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课 实现目标有方法
课前调查
请同家长聊一聊,他们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成长的过程中曾经设定过哪些目标?有什么样的奋斗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班级播报
新学年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严老师请上学期各方面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同学介绍经验。王翼翼以前英语并不突出,上学期末却在英语单词比赛中拿了二等奖,令大家刮目相看。轮到他发言时,王翼翼有点结巴地说:“我也没什么经验,就是每天背,背,背……就完了。”副班主任小美老师在一旁补充:“大家知道王翼翼刚上初一时英语并不好。他在初一下学期就制订了英语赶超计划,每个月、每周、每天都有相应的背单词、背课文任务,除了背,他还做了不少题,不懂的经常问我。假期也没放松。他的进步是长期努力的结果。”王翼翼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严老师接着说:“所以,进入初三的关键时期,大家还是要认真制订好学习计划。”朱大勇忍不住插嘴:“我有计划啊,就是坚持不了!”

畅所欲言
1 你有和朱大勇类似的情况吗?你一般在什么阶段容易放弃?请小组内发言,并记录下刚才的同学发言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2 请讲讲课前调查结果。
很多人都有梦想,那是人生中的大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会有很多的小目标。梦想和目标给了我们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少了迷茫。
在初中阶段,有些同学可能有了相对清晰的人生理想,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想好,但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阶段性的目标。不管是人生理想还是阶段性目标,都不是光靠想就能达成的,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如何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目标制订了哪些计划,又付出了哪些行动?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帮助大家实现目标的一个方法——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第一步:树立明确、合适的目标
案例一:小M看到同宿舍的同学每次考试前都很努力地复习,有些同学甚至复习到深夜。他也想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于是也效仿同学熬夜复习。即使自己很困了,但看到还有同学没有睡觉,于是自己也咬牙坚持,就是不去休息。但小M的成绩似乎并没有提高。
案例二:小K给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要从年级第100多名,考进年级前10名。他为此不断刷题,尤其是难题。这次期末考试,他却降到了年级第200多名。
为什么小M、小K两位同学没有提高成绩、实现目标?
先说说案例一中的小M同学。
首先,深夜学习不是科学的学习方式。研究发现,深夜学习会导致特定学习和记忆任务的表现急剧下降。即便小M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应遵循身体自然规律,按时作息,科学用脑。
其次,在进步的道路上,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寻找更有效果的方法。小M延长学习时长的做法已经被证明了无效(成绩没有提高),就需要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如学习高效记忆法、改进笔记、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问题等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找到高效的方法,才能有更大进步。
再次,制订目标,是订自己的目标,不是别人的目标,要聚焦在自己做什么,想达到什么效果,而不能把关注点放在别人的做法上。别人的优势,不会变成你的优势;别人的方法,也不一定都适合你。想当然地模仿别人的学习方式是不行的,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和办法。
再来说说案例二中的小K同学。
首先,目标过高,脱离现实,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努力时就不容易坚持,失败后的挫折感又会使自己进一步丧失信心,多次失败还会使自己对目标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恶性循环。
其次,没有具体准确地分析错题背后的原因。比如,有的是基本概念理解错误,有的是公式、单词、语法规律等记忆不准确,有的是没有解题思路,有的是计算错误……每一项都需要有针对性地训练,盲目刷题相当于无的放矢,很难使成绩真正提高。
成年人往往愿意把孩子们放在一起比较,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形成和别人“比”的思维模式,更关注外在的评价标准。而孩子们都渴望被家长、老师肯定,急于提高成绩,于是有些同学就选择了订高目标或者延长学习时间来避免家长的批评指责,赢得肯定与夸奖。当我们满足于“我睡得最晚”“我已经努力了”,就等于放弃了许多寻找更有效方法的机会。
请写出你近期的一个目标。

目标管理第二步:分析和调整目标
能实现的好目标,一般需要满足七个条件:
1 正面词语:比如,“我要细心”是正面词语,“不要粗心”就是负面词语。
2 整体平衡:所设立的目标有助于自己、他人与世界的平衡,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都是友善的。比如,“李平学习的时候我要干扰他,让他这次考试考不过我”“我想让自己看上去更有气质,所以我想跟父母要2000元钱买这双限量款运动鞋”,这都是不平衡的目标。
3 清楚明确:比如,“好”大学就不够清楚明确,“双一流”大学就清楚明确。
4 可以量度:实现目标有可以衡量的具体事实。比如“我要减肥”就不明确,而“我800米跑要达到及格线”就很明确。
5 自力可成:不靠运气,不靠别人,只靠自己就能完成。比如,“我希望考试题简单一点”“我希望老师能夸奖我”,这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6 有满足感:达成目标能使内心产生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如果目标不能给我们这些感觉,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就会不足。
7 有时间期限:实现目标有明确的日期限定。想一想,假期作业哪天做得最多、最快?你是否会说:“当然是最后一天了!”所以,目标的期限很重要,如果没有期限,我们很容易迟迟不开始行动。
写一写
下列目标符合好目标的七个条件吗?如果不符合,请试着改一改,把修改后符合七个条件的目标写在下面。
例:这次数学考试要考好。
可以改为:这次数学考试达90分以上。
1 这次考试少点失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次考试我要超过某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要减重5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妈妈不骂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要考个好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请你根据图片描述和问题提示,分析自己刚才写下的近期目标:

