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之夜:探秘古代人类的城市夜间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南希·贡琳

比较之下,古代的许多城市与现代城市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人口众多、分布密集、人员混杂;有集中而复杂的经济政治功能;是宗教中心,也是新型意识形态的枢纽;还有其他许多特征。但是,古代城市又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它们没有夜间的常规照明。直到19世纪,电气照明才照亮了世界各地的大小城市,从此再无倒退。现代都市的夜晚灯火通明,考古学家在重建历史的时候可能会忽略,曾经的城市之夜晦暗无光。

本书是探索研究历史新维度系列的第三本:“对夜晚的考古”(Gonlin and Nowell 2018;Gonlin and Reed 2021)。另一个与本研究在逻辑上呈现一致性的视角来自古代照明学,即对“前现代照明设备”和光的研究[2](International Lychnological Association 2021)。在关注城市生活的夜间维度的同时,对城市居民如何照亮夜晚的考量同样至关重要。黑暗伴随着夜晚,也伴随着由自然(例如洞穴)和文化构建的或神圣或世俗的聚集场所,例如寺庙和小酒馆的内部空间。在分析城市生活时,夜晚、黑暗和照明这几个主题不仅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框架,还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更多视角,以加深我们对建筑环境、人工遗迹、图像学及古代文献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和非对称性的审视。

本书的作者们以不同的维度探索着这些主题,也给我们带来关于城市生活的新颖洞见,以增进我们对古人的理解,他们是如何从城市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适应黑夜的。本书由论文组成,它们首次发表于2019年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举行的第84届美国考古学会(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年会。考古学界悲闻一位与会者,著名的安第斯学家约翰·W.雅努塞克博士(Dr.John W.Janusek)去世的消息。安娜·根格里奇博士(Dr.Anna Guengerich)说,夜晚是约翰最喜欢的时间。安娜告诉我们,约翰在世前已完成一篇关于夜晚主题的文章,由是本书才能如此幸运地获得约翰和安娜撰写的一个章节,关于蒂亚瓦纳科(Tiwanaku)及其夜晚。本书旨在纪念约翰和他对夜晚的钟爱。

其他古城和文化也各有特色(卡霍基亚、查科峡谷、古典玛雅、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萨莫色雷斯、特诺奇蒂特兰和瓦里),尽管我们并不认为本书提供了对夜晚主题的全方位讨论。众多学者曾受到邀请为此主题做出贡献,但只有少数勇者响应了号召。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本书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感谢安德鲁·贝德纳尔斯基(Andrew Bednarski)编写了索引,这是一项琐碎又艰难的任务,但他欣然承担。也非常感谢科罗拉多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我有幸在许多项目上与他们的工作人员展开合作。感谢我们优秀的匿名审稿人,是他们提供了批判性意见和建设性反馈。还有我们的作者,他们对修订工作反应及时,对出版过程保持耐心,这些都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