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的意义
“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仅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就可以看出服装的作用和服装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精神方面,其在物质方面的表现更是一种客观存在。
服装是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产物。服装现象因受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其所具有的功能及需要的情况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服装是指穿着在人体身上的衣物及服饰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服装真正的含义是指衣物及服饰品与穿用者本身之间所共同融汇综合而成的一种仪态或外观效果。所以服装的美与穿着者本身的体型、肤色、年龄、气质、个性、职业及服饰品的特性等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服装是人类文化的表现,服装是一种文化。世界上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历史原因等的不同,各有风格和特点,表现出多元的文化现象。服装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项重要组成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服装流行趋势的迅速变化,国内外服装设计人员为了适应形势,在极力研究和追求时装化的同时,还选用新材料、倡导流行色、设计新款式、采用新工艺等,使服装不断推陈出新,更加新颖别致,以满足人们美化生活之需要。这说明无论是服装生产者还是服装消费者,都在践行服装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生活美的装饰品。
服装还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艺术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日益活跃。在文化活动领域内是不能缺少服装的,通过服装创造出的各种艺术形象可以增强文化活动的光彩。比如在戏剧、话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文艺演出活动中,演员们都应该穿着特别设计的服装来表演,这样能够加强艺术表演者的形象美,以增强艺术表演的感染力,提高观众的欣赏乐趣。如果文化活动没有优美的服装作陪衬,就会减弱艺术形象的魅力而使人感到无味。
服装生产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还要有一定的精神条件。例如服装的造型设计、结构制图和工艺制作方法,以及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和市场动态变化,包括人们的消费心理等,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因此,我们要真正地理解服装的价值:服装既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反映和象征。
本人对于服装、服装设计以及服装学科教学一直都有诸多的思考,为了更好地提升服装学科的教学品质,我们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一直与各兄弟院校和服装专业机构有着学术上的沟通,在此感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要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本系列书的目录与核心观点内容主要由本人撰写或修正。
本系列书共有7本,参加的作者达25位,他们大多是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有着丰富的高校教学和出版经验,他们分别是杨妍、余巧玲、王小萌、李潇鹏、吴艳、王胜伟、刘婷婷、岳满、涂雨潇、胡晓、李璐如、叶青、李慧慧、卫来、莫洁诗、翟嘉艺、卞泽天、蒋晓敏、周珣、孙路苹、夏如玥、曲艺彬、陈佳欣、宋柳叶、王伊千。
李正
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