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历时性与现时性全景叙述作为“实然”研究的基础,以实践创新与现实问题的微观考量为主体研究内容,以学理诠述和外部借鉴的“实然”与“应然”双向度研究为延伸,以改进和完善的“应然”路径为归宿,由此尝试建构一种相互关联的系统化研究的思路框架。

首先,对全国各地30余年来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实践进行历时性与现时性全景叙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释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生成动因及动态历史背景,回溯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历时性发展的阶段性历程,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实践进行现时性全局概览,并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实践成效做出总体评价。

其次,在历时性与现时性叙述的基础上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实践创新与现实问题进行考量。比较和归纳全国各地在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探索中具有突破性、合目的性的创新举措,梳理和分析各地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知晓竞争性选拔的公众、参加过竞争性选拔的竞聘者、组织开展该项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三个相关群体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相关群体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认知的实证判断。

再次,应用相关理论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进行学理诠释。选用的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公共性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合法性基础理论等;诠释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制度变迁规律,从实然与应然结合的理论层面诠释和阐述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价值取向。开展发达国家公务员选拔任用与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比较研究,选取与我国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相关的若干环节或要素进行比较,从中提取出通用性、工具性、技术性的可借鉴之处。

最后,提出并论述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路径及对策性建议。针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实践中存在的实然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的应然诠述,适当借鉴发达国家公务员选拔的可借鉴之处,从相关原则、适用范围、制度优化、技术改进等维度,形成比较系统的改进和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若干路径及对策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根据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需要,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理论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常规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属于实证研究范畴,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研究主要用于规范研究。

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收集、梳理并研读的文献包括:相关研究主题的学术论文、著作或专著、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有关干部人事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党内法规文件,各地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实施办法、细则、公告等;通过若干发达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官网收集的公务员选拔任用的文件资料。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与研读,完整了解国内对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研究现状,吸取已有研究成果中可供理论研究参考的理论养分,获取作为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基础的法规文件、资料数据等素材。

2.实证研究法

本研究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公众、参加过竞争性选拔活动的竞聘者、组织实施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三个相关群体,问卷调查覆盖多个省和直辖市,共回收有效问卷837份。同时,选取S市M区、Z省L市、Y省K市三地为个案,依据三地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文件及资料、座谈会获得的信息进行个案分析。

3.理论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制度变迁理论、公共性理论、公平正义理论,探究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历时性演进轨迹及规律,对竞争性选拔干部进行实然与应然结合的理论诠释。此外,理论分析法也体现于对各种选拔任用形式合法性基础的理论分析,以及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理三者有机统一的干部人事制度选人用人原则的理论阐述。

4.比较研究法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作为借鉴国外公务员选拔任用前提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与国外公务员制度异同比较,既包括若干发达国家公务员竞争性选拔之间的比较,亦包括发达国家公务员竞争性选拔与我国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比较,还包括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与常规委任制方式的比较,以及梳理、归纳、提炼我国各地竞争性选拔中实践创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