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的九位知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番外篇三:残缺与完整

二十年后,聚焦王小鹿和王维维各自面临的人生抉择与成长蜕变的温暖故事。

###本章亮点

-**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王小鹿面临国际音乐学院深造与国内音乐创业的艰难选择,而王维维则在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间摇摆不定,展现了二十岁年轻人特有的迷茫与憧憬。

-**58秒约定的升华**:姐弟俩在争吵后陷入冷战,最终通过一场即兴音乐诗歌会和解,王维维写下“五十八秒的距离,是一生的守护间距“的诗句,将童年玩笑升华为深厚亲情。

-**天赋与使命的思考**:王小鹿发现自己的音乐天赋或许是为了修复残缺古籍中的失传旋律;王维维则意识到他的诗才可能是为了续写父亲未完成的诗篇,两人对“天赋是礼物还是使命“的探讨令人深思。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王小鹿将AI技术应用于古谱修复引发争议,王维维用网络流行语写古典诗被批“亵渎传统“,两人在父母的开导下找到平衡点,展现了新一代的文化传承方式。

-**家族传承的温暖**:王维和林小鹿在孩子们迷茫时,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引导——王维展示当年穿越时携带的残缺诗稿,林小鹿分享早年网红经历,让子女明白“不完美才是真实的魅力“。

下面是第三个番外篇的完整内容:

---

##番外篇三:残缺与完整

“茱莉亚音乐学院?!“王维维的惊呼从厨房传到客厅,差点震碎窗台上的玻璃杯,“姐!你什么时候申请的?“

王小鹿蜷缩在沙发一角,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发尾。这个二十岁的姑娘已经褪去了婴儿肥,出落得亭亭玉立,唯独那双小鹿般的眼睛还和童年时一样灵动。

“三个月前。“她闷闷地说,“昨天刚收到录取通知。“

王维维冲进客厅,手里还拿着切了一半的黄瓜:“那你还在犹豫什么?那可是世界顶级音乐学院!“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正确的选择。“王小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迷茫,“周教授说国内古乐修复领域急需人才,他希望我留下来参与'唐乐复原计划'...“

“就是那个用AI技术复原敦煌古谱的项目?“王维维一屁股坐在她旁边,黄瓜屑掉在沙发上也浑然不觉,“超酷的好吗!比去国外学那些...“

“你根本不懂!“王小鹿突然爆发,“你从来都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古典文学研究,诗歌创作,哪样不是顺风顺水?而我呢?“她的声音哽咽了,“唱歌跑调却偏要学音乐,有绝对音感却用在古谱修复上...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真正的音乐人!“

王维维愣住了。在他的记忆里,姐姐永远是那个自信满满、雷厉风行的样子,从未展现过这样的自我怀疑。

“姐...“他刚想安慰,手机突然响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他的表情变得复杂。

“怎么了?“王小鹿敏锐地察觉到异常。

“没什么。“王维维迅速挂断,“就是...北大给了我保研资格,但《诗刊》也邀请我做专栏诗人...“

这下轮到王小鹿瞪大眼睛了:“你也没决定?我还以为你早就...“

“早就规划好人生了?“王维维苦笑,“姐,我比你小58秒,迷茫的时间也顺延58秒不是很正常吗?“

这本该是个玩笑,但此刻却像导火索。王小鹿猛地站起来:“又是58秒!从小到大,什么事你都要拿这58秒说事!“

“那是因为58秒决定了你是姐姐!“王维维也站了起来,“从小到大,什么都是'小鹿先来','小鹿优先'...“

“哦?那现在换你来啊!“王小鹿抓起茶几上的录取通知书摔在他胸口,“你去茱莉亚啊!我去北大!看看58秒能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

门铃在这时响起。林小鹿推门而入,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女儿泪流满面,儿子一脸铁青,地上散落着录取通知书和黄瓜片。

“哇,我错过了一场好戏?“她放下购物袋,语气轻松得仿佛只是看到两个孩子为遥控器争吵,“维维,把黄瓜捡起来。小鹿,去洗把脸。十分钟后厨房集合,我有重大消息宣布。“

......

王维回到家时,发现厨房气氛异常凝重。妻子在灶台前哼着歌炒菜,两个孩子则像两尊石像般坐在餐桌两侧,中间仿佛隔着楚河汉界。

“这是...冷战升级版?“他小声问林小鹿。

“茱莉亚VS北大,学术VS创作,58秒引发的血案。“林小鹿言简意赅地总结,“对了,徐老刚来电话,说终南山那边发现了新的文物,可能和你有...“

“爸!“王小鹿突然打断,“你觉得天赋是礼物还是使命?“

王维挑了挑眉,放下公文包:“这么深刻的问题,值得边吃边聊。“

晚餐桌上,林小鹿宣布了她的“重大消息“——她受邀担任一档大型文化节目《寻找失落的音符》的音乐总监,需要在全国各地寻找民间古乐传承人。

“所以接下来几个月我会很忙。“她给每人碗里夹了一块红烧肉,“你们俩的问题,自己解决。“

“妈!“王小鹿不满地抗议,“这算什么重大消息!“

“对我来说很重大啊。“林小鹿眨眨眼,“对了,维维,你手机一直在震动。“

王维维看了一眼,烦躁地按掉:“《诗刊》主编...“

“所以两个机会你都想要?“王维突然问。

“我...“王维维放下筷子,“我只是不确定哪条路能让我的诗触及更多人。学术研究太封闭,但流行创作又太...“

“肤浅?“王小鹿冷笑,“就像我用AI修复古乐一样,被那些老学究说是'亵渎传统'?“

“我没那么说!“

“你上周明明说我用算法生成旋律是'音乐界的ChatGPT'!“

眼看战火重燃,王维突然起身离席。片刻后,他拿着一个古朴的木匣回来,放在餐桌中央。

“这是什么?“王小鹿好奇地问。

王维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叠泛黄的残破纸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诗句,但大多残缺不全。

