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鉴宝:我成了犯罪团伙克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构思修复步骤

林檎一边检查一边快速地说着大脑已经开始飞速运转,构思修复步骤。

顾屿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她没有插话,但他的眼神专注似乎在认真学习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我需要纯水、软毛刷、竹签、手术刀片,还有……”林檎报出一系列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顾屿立刻转身从节目组准备好的工具箱里,准确无误地将林檎需要的东西一一找了出来递给她。

动作迅速而精准好比对这些修复工具也了如指掌。

林檎接过工具开始进行第一步的物理除锈。

她用竹签小心翼翼地剔除那些较为疏松的块状锈,动作轻柔而稳定像是在对待一件绝世珍宝。

顾屿则在一旁用软毛刷蘸着纯水,轻轻刷去剔除下来的锈粉和浮土。

两人再次进入了那种默契的合作状态。

工作台上的灯光照亮了他们专注的侧脸时间好比在这一刻静止了。

直播间的弹幕也安静了许多观众们似乎都被这种专业而严谨的氛围所感染。

“看林林修复文物真是一种享受!”

“这手法太专业了!感觉像在看纪录片!”

“顾老师打下手也好认真啊,一点大佬架子都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国宝守护者!”

物理除锈进行得很顺利青铜镜表面的大部分浮锈被清除,露出了下面一层较为致密的锈层。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也最考验技术的化学除锈环节。

林檎根据锈蚀的成分,开始调配化学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氨水、硫脲……这些化学药品的名称和比例,她都烂熟于心。

“注意通风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林檎提醒了一句。

顾屿颔首打开了工作台旁的排风扇。

林檎用棉签蘸取调配好的试剂小心翼翼地点涂在顽固的锈层上,等待化学反应的发生。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试剂的浓度、作用的时间都必须恰到好处既要有效去除有害锈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铜镜本身和稳定的无害锈层。

林檎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的眼睛紧紧盯着青铜镜上的化学反应不敢有丝毫懈怠。

顾屿在一旁用干净的棉签及时吸去反应产生的液体,防止试剂扩散损伤其他区域。

突然林檎的动作停了下来。

她紧紧盯着镜面上的一小块区域眉头蹙了起来。

“怎么了?”顾屿察觉到她的异样低声问道。

“这块锈……有点奇怪。”林檎用棉签轻轻擦拭着那块区域,只见下面的铜色比周围的区域要新得多而且似乎有一道极其细微的焊接痕迹。

“焊接痕迹?”顾屿也凑近观察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难道这面镜子……被修复过?”

林檎的心猛地一沉。

如果这面镜子在入藏博物馆或者节目组提供之前,就已经被人用现代焊接技术修复过那它的文物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根本就是一件经过“拼凑”的赝品!

这对于一场以“实战修复”为名的比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坑”!

节目组难道会用一件有问题的文物来比赛吗?

还是说……这面镜子背后另有隐情?

林檎的目光再次落在那道细微的焊接痕迹上,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

她看向顾屿发现他也在看着她眼神深邃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周围全是化学试剂的味道,也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和猜测。

这面看似普通的汉代青铜镜真的只是锈蚀严重那么简单吗?

它的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顾屿他又知道多少?

工作台的灯光聚焦在那面锈迹斑斑的汉代青铜镜上,林檎和顾屿几乎同时发现了镜面边缘那处极其细微、与周围锈蚀状态格格不入的异样。

“这里,好像……”林檎的话很低带着不确定指尖轻轻点向那个位置。

顾屿俯身凑得更近,他甚至微微偏头似乎在利用光线的角度变化来观察。

片刻后他直起身看向林檎,表情没什么变化但说出的话却让林檎心头一跳。

“是焊接的痕迹,很细,处理得也比较干净但材质和周围的青铜成分有差异而且热影响区导致这附近的锈蚀速度和形态都不同。”

他语气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但这份过于专业的判断,让林檎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

现代焊接技术修复古青铜器?

这在正规的文物修复领域是绝对禁止的,因为焊接产生的高温会破坏青铜器本身的结构和成分,而且这种修复是不可逆的。

只有一些不法的古董商或者技术不过关的私人修复者,为了快速将残破的器物“拼凑”完整,卖个好价钱,才会使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

节目组提供的比赛用文物,竟然是一件经过现代技术焊接修复过的东西?

这可能性太低了。

正规渠道征集的文物都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筛选,不可能出现这种低级失误。

除非……这面镜子本身就有问题。

它不是通过正规渠道来的?

或者这道焊接痕迹并非节目组所知?

林檎的脑子飞快转动。

她看向顾屿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惊讶或者疑惑但他没有。

他太平静了,平静得好像早就知道这面镜子有问题或者他对这种“问题文物”早已司空见惯。

“怎么办?”林檎低声问这不仅是修复技术的问题更牵扯到职业道德和比赛规则。

如果这是一件被动过手脚的文物,他们该如何处理?

是如实上报指出问题?还是按照表面状况完成除锈抛光?

如实上报可能会打乱节目流程,甚至引发争议。

如果节目组事先不知情他们可能会感谢林檎的专业发现;

但如果节目组有意为之或者这面镜子牵扯到更复杂的问题,林檎的“多事”可能会引来麻烦。

如果选择视而不见只做表面修复,那又违背了她作为文物修复师的原则。

而且万一最终评审时被专家发现他们同样会陷入被动。

顾屿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块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拭着焊接痕迹周围的区域动作非常专注。

“比赛规则是修复这件文物,以最终的修复效果评分。”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刚好能让林檎听见:“我们只需要按照标准流程,去除有害锈保护好镜子本身即可。”

林檎愣住了。

他的意思是……忽略那道焊接痕迹?

“可是,那道焊接……”

“我们可以把它也清理干净,让它看起来不那么明显。”顾屿打断了她的话,他抬起头看着林檎神情依然平静:

“林檎,有时候看得太清楚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檎心中某个尘封的角落。

爷爷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话。

在古董行里混眼力要尖但心要定嘴要稳。

有些东西看破不说破是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难道顾屿也深谙此道?他是在提醒她还是在暗示什么?

林檎的心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