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服装设计系列:珠宝首饰设计及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审美功能

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首饰的外观和内涵都在发生着质的改变,材质也变得多样,比如金属、宝石等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赋予珠宝首饰更多的创意和个性。同时,珠宝首饰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装饰功能,越来越多的珠宝首饰开始承载情感、文化和社会价值,成为表达自我身份的重要载体。这一转变促使设计师重新思考审美与功能的关系,推动了珠宝首饰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演进。

毋庸置疑,珠宝首饰的装饰功能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生俱来的。从世界范围的考古发现来看,人类对于自身的美化或装饰可能比许多今天我们能够界定为“原始艺术”的审美活动形式还要早得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发现距今大约2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已经有在身体上佩戴饰品的习俗。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里,在一个少女遗骸的项部发现了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在腕部也发现了用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这些都是原始人审美观念的反映,是装饰的萌芽。人类具有爱美的天性,表现出对生活的信念和热爱。但在古代生产力极低的社会里,这种爱美的表现往往具有宗教的意义,审美的功利性高于艺术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现代珠宝首饰逐渐抛弃了以前附加在珠宝首饰上的显示财富和地位的观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现空间,开始追求纯粹的主观意象的空间构形。这种对造型审美意向的表现,成为现代珠宝首饰的第一功能——审美功能。

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写道:“喜欢装饰,是人类最早也最强烈的欲求。”人们为了美而装饰,用各种材料、各种手段对身体上最能显示美感的部位加以装饰和点缀。除了发型、化妆、服装三大主体之外,佩戴各类饰品是人们最为热衷的事。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传统装饰物和装饰方法。不同的时代,装饰的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异。对于珠宝首饰的审美,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地域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如唐朝追求华丽与繁复,明清崇尚自然与清新,西方人追求审美的个性化,东方人倾心于含蓄的美,非洲一些民族则热衷于强烈而浓郁的装饰风格等。

除了时代、文化背景外,服装的流行与变化,珠宝首饰材料与制作工艺的新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审美。现代人的审美是多层次和富于变化的,珠宝首饰的装饰风格,由于服装流行周期的缩短而不断向求新求异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