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邻避问题在不同经济结构、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中普遍存在。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邻避问题尤为严峻。邻避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利益多元化,对邻避设施选址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本书试图探讨邻避决策的关键维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决策模式创新,为防范和化解邻避冲突提供精炼实用的理论框架,并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探讨改善邻避决策模式的路径。
本书运用现代风险治理理论,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邻避决策模式的研究文献,综合分析了我国典型邻避事件,在理论和现实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风险-利益-信任”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对框架中的理论命题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对邻避设施选址的政策困境及现有决策模式的梳理和评价;(2)构建邻避设施选址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3)对邻避设施选址的社会风险根源的实证分析;(4)对选址决策模式与社会风险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5)基于治理理论改进选址决策模式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对公众态度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风险感知”、“程序公正”以及公众所“感知到的个人收益”,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最为强烈。“程序公正”虽然对公众态度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其同时影响“风险感知”和“公众信任”两个中介变量,从而对公众态度产生间接影响。当前实现程序公正的迫切要求是征求公众意见和加强信息公开。最后本书基于风险治理理论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协商合作式选址决策模型。
关键词:邻避设施选址 社会风险 公共决策模式 风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