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嫂嫂果然风华绝代
曹操目光扫过四个儿子,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兵者,诡道也。我命一部大张旗鼓走滨海道,主力却暗度陈仓,依子文所言路线突袭乌桓。“
四兄弟相视一笑,心中暗叹父亲用兵之老辣。
曹操欣慰地拍了拍曹彰的肩膀:“子文近来进益颇多,军中历练果然有益。“
曹彰谦逊道:“都是听老兵们讲述父亲当年征战故事,才懂得天时地利之要。“
“不过,“曹操话锋一转,“为将者不可只通武略,还需熟读经史,方能治国安邦。“
此言一出,曹丕与曹植神色微动。
曹彰注意到了他们的表情,不以为意地摆手:“读书实在无趣,父亲,孩儿愿为曹家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曹操闻言微微一怔,后退一步,仔细打量着这个英武的儿子,笑道:“也罢,你这性子也是难改。”
五人围坐案前,细细推敲行军方略。曹丕、曹植对兵法韬略颇有见地,就连年幼的曹冲也能切中要害。曹彰暗自感慨,曹家儿子果然个个不凡。
讨论完后,曹植笑着道:“今日月旦评,去看看热闹?”
“我还要当值,就不去了。”曹丕道。
曹彰耸耸肩:“我一个粗人,不懂诗文,还是回家看看吧。”
望着三个儿子离去的背影,曹操将曹冲揽入怀中,眉头微蹙,目光浮动。庭院中树影婆娑,微风吹过,似有暗流涌动。
曹彰回到了自己在许都城的院子,虽然还未成亲,可也已经有自己的府邸。仆人看到他回来,纷纷上前行礼。
他则是直奔后院,刚进门,一只幼虎直接窜到他怀中,极为亲昵。
“霸天,不到一个月,你长大了不少啊。”曹彰拍拍幼虎的头。
这幼虎就是他上回在猎场救回来的那只,他取名霸天,命仆人养着。霸天很听话,没有凶家中的仆人,虽然它已经颇为凶猛。
曹彰跟幼虎玩了一会儿,交代仆人道:“给它的肉要管够,但不能让它出这个院子。”
他决定等霸天再大些,就带它出去,训练它捕猎。
没准,将来霸天能成为自己的坐骑。
……
城中,广场。
月旦评就在这里举行,月旦评最初由汝南名士许劭和许靖兄弟主持,逐渐成为评价人物、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这许都城的月旦评,是由杨修主持,他博学多才,擅长辞赋,点评起来言辞优美,引经据典,一时间很有影响力。
“曹公如沧海之龙,潜则隐于深渊,现则腾于九天。然龙性难测,时而雷霆万钧,时而云淡风轻。治世可安邦,乱世可逐鹿,真乃天命之人也。”
这是他点评曹操,当然实际是拍马屁。
他也点评过自己,带着一种傲气的自嘲:“修如林间之鹤,虽清高自许,却难免孤鸣之叹。才高招忌,智多近妖,此乃修之过也。”
今日的月旦评,吸引了不少人。
曹彰本是不感兴趣的,他从家里出来,准备回虎豹骑大营,经过广场,看到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钱袋,取出一串铜钱递给街边的乞丐。
哪知道,那乞丐竟然要强抢小姑娘手中的钱袋子,曹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一脚踢飞了那乞丐。
“多谢公子相救。”小姑娘惊慌失措,连忙行礼。
曹彰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告诫:“小丫头,心存善念固然是好,但也需懂得自保。钱财外露,岂非引人觊觎?需知财不露白啊。”
小姑娘听了,面色煞白,警惕地环顾四周。
曹彰见状,上前一步,道:“罢了,我送你回家吧。”
小姑娘怯生生地点头:“那……有劳公子了。”
二人一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广场边的一处凉亭。曹彰抬眼望去,只见亭中立着一位少妇,身姿婀娜,肤若凝脂,眉目如画,一袭淡青长裙更衬得她清丽脱俗。
“嫂嫂?”曹彰微微一惊,连忙躬身行礼。
此女正是曹丕之妻,甄宓。
甄宓见是曹彰,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欠身还礼:“子文,可是来观月旦评的?”
那小姑娘上前行礼,道:“夫人,方才奴婢按你的吩咐去施舍乞丐,险些被抢,幸得……三公子相救。”
甄宓听罢,眉头轻蹙,歉然道:“是我思虑不周,多谢子文了。”
曹彰抬眼细看,只见甄宓肌肤胜雪,眉目含情,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绝美。他心中暗叹,嫂嫂果然风华绝代。
“嫂嫂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曹彰淡然一笑。
甄宓温婉一笑,道:“既如此,不如坐下饮杯茶吧。”
曹彰依言坐下,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此时,广场上传来阵阵喝彩声,甄宓的目光不时飘向高台。只见台上曹植与杨修并肩而立,曹植方才吟诗一首,引得众人赞叹不已。
曹彰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瞥了甄宓一眼。
这嫂嫂不会是来看曹植的吧?野史传说他们二人暗生情愫啊。
“四弟才华横溢,果然名不虚传。”他朗声道。
甄宓闻言,眸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长长的眼睫毛轻颤,低垂不语。一旁的小姑娘却撇了撇嘴,嘟囔道:“辞藻虽美,却少了几分意境,无趣得很。”
“翠儿,不得无礼。”甄宓轻声斥责。
曹彰饶有兴趣地看向小姑娘,笑道:“原来你叫翠儿,竟也读过书?”
翠儿抿了抿唇,略带自豪地道:“夫人平日教导,略识得几个字。”
曹彰闻言,笑意更深,目光在甄宓与翠儿之间游移,道:“不如,我来作诗一首,翠儿你拿去给他们品评。”
翠儿对他颇有好感,连忙拿来笔墨和简牍。曹彰略沉思了下,提笔便写了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三公子这诗,豪气!”翠儿拉着甄宓道,“夫人,你快看。”
甄宓美目落下,绝美的脸闪过惊诧,都知道曹家三公子武艺极高,可从未听过他还能作诗啊。
“翠儿,把这诗拿过去。”曹彰一笑。
“好!”翠儿高兴道,“三公子必能一举成名。”
曹彰连忙摆手:“别说是我作的诗,就说是……李白写的。”
“公子,不是世家才子,他肯定不会点评的。”翠儿嘟嘴。
曹彰微微含笑:“那我教你几句,去砸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