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风华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边关大捷

第十九章:边关大捷

大昭的天空总是湛蓝的,像一块无瑕的宝石,只有在战争阴霾笼罩时,才会呈现出压抑的铅灰色。如今,这铅灰色正无情地压在每一座城池、每一片田野之上,就连习惯了喧嚣的汴京集市,也不复往日的繁华,只剩下一片死寂与惶然。

苏家位于汴京西郊的庄园,平日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如今却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大门紧闭。庭院中,林墨负手而立,望着远处山峦后若隐若现的烽火,眉头紧锁。苏清漪缓步走来,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她递给林墨一盏温热的茶,轻声说道:“听闻北狄大军压境,将军们正加紧修筑防御工事。这北狄人虽凶狠,但我们的军队也不差,定能击退他们。“

林墨接过茶盏,却没有立刻饮下,只是轻轻转动着盏沿,目光中透着一丝忧虑。他低声说道:“清漪,你还记得你曾说过的火药配方吗?我最近日夜研究,终于改进了火药炸药的效力,又研制出了新的箭矢和火枪。明日我便将这些送到边关去,但愿能在这危急关头派上用场。“

苏清漪微笑着,眼中闪烁着鼓励的光芒:“林墨,我相信你的能力。这大昭的边疆,就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有你在,那些北狄人也别想轻易突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看到捷报传来。“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林墨带着几个亲信,悄然离开了汴京。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边关重镇——定州。定州城池高大,但城门口却挤满了南撤的百姓,他们满脸惊惶,携家带口,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怪物在追赶。

林墨顾不上多想,径直朝着战事指挥所走去。他找到了守将周云飞,将随身携带的火药箭矢和火枪图纸交给对方,并详细解释了使用方法。周云飞看着这些改良后的火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即下令将这些火器配发给前线士兵。

不久之后,北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铁骑碾压着落叶,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然而,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往日的大昭守军。当第一波箭雨落下时,许多北狄士兵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那些特制的大昭火药箭矢,在穿透铁甲的同时,还能引发小范围的爆炸,让敌军更加胆寒。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将大地染成了深红。北狄人终于抵挡不住这突如其来的重创,被迫退回了塞外。消息传回汴京,整个都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就在同一天,皇宫传来圣旨,皇帝亲自下旨将苏清漪许配给林墨。苏清漪跪在恩旨前,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皇帝此举,既是对林墨战功的赏赐,也是对他们家族的一种安抚。而对于林墨来说,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能够真正改变苏家命运的机会。

然而,林墨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向皇帝恳请:“陛下圣明,臣感激陛下厚爱,赐臣姻缘。但臣如今重任在身,正忙于筹备边关防御以及内地改革诸事。臣恳请陛下恩准,待边关战事完全平息,臣再将苏小姐迎娶过门。“

皇帝虽觉意外,但想到林墨刚立下不世之功,也体谅他一心为国的苦心,便恩准了他的请求。皇帝圣旨一下,林墨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难得的间隙,继续推进苏家乃至整个大昭的改革计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墨一面积极准备婚事,一面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在苏家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整顿了苏家的财务体系,杜绝了内部员工中饱私囊的行为;又引入了现代商业经营理念,成立了苏家商会,开始垄断汴京及周边地区的一些重要行业。

然而,这些举措很快引来了苏家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二叔苏承德虽然已在之前的内斗中倒台,但旧部仍存。这些人不甘心看到苏家落入林墨这个赘婿之手,便联合起来,以“维护家族传统“为名,不断给林墨制造麻烦。

就在林墨与家族保守派斗智斗勇之际,北狄的试探性攻击却变得越来越频繁。小规模冲突不断发生,让原本已经松了一口气的汴京又开始紧张起来。而远在北疆的拓跋宏,更是密谋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阴谋。

一天晚上,宫素衣匆匆来到苏府求见林墨。她神色凝重,眼中闪烁着忧虑的光芒:“林公子,拓跋宏正在北方集结大军,意图再次南侵。据我得到线报,他们还请了西域的高人,准备使用什么'天龙八部阵'。林公子可有破解之道?“

林墨闻言,心中“咯噔“一下。他知道,自己的敌人远比想象中更狡猾和强大。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好的图纸,递给宫素衣:“你将这个图案呈给陛下,让工部立刻建造一座'玄黄锁龙台'。这是我从《天工开物》中悟出的阵法,专门克制所谓的'天龙八部阵'。至于时间,我们只剩十日。“

