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女孩的秘密笔记:排列组合篇](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58/53256158/b_53256158.jpg)
1.2 圆桌问题
蒂蒂:“前阵子,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家餐馆内的摆设。”
我:“嗯。”
蒂蒂:“其中一张圆桌上面有 Lazy Susan……”
我:“Lazy Susan 是什么啊?”
蒂蒂:“就是圆桌上可以转来转去的旋转台。”
我:“哦……原来那个东西叫作 Lazy Susan 啊!”
蒂蒂:“客人会围坐在圆桌周围。”
我:“是啊,围着圆桌吃饭。”
蒂蒂:“围坐在圆桌周围,客人可以和旁边的客人聊天,不过要是座位相隔远一点儿,交谈不是很不方便吗?”
我:“没错。”
蒂蒂:“如果想和所有人都说话,只能常常换座位啰!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以餐馆的圆桌为例,要是有 5 个人围绕圆桌坐成一圈,共有几种入座方式呢?”
问题 1(圆桌问题)
一张圆桌,有 5 个座位。5 个人欲坐在这些座位上,共有几种入座方式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1.jpg?sign=1739621463-lDKlgn5d5uyC7hRzP9qYxD2YNcwnUe7E-0-0276766a0113303284c499a75f724ce8)
我:“原来如此,这个问题啊……”
蒂蒂:“学长,请等一下。”
我:“咦?”
蒂蒂:“学长,不要马上告诉我答案哦!”
我:“好好好,你是怎么想的呢?”
蒂蒂:“试着将 5 个人排排看,算算总共有几种可能的排列方式。”
我:“哦!”
蒂蒂拿出笔记本。
蒂蒂:“就像这样,不过算到一半的时候变得有点儿混乱……”
蒂蒂的笔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2.jpg?sign=1739621463-qMtGLoeqm5yN2h7EI1fIMPxDP7IykyS1-0-8a3647ef794a386df1fa0e450fd7f818)
我:“我明白了。你想用穷举法,把所有可能都列举出来。这是可行方法之一。”
蒂蒂:“是的。”
我:“可是,你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计算可能的情形了呢?”
蒂蒂:“有啊!假设有 A、B、C、D、E 这 5 个人坐在圆桌旁,画成示意图就像这样。首先,让 A、B、C、D、E 按顺时针方向入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3.jpg?sign=1739621463-PPZ7nb71oP0X2jaCnzelJFPrThJ3Fwu6-0-7989f23671d84bae8c4a5083953dcf0c)
(1)5 人按顺时针方向入座
我:“嗯,基本上没错。请问:A 和 B 之间的连接是什么意思呢?”
蒂蒂:“这条线表示接下来要将这两个人的座位对调。A 和 B的座位对调,就是另一种入座方式,所以变成下面的(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4.jpg?sign=1739621463-PelKszUGbfvEAWBML7Z7LCdKHE8IR4aO-0-9efc442c0ba243ff2a352d4adec95b91)
(2)将 A 和 B的座位对调
我:“这样啊……嗯。”
蒂蒂:“其次,考虑 A 和 B 不相邻的情况,假设 A 和 B 之间夹了 C,变成(3)的情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5.jpg?sign=1739621463-z7K0s9Z6rANJXFkL0vP5ZfrfPfVs1xjh-0-8774b922fbf834f8c9a6948ded4b8160)
(3)A 和 B 之间夹着 C
我:“嗯,没错。”
蒂蒂:“然后和刚才一样,再将这两个人的座位对调,得到(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6.jpg?sign=1739621463-H8HNJ7wgnqDcQtnF25RQpHbAQb0zMIYh-0-a8a08b75130316eac344671fe6b73940)
(4)将 A 和 B的座位对调
我:“蒂蒂……”
蒂蒂:“接下来,考虑 A 和 B 之间夹了 C 和 D的情形,也就是(5),然后,再将这两个人的座位对调,得到(6)。”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7.jpg?sign=1739621463-4WgWiy1KGTmyKShE5rGs4VyGqv8X70G1-0-04737e2770ab57aa70b9423b2d7c6c7c)
(5)A 和 B 之间夹着 C 和 D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8.jpg?sign=1739621463-m6CyWIlBtEZGNq6EorX9Zyjew6f9RuqE-0-daf58c67a63f5449043a9ff3d862e0de)
(6)将 A 和 B的座位对调
我:“蒂蒂,可是……”
蒂蒂:“不过,当我想在 A 和 B 之间夹进 C、D、E 时,也就是(7)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09.jpg?sign=1739621463-nYm0SgWCZEjQDcoWIXHg7wbYDwax07SW-0-a48baa53e9a7bc02bae8c0915240bf5c)
(7)A 和 B 之间夹着 C、D、E
我:“……”
蒂蒂:“(7)的入座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和(2)的入座方式一模一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E5CDD/31729292907560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0110.jpg?sign=1739621463-zM6ZWs9122SiKIDFEWW7sV8R9KrtuA1L-0-140ece931f3cffda6b837f1a71d4a814)
(7)和(2)的入座方式完全相同
我:“是啊,这种解题方式不太好,会重复计算哦!”
