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先从校园开始,再从科幻结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第二十三张

小满过后的校园被爬山虎染成深浅不一的绿,司徒婉莹趴在画室地板上调整装置艺术的最后一组光源,鼻尖萦绕着松节油与青草混合的气息。周子轩的白衬衫下摆掠过她发梢时,她正对着七盏错位的轨道灯发愁——本该投射出银杏叶阴影的灯组,在画布上叠出了杂乱的光斑。

“试试把第三盏灯的角度往左偏十五度。“周子轩的指尖带着代码的凉意,轻轻扳动灯架,腕间的银杏叶银饰擦过金属支架发出细响。当第七道光影终于在亚麻画布上拼出完整的叶脉,司徒婉莹忽然发现每根光脉里都流动着极细的数据流,像被封印在光中的金色代码。

“你什么时候在灯组里装了微型投影仪?“她跪坐起来,发辫蹭到地板上的钴蓝颜料。周子轩蹲下身与她平视,镜片后的眼睛映着跳动的光影:“上周看你画《时光褶皱》时,突然想到可以用数据流模拟油彩的笔触层次。“他指尖划过画布,某片“银杏叶“的光影突然分裂成无数小光点,在半空聚合成司徒婉莹握笔的手影。

五月的夜风带着槐花甜香,两人在天台测试新完成的互动装置。司徒婉莹的画布中央嵌着块透明电子屏,周子轩编写的程序正将观众的心跳频率转化为流动的油彩。当她将手掌按在屏幕上,代表心跳的朱砂色突然洇开,在电子屏边缘长出银杏叶形状的纹路——那是周子轩偷偷录入的她的生物特征数据。

“如果将来办画展,我要让每个观众都能在画里找到自己的心跳轨迹。“司徒婉莹望着逐渐扩散的红色,忽然想起父亲在她生日时说的话:“真正的艺术是会呼吸的,就像你和子轩的感情,要在彼此的节奏里生长。“周子轩没有接话,只是将她的手按在自己胸口,让两个心跳的频率在屏幕上交织成莫比乌斯环。

临近期末的图书馆总像座巨大的蜂巢,司徒婉莹在三楼角落发现周子轩时,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烦躁的弧线。她悄悄绕到他身后,看见屏幕上是组不断报错的代码,旁边贴着张便签:“给婉莹的毕业礼物——可交互油画保护系统“。

“又遇到什么难题了?“她将温好的奶茶推过去,指尖划过他后颈新冒的碎发。周子轩扯下眼镜揉鼻梁,露出眼下淡淡的青黑:“想做个能自动调节湿度温度的画框,可传感器数据总和你的用色习惯冲突。“他忽然转头,目光落在她随身携带的速写本上,“你说,能不能让画框根据画布上的颜料厚度自动调整参数?就像......就像颜料在指挥机器。“

司徒婉莹的笔尖在速写本上突然停顿,纸面留下道歪斜的赭石色痕迹。她想起上周在美术馆看见的古画修复现场,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画布上投下的光影,竟与周子轩代码里的数据流惊人相似。“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她翻开新的画页,快速勾勒出画框的立体结构,“让传感器读取的不是环境数据,而是画作本身的'情绪'——比如这幅《暴雨将至》的笔触压力,应该对应更干燥的保存环境。“

周子轩的眼睛在瞬间亮起,手指飞速在键盘上敲击,仿佛能看见代码化作透明的蝶,绕着司徒婉莹的速写纸翩跹。她看着他因兴奋而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他在雪地里为她调试 AR眼镜,睫毛上结着冰晶却坚持说“再试一次“的模样。那些在别人眼中枯燥的代码与数据,在他手里总能变成承载爱意的载体,就像此刻,他正在用二进制为她的画作编织最温柔的保护壳。

六月的毕业季带着潮湿的热气,司徒婉莹的毕业展在美院美术馆拉开帷幕。主展区中央矗立着两人耗时三个月完成的装置《共生》:十二幅动态油画环绕着圆柱形的数据柱,每幅画作都会根据观众的停留时间变换色彩,而数据柱则实时生成对应的代码诗。当周子轩的母亲穿着淡紫色旗袍走进展区,某幅描绘银杏大道的画作突然泛起温暖的金橙色——那是系统识别到熟人时的专属反应。

“太奇妙了,“周母轻轻触碰画布边缘的传感器,看着自己的指纹在画面上化作一片银杏叶,“原来科技真的可以让艺术更有温度。“司徒婉莹注意到周子轩悄悄松了口气,想起他前夜在画室反复调整母亲的生物数据,生怕系统误读了那双因常年握手术刀而略显冰冷的手。

闭展前的最后一个黄昏,司徒婉莹独自坐在《共生》中央,看暮色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在数据柱上投下长长的光痕。周子轩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带着她熟悉的代码键盘的轻响。“知道吗?“他在她身边坐下,肩与肩相贴的温度透过亚麻衬衫传来,“从你在秘密花园第一次画我开始,我就想,要是能把这些瞬间都变成可以触摸的光,该有多好。“

她转头望着他被余晖染暖的侧脸,忽然发现他衬衫第二颗纽扣上别着枚极小的芯片——那是他们第一次合作的 AR装置残留的零件。四年来积累的画稿与代码,此刻都在这个空间里静静呼吸,像棵由爱情浇灌的树,终于在毕业季结出了最璀璨的果实。

“其实我最感谢的,“司徒婉莹忽然握住他的手,让两人的指纹在传感器上重叠,数据柱瞬间爆发出绚烂的光瀑,“是你让我明白,艺术从不是孤独的创作,而是遇见另一个灵魂后,长出的新的枝干。“周子轩没有说话,只是将她的手举到唇边,在传感器上落下轻轻的一吻,这个动作立刻被系统捕捉,化作无数金色的银杏叶,在渐暗的展厅里缓缓飘落。

离校前的最后一个清晨,司徒婉莹在画室收拾画具,忽然发现调色板底下压着张泛黄的草稿纸。那是周子轩大一时的笔记,边角画满笨拙的银杏叶,中间用红笔圈着:“如何让代码像油画般温暖?“她摸着纸页上晕开的墨迹微笑,想起昨晚在操场看见的场景——周子轩用灵威系统在星空下写满他们的故事,那些代码组成的光字,直到黎明才渐渐消散。

“该走了,“周子轩站在画室门口,身后是装满代码设备的行李箱,“敦煌的数字壁画项目还等着我们呢。“司徒婉莹点点头,将那张草稿纸小心地夹进毕业创作的图册。当她转身锁门时,阳光正透过走廊的爬山虎,在周子轩肩上投下斑驳的叶影,那些光影晃动的频率,竟与他手腕上灵威系统的呼吸灯完美同步。

校园广播在此时响起,播放的是他们共同为毕业季制作的音频——混合了画笔触纸声、键盘敲击声、银杏叶落地声,还有某次雪夜写生时偶然录下的,两人相视而笑的轻响。司徒婉莹望着眼前这个即将与她奔赴更广阔世界的少年,忽然明白,所谓校园爱情最美的馈赠,不是那些浪漫的瞬间,而是让他们在彼此的生命里,找到了让艺术与科技共振的频率。

当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银杏大道尽头,画室的玻璃窗上,周子轩昨夜用手指蘸颜料画的两个重叠银杏叶,正被夏日的阳光慢慢晒成永恒的金色。那些在校园里度过的清晨与黄昏,那些用代码与画笔编织的梦想,都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中,最温暖的底色。就像此刻,司徒婉莹握着周子轩的手,能清晰感受到他掌心的纹路,那是代码与画笔共同刻下的,属于他们的爱情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