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塔卡马沙漠的绿洲:地理奇迹与生存智慧
阿塔卡马沙漠的干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着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环境,部分位置近百年未有降雨记录。其土壤贫瘠且具有强酸性,连细菌也难以生存。这种极端条件的形成,部分归因于南极寒流降温减湿,以及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亚马孙河的潮湿空气。这里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尽管环境恶劣,但阿塔卡马沙漠中仍有100多万人繁衍生息。没有水,人们要如何获取水源呢?当地居民有一种简易可行的办法:利用稠密的网幕。浓雾带来的充足水汽会被稠密的网幕捕捉,在网面上凝聚成水滴,再顺着管道流入收集器中。
阿塔卡马沙漠中有一个神奇的地方:瓦卡奇纳绿洲。它偏居一隅,不同于沙漠其他地区的炎热干旱,这里气候湿润。
瓦卡奇纳绿洲的形成
秘鲁的瓦卡奇纳绿洲是沙漠中的奇迹,拥有天然湖泊。从地理位置看,秘鲁位于南美洲西侧,安第斯山脉附近。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很大,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反观安第斯山脉的西侧盛行离岸风,又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加之秘鲁寒流影响,降水量稀少。山脉两侧的降水,一半丰盈,另一半稀少。尽管秘鲁地表河流并不多,但山脉两侧的水分差异导致许多河流渗入地下,流入秘鲁的沙漠,统称暗流。暗流在低洼处露出地表,形成湖泊。绿洲湖泊位于沙漠的低洼处,有了水源,也就形成了聚落。

沙漠绿洲的冷岛效应
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阳光照射下,沙漠戈壁的干燥地面迅速增温,热空气上升,通过局地环流作用,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可以形成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是冷岛效应。
冷岛效应一般产生于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绿洲地带。其最高气温可比附近沙漠戈壁低约30℃,水分的蒸发量也较少。
绿洲的生态脆弱性
随着周围人口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也日益增加,瓦卡奇纳绿洲水位已经下降了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绿洲湖泊,其实是依靠从外部引进水源来维持的。沙漠绿洲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人口承载量极小,当地若要开发旅游业,就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绿洲的存在。
冷岛效应: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和绿洲普遍存在,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大气结构,减缓热量交换。
考点
3.秘鲁地区的暗流会导致 ( )
A.安第斯山脉东侧河流区域水量增加
B.该区域地下水水位发生抬升
C.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水压力差消失
D.该区域水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加速
4.冷岛效应对地区气候产生的影响体现在 ( )
A.增加降水
B.减少径流
C.增加下渗
D.减少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