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笑谈港岛定方寸
晨光微露,何风云吹着口哨将跑车停进车库。
主宅餐厅里,何家老小正围坐吃早餐,瓷勺碰碗的声响里飘着艇仔粥香气。
管家见小少爷进门,麻利添了副碗筷。何船王何玉年守着老规矩,不仅要求全家七点准时用餐,连餐巾折叠角度都要分毫不差。
他扫了眼幺儿皱巴巴的POLO衫,眉头微拧——比起二女婿吴光照永远笔挺的商务套装,这个继承了他商业头脑却总没正形的儿子总让他心气不顺。
但他却也无可奈何,论商务能力,这个儿子确实是堪称天才的地步。
“九点半要和汇丰沈先生谈事。”何玉年放下粥碗,目光掠过儿子翘着的二郎腿,“换套西装,你也该跟着去了。”
餐桌对面的吴光照舀粥的手顿了顿。九龙仓收购案正到关键阶段,岳父此刻带嫡子亮相,摆明要铺路交权。
他低头掩住眼波流动,却听见水晶灯下传来带笑的声音。
“让姐夫陪您去吧?”何风云咬着叉烧包含糊道,“我等会儿约了人改游艇发动机。”
吴光照猛地抬头,正看见岳父陡然沉下的脸。
红木椅在地砖上刮出锐响,何玉年撑着黄花梨手杖起身。
“来书房。“家主声线裹着寒气,龙头拐杖敲击地面的节奏带着怒意。
何风云慢悠悠喝完最后一口奶茶,冲欲言又止的母亲咧嘴:“阿妈放心,我保证好好说话。“
他随手抓了抓翘起的发尾,晃悠着跟进了走廊。
“记得别顶撞你阿爸!“母亲在后面叮嘱。
何玉年背对门口站在落地窗前,听见响动也没回头。
深灰色晨雾在他法兰绒西装上洇出水痕,怀表链随着呼吸微微晃动:“说说你的道理,为什么推了见沈弼?“
何风云斜靠在紫檀木书柜旁,随手拨弄笔筒。
“阿爸最近,没收到北边的邀约吗?”
见父亲脸色绷紧,他笑着补充:“我在华尔街听到一些传闻,那边要请港岛老友喝茶呢。”
何玉年心底万分惊讶。霍家三天前才托人捎话,这混小子竟已摸清底细。
他转身盯着儿子松垮的领带:“接着说下去。”
“新界租约还剩五十年。……九龙仓的码头再金贵,比得上珠江口的新港口?等大陆腾出手来——”
何玉年长长吸了口气,拇指摩挲着桌面。
大陆,大陆……
这个词像颗烧红的炭,落进他深藏三十年的檀木匣。
虽然如今在港岛功成名就,但是对他来说,总有客居他乡之感。
何风云笑着继续说道:
“虽然当初约翰牛跟满清谈的港岛跟九龙是割让,但是新界却是租界,就算按照当初的条约来算,租借期,也只有几十年而已。”
“到现在,租期已经快结束了,对于大陆来算,这就是突破口!”
“港岛要定乾坤,总得先让咱们这些地头蛇归心。”何风云捻着案头镇纸,“我敢打赌,北边请柬这会已经在路上了。”
何玉年拄着扶手,眼底精光微闪:“接着说,我倒要听听你这大陆派的高见。”
“米字旗早不是日不落时的威风了。”
何风云屈指弹了下地球仪,“印度都能挣脱锁链,更别说如今百万雄师枕戈待旦的解放军。那足以跟白头鹰掰手腕。”
“那照你看,要拉扯多少年?”
“少说十年,往长了算二十年。这期间港岛就是块砧板,各路刀斧手你来我往。”
何风云的指尖,划过旁白地图上维多利亚港的位置,“等约翰牛卷铺盖走人,您猜会冒出多少新贵?”
“说了半天,你都是在揣摩形势,没有确凿的依据。”何玉年吹开茶沫。
何风云俯身撑住书案,“阿爸,你也知道,这种事情是不能盲信依据的,而是要未雨绸缪。”
“一个商人,生意做得再大,终究是别人砧板上的肉。”
一旁的何玉年,望着儿子灼灼目光,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押上全部身家买下第一艘货轮的那个雨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何玉年眼神闪了闪,从黄花梨茶案前抬头,认真问道:
“怎么想不重要,关键在于,你究竟是想怎么做呢?”
茶海上蒸腾的水雾模糊了父子间的距离,却遮不住年轻人眼底跳动的锋芒。
“简单得很。”何家独子,轻描淡写地回应:“给咱们何氏造几面护城河罢了。“
窗外维多利亚港的霓虹映在他侧脸,为那张继承自母亲的俊秀轮廓镀上冷色。
对于重生者而言,收割未来三十年的科技红利简直易如反掌——微软的视窗系统、谷歌的搜索引擎、脸书的社交帝国、腾讯的即时通讯,随便截取几个风口就足够积累万亿身家。
真正困扰他的从来不是聚财,而是如何在群狼环伺中守住金山银海。因此当意识从2025年回溯至1997的瞬间,他已在脑海里铺开棋盘。
首步落子,当执掌香江权柄。
“给家族筑护城河?你小子到底在盘算什么?”
