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雲南近代方志研究概述
一 雲南近代方志简介
雲南近代方志是關於雲南地方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以及自然地理、歷史概况的綜合性著述。作為一種價值較高、影響較大的珍稀地方文獻,雲南近代方志以其宏大的篇幅、廣闊的内容以及翔實的記載,為科學解讀雲南的历史地理文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為學術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寶貴的歷史資源。
雲南方志起源較早,最早可上溯至公元1世紀東漢明帝時期楊終的《哀牢傳》,這部書記載了哀牢地區的風俗、物産以及哀牢帝王的世系,是研究漢代哀牢族人的重要資料,但卻未得以流傳下來。現存最早記載雲南史志的歷史文獻當為東晉常璩《華陽國志》中的《南中志》,該書記載了從遠古至東晉穆帝永和三年的雲南歷史,是研究雲南少數民族歷史的寶貴資料。唐宋時期流傳下來的雲南方志僅有樊綽的《蠻書》,此書真實全面地記載了南詔時期雲南的歷史、地理以及民族情况,實為研究南詔文化的得力之作。與全國各地方志大致相似,早期的雲南方志體例較不完善,内容也相對簡單。元代以後,由于地方朝廷及官員的重視,雲南方志的編纂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首先是内容日漸豐富,其次是體例趨於完善。到了明代,出現了幾部重要的志書,如景泰《雲南圖經志》《滇略》《雲南通志》等,另外也出現了幾部系統的地方志,如《鄧川州志》《趙州志》《尋甸府志》等,雖然數量較少,然而卻為方志編纂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清代,雲南方志獲得全面發展,在規模和數量上均達到了頂峰,現存大多數志書都形成於這一時期。在該歷史時期,對於前人所編之方志中内容不全、印刷模糊乃至陳述不清者,部分地方官署還組織人員進行了續編和修纂,進一步完善了雲南方志。民國時期,各地方志大量涌現,而修纂和補充的工作也仍在繼續,雲南方志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鞏固与拓展。由于新中國成立以前的雲南方志是進行歷史研究的核心資料,且具有寶貴的文獻價值,故本書所選方志材料均以新中國成立以前的雲南方志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