蒂蒂:“没错,学长说得对,这种解题方式并不好。我原本以为只要让夹在 A 和 B 之间的人数逐渐增加,就可以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形。没想到圆桌居然是陷阱。一不小心,同样的入座方式就会重复出现。”
我:“正是如此。逐渐增加人数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出现重复情形就麻烦了。”
蒂蒂:“于是,我就被困在这里。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怎样思考才能找到答案呢?怎么做才能真正解出数学题的答案呢?”
蒂蒂看向我,睁大她的眼睛,等待我的回答。
我:“嗯……这么说吧,蒂蒂,能解答所有数学题的万能解题法,并不存在。”
蒂蒂:“啊,这么说也是啦,不好意思。但这样一来,不就需要把各种解题方式全部死记硬背下来才行吗?这样在我们碰到不同的数学题时,才有办法解答。不过,要把所有解题方式都背下来实在有点儿困难……”
我:“嗯,相当困难。能解答所有数学题的万能解题法并不存在,当然,也不可能把所有数学题的解题方式都背下来。”
蒂蒂:“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万能的工具不仅不存在,把所有工具都收集齐全也很困难,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我:“我说蒂蒂啊,这个想法会不会太极端呢?你想到的解题方式过于极端,实际的情形常常介于两者之间。”
蒂蒂:“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解数学题的时候,通常不会只用到死记硬背的解题方式。当然,还是会用到记忆中的解法,把自己以前所有的解题经验全拿来试试看。但解题时,必须详读题目、理解叙述、整理解题条件……这样才能逐渐推导、得到答案哦!”
蒂蒂:“听起来好复杂哦……”
我:“把某些解题方式死记硬背下来是一个办法,不过如何运用这些解题方式很重要。在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这本书中,提到许多解题方式。至于我自己的解题经验嘛,只是许多顺利解答与被难题困住解不出来的经验而已。真要说的话,我在解题的时候,常常会这样对自己‘提问’。”
● 仔细阅读题目了吗?
● 能试着举一个例子吗?举例说明,验证自己是否理解。
● 能试着作图吗?
● 能整理成表格吗?
● 能为未知事物命名吗?
● 是否考虑到所有状况?有没有遗漏?
● 有没有类似的东西?
● 会不会觉得“如果那样就好了”?
● 反过来想又会怎么样呢?
● 如果数太大,想想看数小的情况怎么样?
● 遇到极端的情形该怎么办?
● 再重新仔细阅读一遍题目。
蒂蒂:“原来如此……学长所说的‘提问’,虽然听起来很抽象,实际却很具体。和直接解答相比,这些提问好像很抽象,但就对自己的要求而言,却是很具体的提问。”
蒂蒂一边点头一边说,很快接受了我的说法。
我:“没错。面对题目的时候,这样的‘提问’很有效。在解题时,自问自答是很有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