老船王压低嗓音发问。
何家大少苦笑着摊开手:“这年头难不成还能举旗造反?眼下我盘算着先搞个安保公司。”
说着,何风云从果盘里拈了颗蜜饯抛进嘴里。
“老头子,你手头可有得力人手借我使唤?”
“当年你资助那些孤儿,原以为是菩萨心肠,如今看来倒是蓄谋已久。”
老船王皱眉叹气:“早年间就该让你学工商管理,偏要跑去念什么金融。”
“集团里按资排辈多无趣,空降高位又难服众。横竖有您这棵大树遮阴,容我自个儿折腾两年。”
说着,何风云朝父亲挤眼: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船王嘴角微不可察地翘起。这些年眼见儿子羽翼渐丰,心底总有些怅然,此刻倒找回几分被需要的慰藉。
檀木书案抽屉滑开,老船王从暗格里取出牛皮封面的记事本,钢笔尖在洒金笺上沙沙游走:
“铜锣湾的永固当铺,报我名号找周掌柜。”
撕下的纸笺,轻轻推过案几。
何风云接过纸条端详片刻,挑起眉毛发问:“青帮余脉?”
香江地下势力大多源自粤闽两省,譬如威震江湖的新一安便是潮汕帮派。
那些挂着“和”字头的堂口,则多是洪门分支演变而来。当年沪上大亨杜月笙虽避居港岛,终究是虎落平阳,难振雄风。
随他南迁的青帮子弟虽众,却始终未能在此地开疆拓土。
“二姐夫吴光照倒算得上青帮传人。”何风云摩挲着纸条暗忖。
他清楚记得吴父乃杜氏嫡传弟子,自家老爷子在香江航运界摸爬滚打多年,手底岂会没有可用之人?
何船王呷着茶点头:“算你还识点货,别真以为你爹是吃闲饭的。”
“时移世易,青帮名号早成往事。”老船王指尖敲着红木桌面,“这些江湖人如今另立门户,可用不可信。不过纸条上这位师傅,倒是能托付些要紧事。”
“阿爸再帮我物色几艘游轮?”何风云话锋突转,双手撑在书案前,“旧些无妨,能出海就成。”
老船王镜片后的目光陡然锐利:“又要搞什么名堂?”
“玩点新路数。”青年笑得狡黠,竖起三根手指,“先弄三条试试水。”
何船王摘下金丝眼镜擦拭。他麾下虽以货轮为主,弄几艘二手游轮倒非难事。
目光扫过门外坐立难安的吴光耀,他忽而叹道:“光照,随我去见汇丰沈先生。”
“好的,阿爸!”
吴光耀露出笑容,虽然不知道小舅子怎么说服的老丈人,不过终归是成功了。
何风云刚拉开车门,后视镜里忽然冒出个人影。回头一看,大姐已经拉开副驾驶车门钻了进来,带进一股香水味。
“大姐有事找我?”他顺手拧开空调,看着后视镜里大姐紧绷的脸。
“你个机灵鬼肯定猜到了。”大姐从鳄鱼皮包里摸出盒女士烟,金属打火机咔嗒作响,“你二姐夫天天在书房进进出出,你姐夫连公司年会都坐不到主桌。”
何家两个女婿明眼人都看得出差别。
二姐夫吴光照老家就在宁海,虽然现在管着船务公司,但老爷子早把九龙仓和会丰德地产的实权交到他手里——后世这两块资产价值直奔万亿。
而大姐夫苏海炆这个英国女婿,分到的航运业务后来市值也就三百亿。
“阿爸总说洋女婿不懂规矩。”大姐吐了个烟圈,镶钻的美甲敲着车窗,“上次你姐夫用刀叉吃灌汤包,老爷子当场摔了筷子。苏龙腾是不懂事,可这也是给我脸色啊!”
何风云想起前世遗产分配画面。二姐夫接手的地产项目后来成了中环地王,大姐夫掌管的船队却在集装箱大战里被后起之秀挤垮。
说到底,老爷子还是信不过外姓人。
“下个月游轮到港,我让姐夫去接货。”何风云挂上倒挡,车子缓缓退出别墅区,“新开的赌船生意,总要自己人盯着才放心。”
大姐眼睛一亮,掐灭烟头拍了拍他肩膀:“算大姐没白疼你!”
何风云手指敲着方向盘,忽然咧嘴一笑:“对了阿姐,姐夫是不是拿过伦敦大学的双料博士?国际法和公司法那块?”
“你倒是门儿清。”
大姐摇下车窗弹烟灰。
“当年他毕业论文写跨国并购,可是还被《泰晤士报》法学专栏转载过呢。”
“今晚八点,半岛酒店法餐厅。”
何风云瞟了眼腕表。“劳烦大姐传个话,我这儿有单跨境并购的活儿,正缺个懂行的法律顾问。“
大姐闻言拍了下车门:“算你小子有眼光!你姐夫那些证书可不是摆设。”
话没说完,大姐又有些迟疑。
“老头子那边……”
“嘿,老爷子看不上洋女婿是他的事。”何风云一脚油门轰响引擎,“我要用的是苏博士脑子里的法律条文,又不是让他当上门女婿。”
后视镜里映出青年眼底的精光。这辈子的何家产业,迟早全攥在他手里。
什么大姐夫二姐夫,管你是剑桥高材生还是青帮传人,最后都得给他当高级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