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读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命运不会抛弃心中有梦想的人

我很少被一些所谓的励志故事感动,但看完《河北青年报》报道的王心仪同学的故事以后,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特别吃惊,没想到现在还有孩子像几十年前的我们一样,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之中,更没想到面对生活的贫困,一个小女孩表现出来的与年龄不相符的豁达与成熟。

王心仪是河北枣强中学的高三毕业生,2018年高考考了707分,已经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王心仪家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家境贫困的她在高考结束后,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去了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之后,她在中学时代写的一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名为《感谢贫穷》的文章,也开始在网上流传。其中的诸多“金句”,令人印象深刻。

生活,才刚刚揭开她的面纱。

这句话写的是王心仪8岁那年,姥姥被诊断出患了乳腺癌,这使得幼小的她第一次直面贫穷与生活的真相。她以冷静的笔触写道:“可能有钱也未必能挽救姥姥的生命,但经济的窘境的确将一家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最终,“姥姥的生命像注定熄灭的蜡烛,慢慢地变弱、燃尽,直到失去最后的光亮”。

8岁的孩子眼中的这一切,真让人心碎。当今社会,每一个父母都在竭力掩盖生活的不易,把最光鲜美好的一面给孩子。而王心仪的父母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他们不得不让8岁的王心仪看到了生活最残酷的一面。其实,贫穷也好,富裕也罢,每一个家庭都有每一个家庭的不易,迟早有一天,生活的面纱都会在孩子们面前揭开。真的希望,在看到生活的真相之后,每一个孩子都能像王心仪那么懂事。

幸福不是因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并尽力地拥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与阳光。

三年级时,王心仪和弟弟去乡里上学,母亲要每天接送。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王心仪坐在后座,弟弟坐在车子的大梁上。母亲体弱,每天他们都会上下学跑上一公里,既锻炼身体,又减轻了母亲的负担。

一次下大雪,雪积了有一尺厚,妈妈裹着棉袄,顶着风,走到学校去接他们。回家的路上,她和弟弟一边玩雪,一边和妈妈说当天学的新知识,三个人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呼啸的大风、厚厚的积雪、瘦弱的母亲、幼小的孩子,那是怎样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但他们母子三个,却能一路欢笑,苦中作乐。

王心仪懂得了:幸福不是因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尽力地拥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与阳光。

有人说,真正的勇敢,是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王心仪无疑是一个勇者,她敢于直面生活、热爱生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而在生活中有太多的孩子,条件可能比王心仪好上十倍百倍,却天天活在抱怨当中。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其实有比物质的满足更宝贵的东西。

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看到这句话,我特别震撼,马上去网上搜索,却没有查到原句。看来,这句话是王心仪的创作,至少,是在化用。

一个十几岁的花季女孩,在学校花的生活费是平常孩子的一半,每次买饭就买一些大白菜,舍不得吃点荤菜,甚至连新衣服都买不起,只能穿亲戚们穿过的那些不合身的旧衣服。她从小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没有电子游戏,她只有在农村的田野里嬉戏,活在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当中,但她却仍然感谢贫穷,感谢上天的恩惠与祝福。

一句“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也许比起“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少了一些小资情调,却多了一分执着与顽强。一个不屈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了后者。

王心仪说,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贫穷可以使人自卑,让人失去奋斗的信心和勇气,贫穷同样可以激起斗志,化为我们前进的力量。我们不可以选择自己出身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虽然王心仪的家庭是贫穷的,但她那份自信和顽强,值得每一位年轻人学习。她的身上并没有一件名牌,但她的脸上,永远散发着自信的光彩。

命运不会抛弃心中有梦想的人,即使在贫穷的土壤上,照样可以开出绚烂的梦想之花。贫穷并不值得感谢,贫穷也从来不值得赞美,但无论贫穷也好,富裕也罢,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感恩。

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不同,但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该一样,就是不论起点如何,都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奋斗,认真、努力地活下去。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年轻是用来努力的,正如王心仪同学在学校高考前的百日誓师上说的那样:

奋斗不怕起点低,一分一秒都是拼搏的阵地,都是可贵的机遇。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们便没有辜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