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农业:靠种地实现财富自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耕地全归于合作社的设想

大赉市的现状就是,除了新立村之外,其他村的人均收入只有0.8-1.5万元。

在刘庆余没有回来之前,新立村在大赉市内都算中等偏下的收入,妥妥的贫困村。

赵成峰说道:“老弟,听村里说,咱们贫困村没选上。”

刘庆余笑了笑,“以咱们村现在的收入,能选上贫困村就有鬼了。”

赵成峰有些不甘心,“听说贫困村有很多好处,好像还要发羊发猪。”

“几只羊,几头猪的,咱们也不缺这个。”刘庆余说道:“我听说要重新确权土地?”

赵成峰点头,“说是清明后就开始弄。”

刘庆余想了想,“我是这样想的,能不能将村里所有的土地归到合作社来,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然后按照人口数进行分红?”

“这个有点难!”赵成峰摇头,“主要是现在种地的年轻人比较多,每家包了很多地,甚至有不少包到了底的。”

吴三诧异的说道:“自己种地能得多少钱?跟着我大侄儿,那才能发家致富。”

赵成峰机敏的问道:“老弟,你又有什么想法了吗?”

刘庆余点头,“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能够将全村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来,沙土地就全部种经济作物。分成五片或者十片,轮着种西瓜。种完西瓜之后,再种白菜或者韩国白菜,制作成泡菜之后,再出口到韩国去。其他的土地种草莓或者黏玉米等其他经济作物,草莓可以通过云上余辉卖出去,黏玉米可以直接和酒厂、食品厂签合同。”

“其他土地就是种植玉米,种黏玉米也可以,就算卖不出去,也可以卖给酒厂或者食品厂。”

“每年的收入,按照加入的成员计算分红。年轻人可以种大棚,或者给合作社打工,可以赚三份钱。”

赵成峰算了算,“种草莓的前景怎么样?咱们村有将近200垧的沙土地,分成五片的话,一年就能种40垧的西瓜。一垧地西瓜能出12万斤左右,60垧就是480万斤。每斤8毛钱,那就是300多万。”

吴三:“380万左右,按照你们村的人口,差不多每人可以分到八千块钱了吧?”

“不能那么算,还要刨除掉人员工资啥的。”

赵成峰摇头,继续算账。

“草莓咱们不知道前景如何,但是黏玉米的话每晌地应该能达到一万五,160垧就是240万。洼地(刨除山地之外的其他土地)大概有400多垧,就算种一般的苞米,最少也能打720万斤。老弟,酒厂和食品厂收玉米,能给什么价?”

刘庆余笑了笑,“最少一块钱。”

“这么多?”赵成峰眼睛亮了起来,“那最少就是720万。380+240+720等于一千三百多万,就算刨除一半的人员工资的话,也能有六七百万。按照人头分的话,差不多是每人一万块钱。”

“再加上种菜、打工的钱,如果勤快点的话,赚个十多万应该没有问题。”

吴三看向刘庆余,在心中暗笑。如果新立村的土地全都归合作社的话,那将是双赢的局面。新立村的村民收入将会增加,云上余辉的生意也能做大。

赵成峰还是感觉有点问题,“不种地的肯定会同意,就怕包很多地的人不同意。”

刘庆余笑着说道:“如果想要多干活的话,那就多种大棚好了。自己园子地方不够,那就去买别人家的园子。”

“这倒可以,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咱们村的园子价格岂不是要乱套了?”

“嫌贵的话就不买呗!”刘庆余摊手,“赚钱的法子又不止这一个,不行的话可以开个商店或者饭店什么的。以咱们村的收入,已经和乡镇没有什么区别了,开饭店什么完全没有问题。”

赵成峰听到这话,不由得点点头,“这倒是。”

刘庆余突然警告道:“如果真成了的话,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不能有放局子的。一旦有人输的倾家荡产的,就会造成动乱,不利于合作社的稳定。”

赵成峰眼睛闪烁了一下,然后笑了说道:“这事就要靠村上的管理。”

以前在新立村,不赌的人太少了。赵成峰他们,就是局子的常客,每年都是几万块钱的输赢,没少糟蹋钱。

刘庆余淡淡的说道:“你和他们说,谁要是敢往大了耍,我就把他踢出合作社。”

赵成峰讪笑起来,“行。”

尽管刘庆余说的轻飘飘的,但是谁也不敢赌刘庆余会不会做。一旦被踢出合作社,再想进来那可就困难了。虽然刘庆余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但是刘家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好脾气的。

赵成峰:“我先回家,让你二嫂弄饭,一会儿给你们俩打电话,晚上一起喝点。”

吴三点头答应:“好!”

从合作社离开,赵成峰就去了小卖部。

“晚上小余和吴三到家里吃饭,我现在卖店,你看看家里都缺点啥?”

“行,你先弄着,我马上就回去了。”

赵成峰买了东西,就往家走。路上正好遇到市里派来村上的人员,赵成峰客气的邀请道:“小毕,一会儿你们也来家里吃饭。”

小毕刚要摆手拒绝,赵成峰就说道:“一会儿刘庆余过来,他有个不错的想法,你可以听一听。”

“什么想法?”小毕好奇了起来。

“关于扶贫和合作社的。”

“好!”小毕答应了下来,“我去叫他们,一会儿就过去。”

他被派来就是主抓扶贫的,如果真的刘庆余真的有什么好想法的话,他肯定愿意帮忙推动。

刘庆余和吴三到了赵成峰家,看到小毕在有些意外,“毕哥,过来了。”

小毕点头,“老弟,我听二哥说你关于扶贫的想法,我就过来凑个热闹。”

刘庆余瞟了一眼赵成峰,这家伙还真懂得洞察人心啊!

如果小毕支持的话,就等于市里支持,接下来只要摆平村里人,全村土地归于合作社的设想就可以实现了。

“毕哥,我是这样想的……”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