宫素衣接过图纸,匆匆离去。林墨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眉头锁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知道,接下来的十天将是真正的生死考验。

夜深人静时,林墨独坐书房,凝视着桌上的《大清律例》。他想起了那夜在漕运司密档库领悟到的火药配方,又想起了在太庙前的地老鼠爆炸,以及苏家书院激辩时宫素衣紫藤玉簪射出的暗语。这世间万事万物,终究逃不出这《大清律例》的规矩——规则与秩序,才是制胜之道。

然而,就在这时,林墨忽然想起了苏清漪。他的手不自觉地伸进怀中,轻抚着那片宫素衣赠予的碎布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除了那些“外物“的助力,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不灭的信念。

于是,在与家族保守派斗争的间隙,林墨开始暗中调查苏承德勾结倭商的内幕。他决定借机彻底揭开苏家内部的黑幕,为苏清漪打下一个真正干净的江山。

十日后,玄黄锁龙台如期竣工。拓跋宏的北狄大军刚到阵前,就被这道奇异的屏障挡住去路。一时间,铁骑无法逾越半步,弓箭竟无法穿透分毫。林墨站在远处山巅,望着拓跋宏气得跳脚的模样,忽然吟诵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在此时,林墨突然看见宫素衣身着女装,从玄黄锁龙台的最高处飞身跃下。他大惊失色,连忙施展轻功冲了过去。而当他抱住宫素衣时,却在她耳边听到了一句话:“原来真正的《天龙八部阵》,是用女子发簪点穴......“

这一战,大昭不仅击败了北狄的进攻,更发现了间谍网络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二叔苏承德暗中勾结的倭商间谍集团。林墨当机立断,与苏清漪联手,彻底清除了苏家的隐患。

边关大捷后,整个汴京都在庆祝胜利。林墨和苏清漪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着手安排婚事了。然而,林墨却有了更加长远的打算。

“清漪,你知道吗?“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林墨轻轻地揽着苏清漪说道,“我们赢得的,不仅是这场战争。更重要的是,我们赢得了时间。“

看着苏清漪疑惑的眼神,林墨继续说道:“利用这段时间,我要将苏家的生意彻底革新,引入全新的商业模式。我还要推动土地改革,让更多的农民能够过上好日子。“

苏清漪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她知道林墨的目光远不止步于眼前的小打小闹。她轻轻点头,说道:“林公子。我苏清漪,愿意与你携手同行。无论改革有多难,无论世人如何不解。“

林墨激动地握紧了苏清漪的手,他知道,有了她的支持和理解,前方纵然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他也无所畏惧。

就在他们密谋未来的时候,皇宫中也在发生着变革。林墨的种种举措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他们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林墨逐渐意识到,真正的改革需要的是整个国家思维模式的转变。

于是,他决定创办一份全新的日报——《大昭新报》。这份报纸不仅要记录大昭的新闻,还要引入新的思想。他要用这份报纸,慢慢地改变朝堂和民间的顽固思想。

当第一期《大昭新报》发行时,林墨亲自走上街头发售。他穿着朴素的衣服,与百姓们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他深知,改革需要的是民心所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

《大昭新报》如一股春风吹遍了整个汴京,林墨的新思想开始广泛传播。他提出的各种改革举措,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正在大昭的土地上展开。

然而,林墨并没有停止步履。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他开始策划一个新的项目——建立一所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女子学堂。

这个决定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在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许多家庭都不愿意送女儿上学。林墨的这一主张,无疑是在挑战整个社会的传统观念。

但是,林墨并没有被舆论所吓倒。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子学堂的必要性。他邀请了京师最好的教师来授课,并且亲自编写了教材。他还利用自己的商业头脑,为女子学堂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很快,女子学堂就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她们有的是官宦世家的小姐,有的是平民百姓的女儿。她们在学堂里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她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学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送女儿入学,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林墨的女性教育计划,终于在大昭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边关大捷后的几年里,林墨和苏清漪携手并肩,共同为大昭的明天而斗争。他们的爱情,就像那满园春梅一样,经历了风霜雪雨,却依然娇艳如初。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林墨和苏清漪站在苏府花园中。林墨望着远方,轻声说道:“清漪,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苏清漪微笑着,眼中闪烁着泪光:“林公子,我从未忘记。只是,你真的要放弃一切,与我归隐山林吗?“

林墨轻轻地握住苏清漪的手,他的眼中充满了深情:“清漪,我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和你一起,守护这个家,守护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