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医院感染学》自2014年出版至今已近10年,书中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人口老龄化与生活习惯的变化,不断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疾病谱;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气候与环境的变化,促使着病原微生物的多样性、耐药性发展,不断发生着新的演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诊疗技术亦在不断进步革新。这些客观改变,均在不断加剧着医院感染防控的严峻形势,要求医院感染防控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进步,以有效应对挑战。
与此同时,新发再发传染病的传播、流行与暴发,也对医院感染防控专业的技术发展与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体,也是发现和救治传染病的关键场所和前沿阵地,除传染病专科医院外,综合医院也会成为部分传染病患者的首诊医院。所以,各级各类医院都是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首要关卡,是传染病防控和救治的第一线。医院应始终将医院感染防控贯穿于日常诊疗活动各环节。
坚持依法管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是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基本准则。实行关口前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医院感染防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管理,首先要有法可依。我国已形成了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制定医疗卫生领域相关法律14部,行政法规近40部,部门规章90余部,实现了医疗卫生各领域的有法可依。其次要有法必依,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规章,依法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工作,用法治力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科学防控,就是要优化指挥体系,实现高效协同、统一指挥、权责清晰的系统性防控;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预警响应机制;加强风险管控队伍建设,建立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要出台科学合理可实践的防控指南和应急预案;实现覆盖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全流程防控以及人、物、环境同防的全要素防控;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进行监测与科学研判,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和信息的大共享。
坚持精准施策,就是要实现成本、效益、效果三者的协调统一。从管理效果讲,要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构建边界清晰、职责明确的防控管理体系,根据风险级别精准调整防控策略,从而确保防控范围无死角、防控内容全方位、防控时间全天候的卓有成效的防控效果。从成本效益看,要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同时将防控成本降到最低,从体制机制、制度预案、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的管理全链条着手,去芜存精,提质增效。
实行关口前移,就意味着每位医务人员均应把好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关卡,在关注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防控的同时,也应将门急诊医院感染防控纳入诊疗工作之中。与此同时,感染防控还应延伸至所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门诊部(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做好医源性感染防控。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医院感染病原学、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医院各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与灭菌技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内容,增加了依法管理、医院建筑设施与医院感染防控、后勤及相关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等内容,可供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医学研究人员、医学生等学习参考。
本书是各位专家在日常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等繁忙工作中拨冗著成,倾注了大量心血,融入了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在此,本书编写委员会对全体编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编写时间仓促,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写委员会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