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刘邦心寒,韩信该死!
刘邦心中有些忧伤。
他预感到韩信将来会谋反,但也仅仅是预感而已,此时确定韩信怀有谋反之心,让他感到由衷的失望、可惜。
汉朝创建,韩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劳。
昔日他被项羽封到蜀地和汉中后,韩信为他分析局势,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为他夺取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为日后他争霸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来韩信又独自领军在北方屡战屡胜,灭魏破代、破赵降燕,不仅解除了汉军侧翼威胁,还极大地扩充了汉军的势力范围,如此才能牵制住项羽大量兵力,使自己得以在正面战场与项羽对峙中有更多的战略回旋余地。
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韩信居功至伟,可谓是他大汉武将第一人。
他真的不想对韩信动手,哪怕韩信犯了其他王法呢,哪怕韩信对自己这位皇帝不敬呢?他都有一百个一千个理由在心中饶恕他,可唯独谋反不能。
出于公心,韩信谋反会让刚刚一统的汉朝再次大乱,苍生罹难、田园荒芜。
出于私心,他汉朝很有可能更迭换姓,自己辛苦半生努力付之东流,他也对不起跟随自己的老兄弟们。
韩信,该死!
刘邦心中发冷,帝王威严涌现而出,他双手垂于两侧,面容中带着肃穆,似已经在思索着处理韩信的方法。
张良在旁沉默不语,可他苍白的手指却在轻轻的捏动着自己的白色绸袍,显露着心中的不安。
他已经渐渐淡出朝堂了,若非突然出现了一位后世人,他根本不想来到这临华殿,最让他不想出现的事情发生了,他因‘韩信谋反’之事,再次卷入了政治旋涡中。
张良心中不安,楚国兵强马壮,韩信统兵天下无双,一旦大动兵戈,汉朝天下将会再次乱起来啊。
只见张良向前一步,坐于陆煊的床榻上,声音温和道:“陆君,此人颇有威望,又能调动军队,若是其起兵的话,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王朝初建,百废俱兴;若此时大动干戈,恐怕社稷颠覆、神器倒悬啊。”
“陆君,有没有好的办法?”
刘邦看了张良一眼,似默许的点了点头。
确实,能简单方便的处理掉韩信,最好不过了。
他不想和韩信兵戎相见,或者也可以说,他没有把握攻克楚国。
更让他担心的是,一旦对楚国动兵,其他各地的异姓诸侯王也不安分随之起兵的话,天下彻底大乱,或许他会落得和那项羽同样的下场。
谁知这天底下,是否会出现第二个刘邦呢?
“调动军队,战无不胜?”陆煊愣了愣,李善长统兵能力这么强么?
房叔和季叔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
不对,历史上李善长的统兵能力并不是很强,甚至相对较弱。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李善长主要负责后方的政务及后勤保障工作,几乎未直接参与前线的军事指挥作战。
后世现存的史料中,很难找到李善长独立指挥大规模战役并取得胜利的记载,这与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李善长在军机进退、赏罚章程等方面有一定的决策作用,但这更多是基于其在朱元璋身边的参谋身份,为朱元璋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并非像专业的军事将领那样制定全面的战略战术并直接指挥军队实施。
其实,李善长的工作重点就是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以及治理后方、和睦军民等,他在协调幕僚与将士之间的关系、整顿军纪方面有一定表现,但这主要是为了维持军队的后方秩序和保障后勤供应的顺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军队进行战斗训练和管理。
李善长在明朝开国过程中,主要以文臣的身份发挥作用,未像一些将领那样拥有自己的直属军队和军事势力。
季叔和房叔说李善长调动军队战无不胜,这有些过了吧?
“等等,或许季叔和房叔的意思,并非是李善长个人领兵能力强,而是其能调动的淮西武将集体,这些人起兵的话,号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样就能解释清楚了。”
要知道,朱元璋忌惮、清除李善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善长不但是淮西勋贵中的文臣之首,更是有很多武将和他私底下交情很好,一个同时能调动文臣集团和武将集团的开国元勋,并且还这么能活,又有司马懿的前车之鉴,这不可怕么?
就说李善长案件中受到牵连的淮西武将,就有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济宁侯顾敬、巩昌侯郭兴、海国公吴祯等等,再加上梁国公蓝玉...
这只是根据史书上记载的李善长交好的淮西武将,可暗地中呢?打个比方若是朱元璋死在李善长前面,李善长振臂一呼的话,真不知道多少武将会跟随他谋逆。
李善长能调动的武将很多很多,若是朱元璋一死,朱标也死了,说战无不胜并不为过。
“对于此人的办法...”陆煊想了想。
目前他的计划,是通过身在远东地区的房叔、季叔、何伯等人,前往明朝,见到朱元璋。
根据诸多医治手段,他有很大的把握不会让朱标意外死亡。
那么,其实并非原本明朝历史上的很多勋贵都可以清理掉,可以适当的保留一些。
若非是朱棣奉天靖难,然后屡次出征漠北的话,陆煊感觉明朝被朱元璋清理之后剩余的武将们,已经没有能力对抗异族了。
保留部分老实的淮西武将,然后只收拾李善长即可。
这样,未来朱标继位后,手底下依旧拥有诸多能征善战的开国猛将,清理异族。
他认为,这群勋贵就这么被杀掉有些可惜,要死也应该死在战场上。
想了想,陆煊道:“我这里倒是有个不错的想法。”
“文武对立。”
“可以建议此人,在王朝中担任文官之首,然后让其制定各种针对武将集体的制度,侵蚀武将集体的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忠于此人的武将集体,也将渐渐离心,这样的话到时候清理此人就容易多了。”
这种方法,有着一定的好处和坏处,但用在对付李善长方面,则是好处更多些。
“任何决策、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这里只是给出一个针对目前情况最好的方案,这样在未来清理此人的过程中,不用担心对方起兵反抗。”
历史上,李善长是没有机会起兵的,可却要堤防这种事情的发生。
毕竟,在他的诸多建议下,历史是会发生改变的。
任何朝代,古往今来,都没有绝对的忠诚可言,人都是更看重于利益的,倘若李善长无法给淮西武将集团提供利益,并且还逐渐侵蚀对方的利益,这些人怎么可能同意?
到时候单独清理只有文官力量的李善长,则更容易的多。
除此之外,房叔和季叔请教的问题中,主要是担忧李善长起兵这件事情,并没有询问‘处理清理文官集体’这件事情,所以他只给出相应问题的答案即可。
一步一步来,一点一点将自己的各种建议传递到京师那边,让朱元璋产生好奇、期待,这样才能更快的接走自己。
“好,好办法!!”
刘邦这边听了陆煊的一席话语后,抚着胡子,忽然大笑了起来。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韩信在武人中有一定的威望,其若是造反的话主要也是依靠当年跟随他的那些将领和自身的领兵能力。
一旦将他调到了京城这边,担任文官。
那么韩信不但没有机会在楚国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还能在他的严格监视下。
再按照陆煊的建议,让担任文官的韩信制定一些针对武将,甚至是军队士兵的制度。
韩信,终将孤立无援!
同时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他发现了。
韩信这个人性情很淡漠,说白了就是不擅长与人交集、脾气又不是很好,他几乎没有多少挚交,而身为文官在官场上要学会如何与人相交,这对于韩信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
他也不可能在京城中,积蓄文臣力量。
明升暗降,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陆君,此计我立刻书写于信中,派人送到京城!”刘邦拉着陆煊的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