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长安
长安位于渭河南岸,以秦兴乐宫为基础,修建起长乐宫。
然后逐年修缮、扩建,才建成了如此大的都城。
此时有两名衣着华贵的男子走在街上。
“仲兄,你说兄长特意派人过来,是所为何事?”
“不知。”
“仲兄不好奇?”
“不好奇。”
这问话的是东牟侯刘兴居,他的仲兄自然是朱虚侯刘章。
他们此时刚从长乐宫出来,正要回未央宫北面的府邸。
吕雉让他们这些刘氏子弟,在长乐宫担任宿卫一职。
名正言顺地看管着他们,这自然让刘章与刘兴居极不自在,总想着能回到封地。
忽然,二人前方有马蹄声传来,他们抬头一看。
只见一队骑兵,队首者未穿甲胄,是个年轻人。
他们疾驰而过,惊坏了街道两侧的行人和摊贩,一时鸡飞狗跳。
长安城内,明令禁止,除非是军情急报,不然不可纵马疾驰。
显然,这人绝非传递军情,由此可见,他必是高门显宦。
刘兴居却是认得他,笑道:“仲兄,你这位堂兄可越发放肆了。”
刘章闻言十分不悦,但却没办法反驳。
此人乃是吕种之子吕骜,吕种是吕禄的兄长,而刘章又是吕禄的女婿,所以吕骜也算是刘章的堂兄。
吕骜和他的名字一样,桀骜不驯,是如今长安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
看着他们离去,刘兴居十分不满。“哼!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天下是他们吕氏打下来的呢!”
见刘章没有答话,他便追问道。
“仲兄不说点什么吗?”
“没什么可说的。”
“仲兄前年还敢当着太后的面斩杀吕氏族人,如今怎么却怯懦了起来。”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刘章还想再多说一些,但此时大街上人多嘴杂,他只好劝道:“你最近也安分一些,不要和吕氏起冲突,等兄长的人到了再说。”
“仲兄也觉得兄长派此人过来,绝非寻常?”
“兄长贵为齐王,他特意嘱咐的人,自然不凡。”
二人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刘章的府邸。
刚到门口,便有仆人来报,说是齐王有使前来。
刘章闻言立马快步走了进去,刘兴居紧随其后。
吴行明与那信使从临淄出发,一路基本没怎么休息,不到十日便赶到了长安。
他这还是第一次远行,路上也见到了许多新奇的人文风貌。
而这长安城,更是令他大为惊奇,若不是有那名信使带路,他早就绕迷路了。
在偏厅等候许久,刘章和刘兴居终于是露面了。
“祝亭见过两位君侯。”
刘章审视着吴行明,从气质上来看,吴行明确有几分不凡。
“只你一人?”
“正是。”
“祝?你是郎中令的家仆?”
“是。”
吴行明接着从怀里取出一封帛书。“两位君侯,这是大王命我送来的帛书。”
刘章接过帛书,然后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但他越看越是觉得奇怪,这信确实是刘襄亲笔,但内容讲都是家常里短,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将帛书递给刘兴居后,刘章问道。
“除这帛书外,兄长还有什么吩咐?”
“大王让我留在长安,听君侯差遣。”
“就这些?”
“就这些。”
刘章并不相信此事如此简单,刘襄不远千里,就派个能家仆过来?
但见吴行明不愿意明说,他也不在强行追问,便安排仆人带吴行明休息去了。
刘兴居此时正翻看着帛书,想要从中找出一些线索来。
但不论他怎么看,这都只是一份普通的帛书。
他不解道:“兄长这是要作甚?”
刘章道:“兄长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仲兄,我看此人必定还有事瞒着我们,要不...”
“怎么?你还想对他用刑逼问?”
“没说用刑啊,只是想问一问齐国近况。”
刘章道:“不行,他是兄长派来的人,休得无礼,我看只要时机成熟,他就会把事情告诉我们。”
“那什么时候时机成熟?”
“不知。”
“那我们就这么干等着?”
“不然你还想做甚?”
刘兴居顿时觉得无趣,便回了自己的府邸。
吴行明就在刘章的府邸住了下来。
此后一旬,刘章每天都会来见一次吴行明,询问他的情况,就算没话聊,也要闲扯两句。
刘章也没指派吴行明做事,由此他可以自由出入,熟悉并了解长安城的情况。
正月廿三。
这一日,当刘章用完早餐,照例来到吴行明问候。
“近日住得可还习惯?”
“习惯,多谢君侯关照。”
“若是有需要,直接去找管事便是,我已经与他嘱咐过,绝对不会为难于你。”
吴行明再次谢道:“多谢君侯。”
就在刘章离开的时候,吴行明却叫住了他。“君侯为何每日都来见我?”
“兄长在信中提及,让我好生接待你。”
吴行明直言道:“君侯是想知道大王为何派我来长安吧。”
刘章心中一动,现在终于是要揭晓秘密了?
“大王确实交待了我一件要事,但此事关系重大,君侯可要做好准备。”
“我何惧哉?”
“那君侯请随我进屋。”
刘章跟着进了屋,吴行明这边关上房门,然后从床榻下取出一个包裹严密的物件。
翻开层层布帛,刘章便看见了一把十分精美的宝剑。
“君侯可认得此剑?”
“这...”刘章上前仔细查看。“这是兄长的佩剑?”
“正是。”
“此剑为何在你手里?”
“大王已将此剑赐予我。”
“赐予?”
“对,君侯觉得大王为何能将此剑赐予我?”
刘章瞬间便想到了一种可能,但却不敢说出来。
吴行明则是从怀里又掏出一封帛书。
“其实这才是大王派我来长安的目的。”
刘章接过帛书,迅速展开来看。
没多久,他便将帛书合了起来,然后神情紧张地看向吴行明。
“你看过这份帛书吗?”
“此书只能由君侯亲启。”
“那你知道你来长安的使命吗?”
吴行明坦然道:“刺杀吕雉。”
刘章闻言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起自己的情绪来。
“为何之前没有将此书给我?”
“此事太过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大王也是担心君侯的安危,所以才让我多做观察,若是认为君侯没有这样的决心,就不必将此书拿出来了。”
“如此说来,我是通过你的考核了?”
“君侯文武兼备,不畏吕氏强权,实乃当世英杰。”
刘章摆了摆手。“这些客套话就免了,你就直言,需要我做什么?”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需要长乐宫的布防图,以及太后的行程安排。”
“长乐宫布防归南军管辖,南军统领吕产是我姻伯,虽然关系不佳,但找借口见他,套出布防图还是有可能的。”刘章又分析道:“但这太后的行程安排,就太过困难了。”
“若是没有这些,那我只能蹲守长乐宫,再行刺杀,这样可没法确保万无一失。”
刘章闻言,也是狠下心来。“为大义计!我愿去接近吕氏,以此获取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