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10年,烈日高悬,秦始皇嬴政的东巡车队行至沙丘宫时,骤然停下。嬴政,这位以雄图霸业铸就大秦帝国、横扫六国的千古帝王,生命在此刻戛然而止。他那壮志未酬的帝国蓝图,随着他的离世,被阴霾悄然笼罩。
在车队营帐内,烛光摇曳,宦官赵高目光闪烁,心怀鬼胎地找到了丞相李斯。“丞相,如今陛下驾崩,此事干系重大。扶苏公子向来与我们政见不合,若他登基,恐对我们不利。不如我们……”赵高压低声音,凑近李斯耳边,悄声谋划着。李斯脸色骤变,眼中满是震惊与犹豫:“这可是欺君叛国之举,万万不可!”赵高冷笑一声,继续游说:“丞相,您想想,扶苏登基后,必定重用蒙恬,到那时,您这丞相之位还能保得住吗?”李斯内心天人交战,最终,对权力的贪恋战胜了理智,他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就依你所言。”于是,二人合谋篡改遗诏,赐死扶苏,扶持胡亥登上皇位,史称秦二世。
咸阳宫的大殿庄严肃穆,却又暗流涌动。胡亥大剌剌地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着懵懂无知,却又带着一丝年少轻狂的骄纵。赵高则弓着身子,站在一旁,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可那眼底深处,却藏着让人胆寒的阴鸷。“陛下,如今四海升平,皆是陛下洪福齐天,圣德普照啊!”赵高那尖细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这时,大将军蒙恬的弟弟,郎中令蒙毅神色忧虑地出列,拱手道:“陛下,先帝驾崩不久,边疆匈奴虎视眈眈,国内百姓因繁重徭役苦不堪言,此时应休养生息,以稳定朝局啊。”赵高脸色瞬间一沉,立刻反驳:“蒙大人,陛下新立,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怎能说这些丧气话?莫不是你心怀不满,故意扰乱陛下心神?”蒙毅眉头紧皱,怒目而视:“赵公公,朝堂之上,岂容你颠倒黑白!如今局势危急,若不及时调整国策,恐生大乱!”胡亥听得不耐烦,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蒙毅,你莫要多言,朕自有主张,退下吧。”蒙毅无奈退下,他深知,朝堂已被赵高把控,秦朝怕是气数将尽。郑帅站在大殿的角落里,目睹这一切,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能为力。他不知为何穿越至此,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秦朝一步步走向深渊。朝堂混乱不堪,民间更是哀鸿遍野。秦朝律法严苛,赋税繁重,壮劳力被征去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陵墓,田园荒芜,民生凋敝。大泽乡,七月骄阳似火,烤得大地仿佛要冒烟。一群被征发去渔阳戍边的农民,在两名将尉的皮鞭抽打下艰难前行。队伍中,身材魁梧的陈胜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又看看脚下干裂的土地,满心愤懑。“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么走下去,到渔阳也活不成!”陈胜身旁的吴广唉声叹气。陈胜咬咬牙,压低声音:“与其去渔阳送死,不如反了!天下苦秦久矣,只要我们带头,定会有人响应。”吴广犹豫道:“就我们这些人,能行吗?”陈胜目光坚定,大声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虽出身卑微,但只要齐心协力,定能闯出一片天!”两人商议后,决定利用迷信鼓动人心。他们在鱼腹中塞进写有“陈胜王”的帛书,士兵们买鱼烹食时发现,皆感惊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夜里,吴广又躲进破庙,模仿狐狸的声音呼喊:“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又惊又怕,对陈胜愈发敬畏。时机成熟,陈胜、吴广故意激怒将尉。将尉大怒,拔剑欲杀吴广,吴广奋起反抗,夺过剑斩杀将尉。陈胜振臂高呼:“兄弟们,误了期限是死,造反也是死,不如拼一把,推翻秦朝,求条活路!”士兵们热血沸腾,齐声响应。他们砍树为兵器,举竹竿当旗帜,大泽乡起义就此爆发,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大泽乡和蕲县,队伍不断壮大。附近百姓纷纷投奔,短短数日,便发展到数万人。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消息传到咸阳,胡亥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大臣商议。赵高却满脸不屑:“陛下莫慌,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地方官很快就能平定。”然而,起义军接连攻克铚、酂、苦、柘、谯等县,直逼陈县。陈县是秦朝重镇,城墙高大坚固,防守严密。但起义军士气如虹,一番激战后,成功攻克陈县。陈胜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自称楚王。天下震动,各地反秦势力纷纷响应。原六国旧贵族趁机而起,项梁、项羽叔侄在会稽起兵,刘邦在沛县起义,英布、彭越等也拉起队伍。秦朝统治摇摇欲坠。此时,秦朝内部依旧混乱。赵高为独揽大权,设计害死李斯。咸阳闹市中,昔日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斯,被腰斩于市,三族尽灭。此后,赵高升任丞相,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指鹿为马,肆意妄为。反秦义军不断壮大,秦朝军队节节败退。章邯率领的秦军虽初期取得一些胜利,击败吴广起义军,杀死周文,但随着义军势力越来越强,秦军渐入困境。巨鹿之战,成为决定秦朝命运的关键。项羽率领五万楚军,与章邯、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主力对峙。楚军大营中,将领们围坐一团。英布站起身,满脸疑惑:“将军,我们兵力悬殊,这三日口粮,万一……”项羽猛一拍桌,站起身来,目光如炬:“不破釜沉舟,怎能激发将士斗志!今日之战,有进无退,灭秦就在此一举!”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项羽手持长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楚军将士深受鼓舞,以一当十,奋勇拼杀。经过九次激战,楚军击破秦军防线,断绝秦军甬道,王离被俘,苏角被杀。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反秦义军的士气。各地义军纷纷归附,项羽成为反秦义军领袖。而秦军遭受重创,元气大伤,无力组织有效抵抗。与此同时,刘邦率领起义军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巨鹿,一路西进,向关中进发。刘邦采纳张良计策,避实击虚,绕过秦军主力防线,顺利进入关中地区。
公元前207年,刘邦大军抵达灞上。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素车白马,手捧玉玺,向刘邦投降。曾经威风凛凛的秦朝,在历经短短十五年的统治后,轰然倒塌。郑帅见证了这一切,从秦朝的辉煌到覆灭,心中百感交集。秦末这场风云变幻,是一个庞大帝国盛极而衰的悲歌。它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昏庸、赵高的专权,使得秦朝统治失去民心;而陈胜、吴广起义点燃了反秦烽火,各地义军蜂起加速了秦朝灭亡。这段历史,不仅是秦朝的兴衰史,更是一部关于权力、民心与历史抉择的宏大叙事,时刻警醒着后人,民心向背乃是政权稳固的根本,而权力的滥用与内部的腐败,则是导致王朝覆灭的致命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