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飞鸟与鱼

一个柜台,这里是专门卖翡翠和玉的。

翡翠和玉,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分不清的,觉得两者都一样。

事实上,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翡翠指的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而玉则是对一类美丽矿石的总称,包括了翡翠、和田玉、汉白玉、岫玉等品种。

从外观上来说,翡翠的通透明亮,颜色更为艳丽。而软玉,如和田玉,则质地细腻,以白色居多,不透明,呈油脂光泽。

陈铭章挑选了一对优质的翡翠手镯,总共2000元,还没有一台冰箱来得贵。

但是如果三四十年后,这么一对翡翠手镯可能价值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元。

至于真假,陈铭章是丝毫不担心。

这里可都是国营的,出现假货的概率太低太低了。

离开百货大楼,骑着摩托车,很快就抵达了四合院。

拿出钥匙打开门锁,将摩托车开进门,停在了大门后,这里的空间比较宽敞,足以停自行车、摩托车。

此时林卓韵还未下班,陈铭章将东西放好,整个冰箱挤得满满的。

烧水,将筒骨进行炖汤。

陈铭章洗米,洗菜,晚餐却是要煮咸粥。

炖筒骨汤的时候,也不需要陈铭章时时刻刻盯着,而且厨房还是太热,要是在这里面,用不了多久就会满身大汗了。

此时的京城,也迎来了夏日酷暑。

天气非常的热,热浪滚滚,就是四合院其实同样也热。

都说四合院冬暖夏凉,其实这是相对而言,并非真的夏日就不热。

将咸粥煮好,林卓韵还未回来,陈铭章便在院子里树下写作。

此时,已经没有那么热了,风吹着让人很舒服,都不需要开电风扇。

稿纸上面,陈铭章略微思索了一下,在第一行中间写下——《飞鸟与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

虽然放暑假了,不过五四文学社还照样运转,《未名湖》也会在暑假发期刊。

作为月刊,每个月都得有足够的内容,才能撑得起《未名湖》的一期内容。

这一次陈铭章没有选择小说,因为下一期的小说已经有了,是一个来自北师范的一位学生写的,写的是北大荒知青岁月。

唯独诗歌版块方面,还缺少一首诗。

这个重担,作为五四文学社社长的陈铭章,自然要担负起来。

陈铭章思考过后,便选择了《飞鸟与鱼》这首现代诗。

《飞鸟与鱼》,也叫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以说是最受人们喜欢的爱情现代诗。

绝大部分的人以为这首诗是泰戈尔写的,但是其实并不是,所谓飞鸟与鱼,和飞鸟集没有任何关系,翻遍泰戈尔的诗集,绝对找不出这首诗。

实际上这首诗,谁也不知道最早是谁写出来的,或者这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找不到最早写出来的作者,对于这首诗的作者一直都非常有争议。

有的人说,这首诗是网友集体创作而成的。

也有人说,这首诗是一位很喜欢泰戈尔的人写的,然后署名‘泰戈尔’。

各种说法不一。

但是大家有一个默契,那就是这么美好的诗句何必在乎作者呢,如果不涉及专业性问题,有人说是泰戈尔写的你也不要反驳她,不要破坏这份美好。

陈铭章很喜欢《飞鸟与鱼》这首诗,或者说绝大部分人都是跟他一样的,读到这首诗就没有不喜欢的。

这首诗太美了!

美到只是轻轻读一遍,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无数少男少女们,从这首诗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而经历过的人,同样也能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比如互相喜欢的人却要分手,读了这首诗就会感悟到,飞鸟与鱼不同路,从此山水不相逢。飞鸟与鱼恋爱了,飞鸟适合待在天空,鱼只适合待在海底。飞鸟不可能为了鱼放弃自己的生活环境,鱼也跃不上天空和鸟比翼双飞。

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同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读《飞鸟与鱼》都有不同的感受。

毫无疑问,这种能够冲击人心灵,让人感受到诗歌的美,绝对是一首好诗。

哪怕再过三四十年,这首诗同样充满着生命力,备受着年轻男女的喜欢。

陈铭章还记得,自己成了油腻大叔的时候,在公园遇到一个女孩诵读《飞鸟与鱼》,不由得顿足,思绪飘回学生时代,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就这么站着,足足半小时才回过神来。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一首诗,就足以让人回想起种种。

陈铭章用正楷写着《飞鸟与鱼》,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他的字又有了一些进步,更好看了。

甚至于,进入北大后,陈铭章开始学习毛笔。

以前他对于毛笔是无感的,直到他在北大,看到了一份收藏,那是一位名人的科考文章,他仅仅看着卷面,就被震惊到了,因为写的字太美了。

他也是那时候,感受到毛笔写字的魅力,才明白为何古代中国的很多字画都那么有价值,成了古董,能够拍卖出天价。

不过他还无法用毛笔写文章,那要到很强的功力。他写文章还是用钢笔,写的最好的也是钢笔字。

三百多个字,四十三行,足足两页稿纸。

看起来赏心悦目的,就是陈铭章看着也不由得满意地点点头。

对于自己的稿件,陈铭章都是没有随意乱丢,而是好好地收藏起来。

他有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等到以后,自己要是还活着,仅仅靠着这些稿件展览,估计都可以吃喝不愁,能够安心的好好养老。

当然了,要是他死了话,也许这些稿件价值会更高,更值钱,那也能给母亲和妹妹留下一笔财富,让她们后半生有保障。

毕竟死了,总是能够有加成。

这一点古今中外都一样,比如梵高生前的画不值钱,等到梵高死后,他的画就价值连城。

不仅仅是用于出版的原稿,就是一开始的稿子,没有修改过的,陈铭章都收藏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