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79,卷成文坛巨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录取通知书(求追读和月票!!!)

周止的录取通知书倒是一直受到县里面的教育局的十成关注,过几天就要问问邮局,到了没有。

虽然只要不出什么差错,周止这个北大的几乎稳稳当当的。

八月末尾的时候。一辆从江城来的汽车,将一封封录取通知书带到了邮局里面。

教育杨局长,亲自来到了邮局里面,清点这些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当然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看周止的录取通知书。

毕竟是全县这三年来唯一的省状元,也是唯一的北平大学的学生。

当然得好好注意一下,直到看到那邮寄的位置来至“北平市HD区颐和园路 5号”之后,杨局长才松了一口气,还好没出什么意外。真的考上北平大学了。

杨局长当即决定跟着邮局一起下去给周止送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个时间点,黎川县的记者也赶了过来,跟周止发录取通知书肯定也是他们黎川县的历史性时刻,黎川首位北大学子,首位文科状元。

邮局开始分发其他的录取通知书,分到各大公社邮局里面去之后,就通知学生去领,不过周止这种情况特殊。

杨局长带着周止的班主任老万,还有一个记者,一群人浩浩荡荡朝着长文大队下去。

上一次下去长文大队的时候,还是周止考上状元的时候,书记亲自下乡慰问呢!

这次发录取通知书没有上一次那么大动干戈,作为县一中的校长,只用杨局长亲自牵头便行。

等着几人到达了长文大队里面。

……

长文大队里面,大家分完粮食之后,就开始准备拉人一起去公社里面卖粮食了。

这个时候很少有什么私自买卖粮食的情况,基本都是把多余的粮食拉到粮站里面来卖。

首先是生产队的会计会先开好“交粮单”,分别表明品种、数量、等级。他们这是“麻壳籼,五千斤,一等米。”

能够卖出去百斤十块九!这给生产队的大家高兴的~

周止坐在拖拉机后面,跟着两三个青壮年,拖着米就上了公社里面。

这拖拉机拉一吨的东西都是轻轻松松,拉他们几个也勉勉强强。

到了公社粮站,粮站墙上刷着“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

这时候,这里可谓是围满了人,人山人海的,毕竟丰收又不是他们生产队一家丰收,大家的天气都好,都收成不错。

熟人们在排队的时候就攀谈起来了。

“长文大队的!你们要卖多少斤稻谷?”

周老大笑着说道:“不多,就五千斤!”

五千斤卖出去,一家能有五块钱呢!!

后面其他的粮食收成了,一年能够有几十块的收成,当然这些都是公社一起挣得,有的会自己挑着自己家的米上公社或者县城卖,来来回回一年辛辛苦苦能够存下来几十块钱。

“你们大队收成好啊!分完稻谷了,还能够有这么多的拉上来卖呢!!”

“哈哈,你们多少?”

“我们有三千斤,没你们多!!”

谈着谈着,这才开始验收,并不是会计写得是什么就是什么。粮站好歹得认认真真看过才行。

周止抓出来一把大米。对着验收员说道:“这是一等一的大米!”

一等、二等、三等是按照着出糙率来算的。越好的当然越贵,能多几毛钱。

验收员抓过大米,在手里掂量,捏碎之后,看了看,又抓了一把新的。

周伟知道验收员手握“粮权“,给周止一个眼神,周止心领神会,过去给验收员递烟。

验收员接过大前门,就往裤兜里面塞。

然后拿着探粮器查到粮食里面,点点头说道:“是一等籼米!!可以。”

“你们拉下来过秤吧。”

周止这时候也爬上去,一袋子一袋子开始卸下来大米。这些青壮年就一袋子一袋子的扛着进去压秤。

一袋一袋压过去称,每袋子都被探粮器验了验,这才说道:“行,一共是五千五百斤!!”

周止啧啧一声,看来老家的称不准啊!还少了那么一点。

验收员笑着说道:“你们状元还来亲自卖粮食啊!”

周止说:“我也是大队的一员嘛!!”

他继续说道:“对了,我们的稻谷能卖多少钱一斤?”

“你们这是一等米。百斤十一块!!”

周止等人点点头,国营的粮站也不能讲价,不然贵点多好!

“行,过去领钱吧!!”

等着几人过去领这粮食钱。

一共是六百零五的巨款,周止看着这钱,心里不是滋味,一群人上上下下忙活了一年多了,最后得到了这么点钱。他写一篇小说都能有一千的稿费……

当时有民谣:“黎川交粮苦,肩膀磨破皮,爬过三座山,还要扣水分。“

如果没有拖拉机,他们要上交粮的地方,要爬几十里的山路,背着米上去,这是绝大多数公社的现状。

走到公社之后,要排队一天,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背着粮食。

今天速度快些,半天就完了,刚刚好交完粮食,还能去放电影。

不过大队的几人倒是开开心心,周老大拍拍周止的肩膀,然后说道:“走吧,走吧,老三,我们去喊人放电影!!”

他们笑着,一路走在路上。

公社的放映员,住在公社的集体宿舍里面,几人先是来到了公社,接着在集体曙色门口找到放映员的位置。

毕竟经常来请他下去放电影,位置到哪里都是清楚的。

“张同志,在家吗?”

放映员打开大门,立马说道:

“这不是长文大队的人吗??怎么了,今天又来喊我放电影。”

毕竟放电影是好活,下乡之后,这些人还会请他吃饭!!是好差事。

周伟点点头,说道:“嗯,今晚上,我们要放电影,毕竟今天才卖完粮食!”

“今年大丰收啊???”放映员边收拾着机器,边朝着着他们问道。

“对,卖了六百来块,一户人都有六块多。”

六块钱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可以用来买一两件衣服。

当然很多都是去买茶米油盐,这些日常需要的东西,还有的是存着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