如果到达远处的高山的最高点是你的目标,面前这条河、很多山都是你的障碍,那么,为了实现目标,你需要哪些能力?如何跨越障碍?你会游泳吗?你有渡船吗?……
1 这个目标真的是你内心希望达成的吗?
(有时候,从小家长对你灌输的,或老师对你期待的,或你的好朋友给你建议的目标,不一定是你内心希望的。所以要静下心来,好好问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阻碍你达成目标的障碍是什么?你如何清除这些障碍?
(可以从自身和外部两个方向去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需要哪些资源与能力?哪些已具备?哪些还没有具备?
(比如,自己做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不够,是需要买教辅书,还是就这个专题与老师讨论?还是能与父母讨论和练习?能自己挑选出合适的辅导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遇到困难时,你能寻求哪些人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可以从物质、时间、体力、心理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分析后,同时符合七个条件的目标,才是你能开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目标。
目标管理第三步:拆解目标,制订计划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徒步到达一个村子。每一组的出发地与村子的距离都是10公里,全程不能用地图和导航。
对第一组人,实验者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既不告诉他们村庄的名字,也不告诉他们距离有多远。走出没多远,就有人开始叫苦;差不多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很愤怒,抱怨走得太远,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继续走了。可想而知,这一组行进的速度非常慢。
对第二组人,实验者告诉了他们村庄的名字和距离,但全程没有路牌。走到中途,大家有点累,向导说:“已经走了一半了。”于是,大家休息一会儿又继续走。当走到最后一段路的时候,很多人感觉非常累,不想走了,向导说:“只剩最后一点路程,马上就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每隔一公里都有一块路牌,大家边走边看路牌,每走完一公里大家便有短暂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这一组最快到达了目的地。
想一想
三组人获得的信息和条件有何不同?这个故事对你制订目标有哪些启发?
如果我们不知道距离远近,没有在行进途中明确自己的进程,就容易因疲劳、迷茫而放弃。明确每阶段的进度,就会感觉更轻松。
1 把大目标拆分成几个阶段性小目标,并制订出完成阶段性小目标的计划,明确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
例如:围绕期末英语提分20分,制订4个月提分计划,每月提高5分;第一个月,计划每周增加两篇阅读理解,每天背5个单词。
2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任务一定要少且相对容易完成,内心有了成就感会更有干劲。先易后难,提高信心。制订目标后要当天马上行动,然后接下来每天都要有所行动,同时制作表格记录任务完成情况,每天固定时间填写。可以每天问问自己以下问题以达到提醒的目的:
“你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你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
“还可以提升效率吗?”
3 设定固定周期如每周、每月总结目标和计划完成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奖罚与调整。奖励可以是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吃零食、听音乐等。惩罚可以是任何自己讨厌的事,比如做下蹲、蛙跳或者不玩手机等等。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奖励与惩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奖励让我们开心,有成就感,内心的动力更足。计划初期可以尽量使任务少一些,更容易完成一些,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够得到奖励,从而有动力坚持下去。
惩罚要小,但也要做到位。惩罚不是目的,惩罚是为了结束不好的状态。
把奖励和惩罚执行到位,更容易让我们有一步一个台阶、不断提升的感觉。
4 计划内容要遵循日常作息规律,劳逸结合,要留够休息的时间,不能把时间占满。计划要灵活有弹性,避免因临时事件耽误计划的完成。
5 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定计划,互相督促每天、每周的完成情况,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6 只要坚持3周,就可以成为习惯。坚持3个月,好习惯就可能伴你一生。
目标管理第四步:执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你的坚持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以总分466.2分(满分477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她入水水花很小,被媒体称为“水花消失术”。获得冠军后,媒体采访全红婵,问她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这么好,全红婵回答:天天跳……一两天不跳,自己再上10米台就会感觉怕摔,所以每天都需要练习。
据教练介绍,全红婵总是高标准要求自己,刻苦训练,所有动作不断地重复,做到满意为止。即使疫情隔离期间一个人在宿舍里,她也天天坚持训练。全红婵承认自己哭过,但次数不多:“我想拿冠军,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成名两年来,不管成绩怎样波动,全红婵都坚持认真训练。“爸爸提醒我要不忘初心,我的梦想就是拿冠军!”她的话语,透着对梦想的坚定与执着。
当然,全红婵也清楚,冠军的意义不在于金牌,而在于承载着自我突破的梦想。
梦想与现实,其实只隔着两步:第一步是行动,第二步是坚持。你的未来不是梦,它就在你的每一次行动里!马上行动吧!
心理延长线
1 这节课学习过的目标管理的内容,哪些是你已经做到的?请夸奖一下自己。哪些是你需要加强的?也请把它写下来。
2 为了实现你的近期目标,你今天就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在几点钟之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