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的代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告别

成年,也意味着无家可归。

我真正离开家的那天,没有告别。

我提着一个旧行李箱,站在门口,回头看了最后一眼。

客厅里,摆满了继母和弟弟的东西,墙上的全家福里,没有母亲的影子,只有他们三个人笑得温馨。

这里早就不是我的家了。

我吸了口气,把门轻轻带上,拉着行李箱走出小区。

天色昏暗,街道上还带着夜晚残留的凉意。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孤零零地印在地上,像是这个城市里无数被丢弃的故事之一。

租的房子在城南,房东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见我年纪小,脸上有些犹豫:“你一个人住?”

“嗯。”我点头,把存款单给她看,“我能一次性付三个月房租。”

她看了眼存款,叹了口气:“算了,屋子给你,不过有事要打电话,别一个人扛。”

“谢谢。”

房间很小,只有十几平,放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就满了,窗户对着一条窄巷子,阳光只能在下午短暂地照进来。

我把行李放下,坐在床上,看着这间简陋的房子,忽然觉得陌生得可怕。

这里,是我未来生活的地方。

也是,我唯一能去的地方。

我很快找了份工作,在一家书店做兼职,负责整理书籍、收银和打扫卫生。

老板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话不多,人却不坏。

第一天上班,他看着我的简历,问:“读完书了吗?”

“刚毕业。”我回答。

他“嗯”了一声,没再多问,只交代了工作内容,随即甩下一句话:“别迟到。”

书店生意不算好,偶尔有学生来买练习册,更多的时候只是空荡荡的。我趁着没客人时,翻了本旧小说打发时间。

可翻着翻着,竟看得出了神。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书。母亲去世后,我还常常趴在书桌上读故事,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书里的主角,去远方冒险。

可现实是,我连一个像样的家都没有。

晚上回到出租屋,房间黑漆漆的。

我摸到灯的开关,按下去,昏黄的灯光瞬间填满狭小的房间,也让我意识到一个事实:这里真的只有我一个人。

我走到窗边,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他们有的赶着回家,有的牵着孩子,有的挽着爱人的手。而我只是站在这间出租屋里,像个被世界遗忘的人。

我缓缓坐下,盯着床头那张存折。

二十万,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点东西。

可这笔钱不是无穷无尽的。房租、水电、吃饭……只要活着,它就会一点点减少,直到消失。

我忽然有些害怕。

从小到大,我从未真正担心过钱。即使后来住校,日子紧巴巴的,可至少还有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但现在,我只能靠自己了。

第二天,我去了银行,把存折里的钱取了一部分出来。

银行大厅里,很多人排队办理业务。我站在柜台前,手里拿着卡,脑子里却冒出一个荒唐的念头——如果这张卡突然消失了,我该怎么办?

银行职员递给我现金,我接过来的时候,指尖有点冰凉。

走出银行,我把钱小心翼翼地收进钱包,像小时候攥着母亲给的零花钱,生怕弄丢。

从银行到书店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可这段路,我竟走得比任何时候都慢。

身旁的行人步履匆匆,他们有的接电话,有的拎着菜,有的骑着电动车疾驰而过。而我只是低着头,一遍遍数着钱包里的钱,仿佛这样就能获得一点安全感。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只有钱才能带来安全感。

晚上,老板递给我一张工资单:“这周工资,拿着。”

我接过,看到上面的数字,心里松了口气。虽然不多,但至少够生活了。

老板看了我一眼,忽然问:“你是一个人住吧?”

我愣了一下,轻轻地点了下头。

他沉默片刻,语气淡淡地说:“一个人住,照顾好自己。”

我抬头看着他,心里有些复杂。

短短几天,已经有两个人对我说了这句话。

父亲是,老板也是。

可为什么,从父亲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听起来那么遥远?

夜里,我坐在窗边,翻开了手机相册。

里面的照片不多,大多是一些随手拍的街景,唯独没有家人的照片。

我点开社交软件,找到父亲的账号。头像还是他年轻时的照片,备注很简单,只有一个字——“然”。

很久以前,他说我的名字寓意“平安顺遂”,是他和母亲一起取的。

可现在,我的人生,早已偏离了那个方向。

手指停在对话框上,最终还是没有发出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