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太子
何三儿笑呵呵道:“诸位大人们继续!”
“大人们高兴了,主子也跟着高兴!”
话虽如此,可这些人都知道太子复位后心气一直不顺,也就默默地收起了烟锅和纸牌儿,唱戏的也从八仙桌上跳下来了。
何三儿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道:“林大人,运河化冻了,山西贡上了五百多斤沙金红杏,主子让我带点给您尝尝。”
闻听此言,在场的官儿都有些眼红。
林炜被未来的皇帝欣赏了?
那看来封侯拜相指日可待了!
他们都知道这是因为林炜保举了太子的缘故,有些眼红的,开始愤恨为什么自己赶不上这种机缘了。
这群官儿品级低,没上折子的权利,康熙真要给了他们递折子保举太子的特权,估计保的也是老八。
林炜起身,准备双手接过竹篮,刚准备说两句场面话儿应付,就被何三止住了。
“林大人,您别挑我不识趣。”
“送杏的车刚到内务府,主子就想起您了!”
“主子的心在这呢!”
“谢恩的话,我觉得还是您亲自去说合适!”
何三儿就差点明了你未来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在场的官儿更眼红了,林炜没办法,只得跟着何三儿前往了毓庆宫谢恩。
何三儿在前面引着,林炜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不到一会儿,两个人便沿着连廊来到了毓庆宫门口。
只见不少堂官儿闹哄哄的堵在门口,其中大部分都是和老八打得火热的那群人,什么户部尚书王鸿绪,工部左侍郎揆叙,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都是想见太子而不得。
“河南的桃花汛眼瞅着就要来了,我今天必须得见太子,说什么也得定个章程啊!”
“你给我往后稍稍!举子们都到京了,春闱马上就开始,谁主持南北闱?出什么题目?这都还没谱呢!你桃花汛再急,不是还没来吗?”
“谁说没来的?苏北发了大水,整个江苏有一半都泡在黄汤里!现在赈济的粮食还有一大半没着落!到底是从山东调还是从苏南均?太子再不拿个主意,就要人吃人了!”
这群人口中念叨着都是天顶天儿的朝廷大事,吵着闹着要见太子,可都被门口的侍卫拦住了。
侍卫给他们的回答只有一句:“太子爷身子不爽利,恁谁来了一概不见!”
可何三儿就像没看到人一般,带着林炜穿过人群,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从四品的小官就这么不用通报,越过诸多朝廷大员,直接就进了毓庆宫。
两个人进了宫门,没走几步,便远远的就看见太子躬着身子和一群太监围在一起,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仔细一听,却听到几声蟋蟀叫,原来是在斗蛐蛐。
太子见林炜来了,也没紧张,随口吩咐道:“你们接着斗!谁赢了这个紫金钵盂就赏给谁!”
随后一甩辫子,自顾自的朝着宫内走去。
外面的大员们闹翻天了要见太子,可太子却像没事儿人一样,看太监们斗蛐蛐?
林炜顿时觉得,坊间流传的太子每天夜里都要微服出宫,去酒肆寻欢作乐的传言,大概率也真的。
太子来自来到宫内的须弥座坐定,接过太监递过来的凉茶,呷了一口,伸手示意林炜也坐:“坐,你也坐!”
“你是我的人,用不着那么拘束!”
随后便吩咐太监道:“上茶,上好茶!别上那些对付人的玩意儿!”
林炜不愿意在毓庆宫内久留,想着客套几句就走了算了,外面那么多朝廷大员等着,自己长时间留在这里面算怎么个事儿?
万一太子看太监斗蛐蛐的事儿,被人怼道皇帝那里,自己就单纯因为没谏纳,就得跟着吃瓜落!
他站起身刚想说话,就被太子用话堵住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见他们不近人情了?”
“其实不是那么个事儿!”
“皇阿玛让我监国,可老八那群人纯属找抽!”
“给我的折子,也都得发给了承德一份儿。怎么,等着挑我的毛病呗?”
“成!那我也不批了!”
“等皇阿玛的旨意批回来了,我照着改改不就得了吗?”
“哎!”
“经过这么茬儿事,我算是品明白了。”
“人啊!”
“只要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
太子的能力才学其实很不错,完全可以独自处理政务了,如今这样,只能说是被康熙压怕了,学会了偷奸耍滑了。
林炜接过太监递过来的盖碗,刮去浮茶,品了一口。
嗯,
不错!
毓庆宫的东西真是不次于老皇帝用的了。
林炜想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劝胤礽,自己心里实在是太堵的慌的了,开口道:
“如此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承德往返京城,再加上誊本奏事的程序,怎么着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咱们坐着吃茶,一天也就过去了。”
“可是灾区就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灾民啊!”
太子笑道:“嗨!我当是什么大事儿呢!”
“我当了四十年太子,还不懂怎么赈济吗?”
“前年山东减了赋,现在可以出点力,去年浙西田亩大熟,也能匀一点份额,让底下那些巡抚衙门互相沟通一下有无,对付对付也就过去!”
林炜一愣。
太子当真是好记性!
前年山东减的可是一个小税种的赋税,连自己天天看内阁的奏本都记不太清,去年浙江也不是全部地方的收成都好,太子居然也能记得一清二楚?
可太子越是有能力,就越显得不成熟,甚至有点坏了。
让下面的人互相沟通,那还要朝廷干什么?
等那群封疆大吏扯皮结束,估计问题本身都被解决了,因为灾民早就饿死了!
林炜依旧劝道:“为什么不能从国库调银子?苏北过水,今夏绝收,这不是一两个督抚就能解决的事!”
太子皱眉道:
“赈济灾民一下子要拿出二百万两,这个数太大了,我是不敢做主。”
似乎想起了被废时的光景儿,他又突然怒了:“再说了,朝廷上都是老八的人,就算用银子赈灾了,钱也都进了他们的口袋了!”
“我就看不得老八这群人舒服!”
太子大手挥手,吩咐道:“何三儿,拿过来给林大人看看!”
只见何三儿屁颠屁颠的拿来了一个厚厚的奏本,呈到里林炜手里。
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这次岁考不合格的官员名单,里面大部分都是为八阿哥上过保荐奏折的官。
京察的京官不是“不谨”就是“罢软”,大计的外官也都是“贪”、“酷”,最好的也是“浮躁”,连降三级使用。
外官儿们天天差人往京城上贡,还以为吏部郎中的笔锋能抬一抬,谁知太子早已定好了章程。
这就是他在康熙面前起誓的绝无怨愤之心吗?
他不是没能力处理好朝政,在老皇帝面前,疲软的像一摊烂泥,在低下的这群官儿面前,则又变得刚愎自用,一言不纳了?
只怕故意不给江苏拨赈济粮,拖着河道总督衙门桃花汛的事,拿着礼部的春闱不决议,也是因为他们保了八阿哥!
可……可刚刚迈上正规的改革怎么办?
林炜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突然看到“酷”的那一档后面,跟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成都府金堂县县令,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