及他对佛教的贡献,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传记11.2万字 - 会员
影响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秦汉
《影响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秦汉》生动展现秦汉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书中既有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的霸气雄图,又有汉武帝刘彻抗击匈奴的壮志豪情。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楚汉相争尽显英雄本色;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刘邦成就帝业。还有李斯、韩信、董仲舒等众多人物粉墨登场。他们或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或在军事沙场冲锋陷阵,或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创新篇。本书细腻刻画人物形象,深入剖析其命运起伏,使读者仿若置传记11.5万字 - 会员
战神吴起
吴起的一生充满争议和转折:处于微末时一心建功立业,却为何屡次陷入道德批判?在鲁则鲁兴,在魏则魏强,在楚则楚盛,却为何每每惨遭谗言陷害?被无情赶出儒门转而学兵家、学法家,却为何仍旧是提倡仁爱的儒学者?一生用兵从无败绩,却为何落得被乱箭射杀的结局?传记22.9万字 - 会员
明朝大仙刘伯温
本书以刘伯温一生为基本线索,重点讲述了正史记载下真实的刘伯温,将其“大仙”与“谋士”的真面目公之于众,并重笔刻画他与朱元璋之间的心理斗争故事,重现这位历史上稀有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人物光辉形象。传记11万字 - 会员
遇见徐熙春:在江南与上海之间
本书从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及青浦红十字会医院创始人徐熙春(1885—1965)的生平经历入手,以其在沪经商与开展公义事业的事迹为经,以其家庭生活与家人经历为纬,勾勒出在近代上海都市化转型过程中一位江南“县城青年”如何从学徒开始打拼到在上海滩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并主动切入公共卫生事业的路径,真实还原了一代商人慈善家的一生,同时也间接呈现了20世纪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从晚清到民国的时代和社会变迁传记17.7万字 - 会员
第一次遇见苏东坡(第一次遇见系列)
这是一本和苏东坡相遇的十个故事。在“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季节,遇见苏东坡。感受他的兄弟情谊。在“正是橙黄橘绿时”的岁月,遇见苏东坡。体察他的宦海沉浮。万谷酣笙钟,遇见暮年苏东坡。管他清风急雨。千里共婵娟,遇见AI苏东坡。畅想元宇宙的未来。这一生,何妨吟啸且徐行。每一次遇见,都是新鲜。传记6.6万字 - 会员
孙开华评传
《孙开华评传》的传主是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湘军将领孙开华(1840—1893),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屡立军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琅峤事件”(又称“牡丹社事件”)企图长期占领台湾,孙开华率领“擢胜营”驻守厦门,策应沈葆桢处理“琅峤事件”,最后迫使日军撤离台湾;1884年,法国人为取得越南宗主国地位挑起战事,并相继取得马尾海战胜利,并占领台湾传记17.7万字 - 会员
她被唤作“瑞奴”时: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考探(1897—1911)
祖籍安徽太平的苏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岭下村紧邻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充任浙地知县而生长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称“半个浙江人”。本书对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在对徽浙深厚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况作了考订;二是对有着浓重徽州文化色彩的县署上房女眷的悲剧命运予以了关注;三是对近代传记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