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的葫芦能提炼万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2章 请帖

欧阳奇心中,其实有诸多不愿。

自己家族之中,本身就有欧阳兴这样一个阵师,若其以后有机会筑基,想再寻一件中品法器级数的道兵之宝,不知又要费多少心思。

但此事早已应承下来,他还不至于出尔反尔,在储物袋上一拍,手里便多出一尊三层小塔。

六棱塔身,每层飞檐皆成倒卷的莲瓣状,檐角分别悬挂红宝石、蓝宝石、猫眼儿、翡翠、琉璃、玛瑙,看起来流光溢彩。

“其内香火之力已被我取走,玉简中有收集香火之法,想来以李道友的能耐,要收集足够多的香火,并非难事。”

欧阳奇当然知晓,这六角玲珑塔是归李恒所有,同时还递过去一枚玉简,里面记载了收集香火愿力的法门。

“你这家伙,还真是一点亏也不肯吃。”

吕姓老者摇头,亦是骂了一句。

塔内没有香火愿力,便无法生成道兵,在此之前,此宝可谓一点作用也无。

但这的确在约定范围之内,他对此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且对于他们这些已达筑基境的修士而言,收集香火,并非难事,只是麻烦一些罢了。

见李恒看过玉简后,在六角玲珑塔上留下了神识印记,知晓此宝并无其他问题,便向欧阳奇告辞离开。

……

罡风猎猎,在返回五岳城的路上,李恒盘坐于吕姓老者放出的黑云大阵上,稽首道:“此番劳烦吕道友了。”

这次布置护城大阵,除了六角玲珑塔外,再无其他报酬,吕姓老者可谓全在为李恒出力。

虽说吕姓老者修为早已陷入瓶颈,难以寸进,平日无事亦是闲暇,但此事当然不是这么算的,李恒算是承了他大大的人情。

吕姓老者摆手,狡黠道:“谈不上劳烦,只是待到老夫日后有所求时,道友莫要推脱才好。”

若是二人关系平平,对于吕姓老者所言,李恒随口便能答应下来,但此刻反倒垂目不语,可见他之道谢,并非戏言。

“哈哈,自是道友尽力而为即可。”吕姓老者并无恼意,反觉李恒真诚,哈哈大笑,不以为意道,“况且老夫如今自在逍遥,或是直至寿元断绝,亦求不到道友身上。”

……

回到太和峰,李恒在吕姓老者洞府短暂逗留,本是打算探讨一番此次布置护城大阵的心得与收获,之后再为收集香火愿力做准备。

却不想两人刚回归没多久,便有人寻上门来。

“咦?竟是这般巧?”

吕姓老者看着被触动的传音禁制,有些奇怪的低声轻语,起身向洞府外行去。

李恒亦随之跟上。

他不知来人是谁,只道若是吕姓老者与其有事相谈,他正好也便先行返回自家洞府。

吕姓老者将禁制打开,便见一名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男修从外面走来,长身玉立,举止从容,虽不算英俊,但五官显得很有性格,属于那种耐看和愈瞧愈有味道的相貌。

此人身上气息隐而不露,但李恒还是看出,其修为已达筑基境层次。

但奇怪的是,李恒对此人却从未见过。

“莫非是新来的筑基境?”

正疑惑间,却听吕姓老者语气略带恭敬道:“原来是曹道友,不知亲临老夫府中,可有要事?”

姓曹……李恒顿觉恍然。

能让吕姓老者如此态度的曹姓筑基,在五岳城只有一个。

正是金丹上人曹龙之子,同时也是师从玉衡子的曹子陵。

此人常年居于天枢峰上,也怪不得李恒不识。

吕姓老者语气中的那份恭敬,更多的也是来自于其背后的两位金丹上人。

“吕道友。”曹子陵并未因身份,而有所倨傲之意,先向吕姓老者一拱手,又对李恒笑道:“这位便是李恒李道友吧,既然也在,刚好省得我再跑一趟了。”

还有我的事……李恒本都已准备告辞了,此刻又将要说的话吞了回去,奇怪道:“在下正是李恒,久闻曹道友大名,不知道友专程前来,究竟所为何事,竟还与在下和吕道友都有相关?”

吕姓老者同样也是对此一无所知的表情,望向曹子陵,等待他的回答。

“其实前段时日,我便来过一趟,不过两位道友刚好外出,不在府中,今日得知二位回返,便匆促赶来,唐突之处,还望见谅。”

曹子陵先是歉然一礼,然后再接着说道:“此番前来,实则为老师分发请帖。”

他取出两张请帖分别递给二人。

“于三年之后,老师将以阵道结元婴,为此设下结婴大典,广邀诸位阵师同道前来观礼,两位到时若是闲暇,可凭此请帖,前往天枢峰观星台,参加此次大典。”

说话之间,曹子陵语气中,却丝毫没有为玉衡子将要结婴的欣喜,反倒眉宇之间,愁云不散。

玉衡子?

结婴!

李恒与吕姓老者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不过此刻并未多言,将请帖接下,并说出一些当日必将前往的话语。

待到曹子陵离开后,两人这才回返吕姓老者洞府,将禁制尽皆开启,于此事讨论起来。

玉衡子作为五岳城的两位金丹上人之一,关于他的故事与传言不胜枚举,李恒与吕姓老者,都有各自人脉,自能分清其中一些的真伪。

据他们所知,玉衡子虽擅阵法,但本身修为,走的亦是道门正宗的练气、筑基、金丹路子,虽不知其结丹具体,但应是中品金丹。

“玉衡子以道门正统结丹,自知突破无望,如今又想以阵道结婴,此举岂非犯了修行大忌?”李恒很是不解。

坚定自身、坚持道路、坚守本心!

这是他从修行之初,便已知晓之事。

纵是改换道路,亦需散功重修,或转世重来,且修行路上,时时面临道心拷问,稍有不慎,便是心魔入体,比之正常修行,要难上不知多少倍。

如玉衡子这般,直接改换道路的,李恒却是从未听闻。

“呵呵,李道友百岁不到,尚还年轻,正是勇猛精进之时,自不知这‘坚持’二字,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无比困难,修道路上,诸多诱惑与无奈,岂能事事尽如人意?”

吕姓老者幽幽一叹,倒是对玉衡子之事,似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