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章 搭建竹屋
“啷个了?”
杨晋疑惑地抬头,见陈兴盛跑到一棵竹子前蹲下。
“晋哥,你快来看噻,好大的笋啊!”
杨晋听得有些惊奇,秋天的竹笋可不常见,他放下手中的斧头,快步走到陈兴盛身边,就见一棵棕褐色的,长度接近三十公分的粗壮竹笋扎根在土地里。
“这么大个,怕是长了老长时间了。”
说着,杨晋伸手掰扯下一小块儿,去掉笋皮,将笋肉放进了嘴里。
口感甜甜的,并不涩,倒是可以做一道笋丝炒肉。
“兴盛,把这个带回去,晚上就在我家吃饭吧。”
说着,杨晋握住那棵竹笋,摇晃了两下,直接掰断,放到了陈兴盛挎着的布兜里。
这次上山他只是想砍点竹子,因此只带了麻绳和斧子,没想到还有一个意外之喜。
“成啊,那我晚上就不客气了。”
陈兴盛憨笑着挠挠头。
掰完了竹笋,两人开始专心地砍起了竹子。
日渐西斜,残阳将两人的影子拉的老长。
冷箭竹并不算粗壮,基本一斧下去就能砍倒一根,约莫砍了有四五十根后,杨晋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这些竹子个个都在两米往上,四五十根用来搭个竹屋已经绰绰有余了,再砍就是浪费,而且他们只有两个人,也扛不了那么多。
“行了,兴盛,把这些竹儿捆到起,咱们下山。”
招呼了陈兴盛一声后,杨晋拿来麻绳,将地上的竹子并排归拢,用绳子绑结实,确认竹子不会掉后,又在上头打了个活口,方便到时候解开。
见杨晋发话,陈兴盛也不再多砍,帮着把竹子扎成了捆。
最后,四五十根的竹子被他俩捆了三大捆,由于竹子的长度都在两米以上,因此每捆重量都不轻。
杨晋试着往肩膀上扛了一下,发现还行,除了肩膀被咯的有点疼之外,倒没觉得有多重。
陈兴盛则扛的有些吃力,气喘吁吁地跟在后头。
“晋哥,你力气咋这么大啊?”
这话不禁让杨晋有些侧目,他以前确实没怎么锻炼过,但力气似乎要比同龄人大不少。
不仅如此,他那两个混账哥哥也长的挺壮实。
兴许是跟他祖上的基因有关?
杨家有好几代人都是靠着打猎为生的,光是据他所知,自己爷爷的老汉就是个挺有名的老猎人。
两人就这么扛着竹子从半山腰上下来,期间走走歇歇,可算是回到了村子。
路上有不少村民见了,都好奇地问这竹子是哪里砍的。
杨晋只是含糊应答,并不多说,倒是陈兴盛这个憨憨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啥都说了,连竹林周围的那块儿怪石以及他们捡到一棵大号竹笋的事儿都给清清楚楚地说了出来。
杨晋有些无语,但也并未阻止,毕竟那片竹林的位置并不算隐蔽,只要有心去找,肯定能找到,自己不让陈兴盛说反而还容易得罪人。
见陈兴盛跟人说个没完没了,杨晋干脆先行一步,朝自己家小院走去。
一旁跟人聊的正火热的陈兴盛见状,也不说了,急忙跟上。
回到小院后,杨晋将肩上的竹子放下,冲屋里喊了两声,没想到人居然还没回来,也不晓得都忙啥子去了。
没过一会儿,陈兴盛也跟了过来,他把肩上的竹子一卸,整个人立刻累的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见他都累成这样了,杨晋也不去管竹屋的事儿,先给他倒了杯水。
“你歇一会儿,我去做饭噻。”
“谢谢晋哥。”
“客气啥。”
杨晋拿毛巾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来到厨房。
先前用木板夹子打到的那两只麝香鼠和红毛娃的肉还新鲜着,杨晋打算把它们一锅炖了,再加点青菜竹笋,倒也省事。
将肉处理好切片后,杨晋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肉一股脑地全倒了进去,再加入花椒和五香粉等调料。
随后抽掉几根木柴,盖上了盖子,用小火慢炖。
炖肉比较耗时间,因为只有这样,调料才能入味
闲着也是闲着,杨晋干脆找来麻绳,开始绑竹排。
“晋哥,你在干啥子啊?”
陈兴盛看着杨晋手上的动作,不禁有些皱眉。
“搭个竹屋噻,不然你以为我砍这么多竹子是要干啥?”
杨晋边说,手上的动作不停,尽量挤压着竹排之间的缝隙,防止其下雨天漏雨。
陈兴盛也被勾起了兴趣,起身过来帮忙。
杨晋本打算用竹排建一个简易的长方形框架,上头再用茅草盖顶,没想到陈兴盛提出了一套更为精良的方案,把杨晋听的是暗暗咋舌。
不愧是有祖传手艺在身的人,今天把他请过来吃饭,可真是请对了!
商定好方案之后,杨晋从仓房里拿出电线,接了个简易灯泡,用作照明,两人开始着手制作竹屋。
先是用铁锹在院里挖了个半米深的长方形小土坑,用作地基。
随后又砍下八节半米长的竹子,作为立柱,镶进了土壁里,最后才将竹子横搭在了立柱上,再用铁丝绑牢,这样的地基十分牢靠,任风吹雨打,都不会倒塌。
打好地基后,两人把刚刚绑好的竹排削成统一长度,盖在了地基上,再用铁丝加固。
接下来就简单了,只需要再按照打地基的方式搭好立柱和横柱,然后四面绑上竹排就可以了。
等来到搭建屋顶的这一步,杨晋开始犯了难,还用竹排搭屋顶的话,下雨天肯定要漏水,用防水胶糊住竹排的缝隙又太麻烦了,而且家里也没有,还要去镇上买。
没想到这时,陈兴盛又提出了一个方案,再次把杨晋惊艳了一波。
他建议杨晋把屋顶弄成斜的,然后把竹子对半劈开,像瓦片一样搭在屋顶上,不仅美观,还能起到排水的作用。
这种样式的屋顶杨晋上一世自然见过,只不过一时间没想出来,反倒是从没出过大山的陈兴盛居然能想出这种样式来,可见其木工造诣有多高。
说干就干,两人把十来根竹子对半劈开,随后砍成一小节一小节,类似于瓦片的形状,杨晋找来梯子,架牢靠后上到了竹屋顶部。
两人也不嫌麻烦,就这么一片一片的往顶部的骨架上搭竹片。
将整个屋顶铺满后,再把竹片扣过来,盖住相邻的间隙,由于竹子的颜色青翠,乍一看,屋顶仿佛真的是用青石瓦搭建而成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