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4章 众生平等与人人平等
“窃取后人智慧罢了,当不得如此称赞。”姜宸摇头,不愿抢后人之功。
“河神过谦了。”
金蝉子只当姜宸谦虚,淡泊名利,没把他的话当真。旋即,就见他双手合十,诚恳的请求道:
“敢问河神,此物能传入大汉否?我大汉亿兆黎民,也需此物解渡苦难。”
金蝉子果真慈悲,知晓这机器的作用后,第一反应就是将其传入大汉,以方便亿兆黎民。
然而,他想的挺美,可姜宸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没用的,此物就是传入大汉,也没几个人能用得起。”
“催动此物全靠灵石,可灵石何其珍贵,自己修行都不一定舍得用,何况是拿去催动机器。”
“而与之相比,人力就低廉许多了,近乎没有成本。”
“所以,就算将这机器传入大汉又如何,你能指望那些世家大族放弃使用低廉的人力,改用消耗灵石的机器?”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如我流沙国一般不缺灵石。”
很现实的问题,大汉人口太多,以至于人力不值钱。
可灵石不一样,人口多就意味着修士多。而修士一多,灵石就变得供不应求,自然越来越珍贵。
放着低廉的人力不用,改用珍贵的灵石,那不是有钱烧的。
“这……”
金蝉子闻言,愣在了原地,这点他确实没有想到。
“佛说众生平等,可现实是,连简单的人人平等都做不到,何况芸芸众生。”
“法师,一步步来吧,先做到人人平等,让所有人都能挺胸抬头的活着,之后再谈众生平等。”
“佛祖所在的境界,离我们太远。他眼中是众生,然我等眼界狭小,眼中只有天下黎民。”
走到金蝉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姜宸说道。西牛贺州为何妖魔横行,根子就在众生平等上。
一切有情生灵,皆为众生。也就是说,在佛祖眼中,人是众生,牲畜是众生,妖魔也是众生。既然都是众生,那便没有区别。
人可以吃牲畜,妖魔自然也可以吃人,都是在苦海中争渡,有何不同?
所以,佛门放任妖魔肆虐,任由他们把西牛贺州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可又因佛门讲究缘法,你信我,便与我有了缘。是故,在信徒面对妖魔的威胁时,佛门还是会出手庇护一二的。
但是,这个庇护是有限的。
倘若出手的妖魔也是佛徒,那完蛋了。有缘者只能渡,不能杀。所以佛门并不会将其击杀,而是抓起来关上一阵子,然后再放出来。
如此,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妖魔因吃人被抓,后放出,再因吃人被抓,然后再放出,再再因吃人被抓……
在此过程中,佛徒只会看到每次有妖魔到来,佛门都会派人将其镇压,救他们于危难之际,信仰自然愈发的坚定。
对于这等手段,姜宸自然是看不上的。还是道门好,直抒心意,不分众生,只分善恶。
管你是人是妖是鬼是仙是神,只要为恶,那就该杀。
姜宸和金蝉子说这些,就是要告诉他,佛门这套在大汉是行不通的,你就是去西天取回真经,也是没用。
你搁大汉玩众生平等这一套,说他们与禽兽牲畜是一样的。你看诸子百家的传人干不干你,传教就传教,怎么还骂人?
佛门想要在大汉传教,众生平等这套一定要改,最少也要改成人人平等,不然没人认这套。
因此,这西天的经不取也罢,反正取了也没用。还不如结合自己的经历与见闻,编写一部契合本土理念的佛经,这样才有受众,佛道才能大兴。
这可不是姜宸胡说,后世佛道能大兴,全是吸取了儒道两教的理念,完全本土化的缘故,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姜宸直接把后世佛门的先进经验告诉金蝉子,真的是对他仁至义尽了,他要是不听,那只能说,佛道大兴之机未至,活该他受十世轮回之苦。
“人人平等!”
“对,河神说的对,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连人人平等都做不到,谈何众生平等。”
金蝉子得姜宸点拨,眼睛越来越亮,似有无数灵感在脑海中争相涌现,催促他写一本东土佛经。
他有此离经叛道的想法并不奇怪,只能说本性如此。莫要忘了,金蝉子可是因轻慢佛法之罪,这才被贬下凡间的。
何为轻慢?看不起是也。
身为佛祖的弟子,却看不起佛法,这是何等的离经叛道。也难怪佛祖一点师徒情义也不讲,直接将他贬下凡间,受那十世轮回之苦。
看不起如来所传的佛法,那说明金蝉子有更好的。
姜宸所言,只是激发了他前世的执念,要将心中的佛法写出,以证明他是对的,佛祖是错的。
“西天还是要去的,不取得真经,如何能完善我的佛经,毕竟我对佛法的领悟还不够高深,要编写佛经,需得真经之助才行。”
冷静下来后,金蝉子说道。虽然他西行的决心仍然未改,但目的已经变了,不再视真经为唯一,而是拿来做参考,编写自己的佛经。
这变化不知是好是坏,但姜宸知道,他往后再教导百姓时,一定会更加用心。欲求人人平等,需先身体力行,为世人作表率!
“操纵机器之法我已传下,灵石我也已经备好。现封法师为护国法师,代我教化国民。”
闲话聊的差不多了,姜宸说起了正事,督促金蝉子尽快行动起来,教人使用这些机器,以之耕地挖渠。
另外,因金蝉子是外国人,为方便他行事,姜宸还给他封了个护国法师的名号。
毕竟已经建国了,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胡来,该有的规矩还是立起来比较好。
“是!”
金蝉子道了声佛号,便离开了。他不排斥姜宸的安排,因为只有与人交流,他才能解剖人性,知世人所求,完善自己的佛经。
“耕田挖渠可以用金蝉子,但传法这种事,一定得我亲自来。”
金蝉子走后,姜宸回到神庙,盯着自己的神像,开始思考要传给信徒什么功法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