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读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在某论坛里,有一则“神帖”。

楼主说自己一直在啃老,可是最近家里发生了变故,没有钱继续生活下去,他又不想出去工作,“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只好考虑在朋友家借住,蹭吃蹭喝,求大家给自己建议。

帖子连续发了三四年,内容都差不多,楼主除了啃老,就是家里蹲,唯一的爱好是画漫画,水平也不怎么样,还不思改进。

快30岁的人了,他没有任何收入,也没有进修过什么技能,整天做白日梦,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甚至,到朋友家借住的火车票费用,还要朋友给报销。

有意思的是,这几年在帖子下面留言的网友,有的考研成功,有的换了好工作,有的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只有楼主岿然不动。这位楼主,俨然成了一个反面典型:人们看到他,想到自己再怎么也应该比他努力,便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

我的一位朋友,家境殷实。他的孩子,当然也算是个小小的富二代,每月的零花钱超过了很多人的月家庭收入。孩子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化工合成,常常拿着几本砖头厚的化学手册来研究。发朋友圈的时间,也是凌晨居多,朋友圈的内容,不是看文献,就是在实验室里等做测试,显然比其他同学更为努力。

据说,有一次为了赶论文,他和组里的同学熬了两天两夜没休息,其他同学见到他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有些脱相。化工累,工作苦、掉头发、难出成果,早就尽人皆知。有一次我问他,你完全可以学一个简单的专业,然后随便做点理财投资,生活还不是轻松愉快?

他说,自己就是喜欢科学研究,从小兴趣就在这个方面。家里的钱,毕竟是父辈赚来的,而自己努力做出来的东西,才算自己的成就啊!

每到假期,许多大学生都在自己想办法赚钱,出门打工、摄影约片、做家教等。其实,很多人都出身于小康家庭,家里并不缺这点钱。去工作,就意味着每天回到家,满手满身的油渍汗味,或满心的疲惫。但显然他们能够收获到另外的东西。

几个要好的朋友家庭聚会,其中一家的孩子来得晚了些,是在超市兼职打工,刚刚下班赶过来的。她不断吐槽在货架旁站了一天,仿佛回到了军训的时候,腰酸背痛,可收入却低得可怜。然而,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收入,和向家里要来的钱,是完全不同的。

“用自己的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感觉特别自豪。”她说。

看过一期涂磊主持的节目,大致是这样的:

一位叫马骁的女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母亲在一起生活。母亲是在KTV上班,一个月才挣5000多元。但母亲为了马骁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在中学时把她送进了贵族学校。可她不但不理解母亲的苦衷,还处处和同学攀比,学习成绩当然也不理想。后来,马骁又想学艺术,母亲虽然不同意,最终也还是依了她,花很多钱让她去学习。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在场的嘉宾都不住摇头。

当时,马骁勉强上了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去廊坊一所学校当老师,月工资不高。这时候,她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在工作中也受了很多委屈,明白了这么多年来母亲的不容易。

马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在工作中特别努力,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学校下属分校的副校长。她现在虽然挣的钱仍然不多,但已经学会了节俭,知道给母亲买礼物,变成了一个自食其力、努力向上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女儿。这样的转变,得到了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的一致赞许。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父母总有老去的时候,朋友总有离开的时候,环境总有改变的时候,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无论环境如何、有没有依靠,个人的奋斗都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想要的生活,才能活得踏实,活得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