“我穿越时随身携带的诗稿。“王维轻声说,“大部分都损毁了,只剩下这些碎片。“

两个孩子屏息凝视。那些纸页上的字迹他们再熟悉不过——与父亲现在的笔迹几乎一样,只是更为古拙。

“《辋川集》的原始手稿?“王维维声音发颤。

王维摇头:“不全是。有些是未完成的作品,有些是随手记下的灵感。“他小心地翻动纸页,“看这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在流传版本中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少了一个字,意境却更开阔。“

王小鹿轻轻触摸那些残缺的边缘:“所以...不完美反而成就了经典?“

“我不知道。“王维微笑,“我只知道,正是这些残缺让我在穿越后继续创作。如果执着于完美,我可能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林小鹿接话:“就像我早期的直播,画质模糊、经常卡顿,但因为真实反而吸引了大批粉丝。“她看向两个孩子,“有时候,缺陷恰恰是你的特色。“

餐桌上陷入沉思的安静。王维维突然拿起手机,拨通了《诗刊》主编的电话:“李主编,关于专栏的事...我想尝试一种新形式,用网络语言写古典诗,可能会很争议...“

挂断后,他看向姐姐:“既然我们都不知道正确答案,不如就选最有挑战性的那条路?“

王小鹿眼中渐渐亮起光芒,她拿出手机,拨通了周教授的电话:“教授,我决定参与'唐乐复原计划'...是的,同时也会接受茱莉亚的录取...我想试试两边兼顾...“

挂断电话,姐弟俩相视一笑。王维突然又拿出两个小锦囊:“差点忘了,这是给你们二十岁生日的礼物。“

王小鹿和王维维各自打开锦囊,里面是一块精致的铜牌,一面刻着“残缺即美“,另一面则是“完整在心“。

“这是...“

“唐代宫廷乐师的腰牌。“王维解释,“本是一对,出土时都已残缺不全。徐老帮忙修复了一部分,剩下的空白...留给你们自己填补。“

......

一个月后,终南山下的露天剧场座无虚席。舞台左侧,王维维正在朗诵他的新作《五十八秒新解》;右侧,王小鹿带领乐团准备演奏根据敦煌古谱复原的《唐宫夜宴》。

当王维维念到“五十八秒的距离,是一生的守护间距“时,王小鹿的古筝适时加入,仿佛跨越千年的回应。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实时生成着AI根据诗歌意境创作的画面——终南山的云雾,敦煌壁画的飞天,还有两个手拉手的小人儿从童年走到青年...

观众席上,林小鹿悄悄握住王维的手:“还记得当年你说'不负如来不负卿'吗?看看现在...“

王维望着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两个孩子,轻声续道:“而今儿女已成双,如来卿卿两不辜。“

演出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徐老神秘兮兮地拉过王维:“终南山新发现的文物,你猜是什么?“

“莫非...“

“王缙的手稿!“徐老兴奋地说,“里面记载了你穿越后唐朝发生的事,还有...“他压低声音,“几首署名王维的诗,很可能是你弟弟模仿你风格写的。“

王维震惊不已。另一边,王小鹿和王维维被记者团团围住。

“王维维先生,您用'绝绝子'这样的网络语写古典诗,不怕被批评吗?“

“诗的本质是表达。“王维维从容回答,“李白还写过'仰天大笑出门去'呢,放在当时说不定也是大白话。“

“王小鹿女士,AI参与古乐复原是否算作弊?“

王小鹿微笑:“AI只是工具,就像毛笔对书法家一样。最终判断美不美的,还是人的心灵。“

深夜,当喧嚣散去,姐弟俩坐在剧场外的台阶上,仰望满天繁星。

“还记得我们五岁时,爸教我们认北斗七星吗?“王维维突然说。

王小鹿点头:“你说那是天上的大勺子,要舀一勺月光给妈妈煮汤。“

“然后你非说那是音符,还编了首难听得要死的歌...“

“嘿!那首歌后来成了我第一首正式作品好吗!“

两人笑作一团,像小时候那样打闹起来。月光下,他们腰间的铜牌轻轻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残缺即美“与“完整在心“在这一刻,达成了完美的和谐。

[番外三完]

---

**隐藏彩蛋**:

-**神秘手稿现身**:徐老带来的王缙手稿中隐藏着一个惊人秘密——记载了王维穿越后,王缙如何模仿兄长笔迹续写诗篇,其中一首竟与王维维八岁时写的打油诗高度相似,暗示冥冥中的血脉相连超越了时空界限。

-**AI修复的突破**:王小鹿的AI古乐复原系统意外识别出一段旋律,与王维曾随口哼唱的唐代小调完全吻合,这段被命名为《辋川忆》的曲子后来成为她的代表作,完美融合了她“五音不全“的特质与绝对音感的天赋。

-**网络诗歌风潮**:王维维开创的“新古典主义网络诗“引发年轻群体对传统诗词的热潮,他主理的“58秒诗社“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化IP,而那句“五十八秒的距离,是一生的守护间距“被无数情侣用作告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