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袁公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屯田方略

“而今田少粮乏,乃天下之窘境。若全凭天意,那也不是靠几次大有之年就能解决的,因而必须要有人为。”袁燿淡然道来,“今江淮一带虽土地兼并严重,但仍有广袤的荒地未能得到开发。”

“这,就是屯田的机会。”

“所以袁兄打算招募流民开垦荒地对吗?不过屯田之计一旦开展,必然要与周围豪强产生矛盾,所以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诸葛亮补充道。

“正是。”

“可否再细致些?”诸葛瑾插话道,“如屯田民之口赋,田地之税收具体该如何制定。”

按照往常之理,土地赋税一并当由中央征收,可现在是特殊时期,一地之军阀自然可以任意征收当地之赋税,不过若这个度无法把握,便会招致更百姓生事,地方大乱。

而袁燿自是深谙此理,他的屯田计划本身就是以曹操、邓艾的屯田方略作为原型来设计的,既然此二人的方案都得到了历史的检验,那他摸石头过河的难度也减轻了不少。因而他的赋税设计也基本沿袭于他们。

“募民编组,每五十人设一屯,每屯各置屯田司马,其上再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与国家分成!屯民免去繁琐徭役,只征谷粮,由国家统一提供种子与土地,至于用来耕作的牛嘛,当有官私之分:用官牛者,官则收之六,民则留其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民不得擅离于屯。”

“若计可成,何愁田少粮乏?只消几年,便可使仓廪充实,百姓丰殷矣!”

他徐徐道来屯田的具体事宜,当然这只是民屯,事实上曹魏屯田制中还有军屯,后来明朝还有商屯。

不过就兵家之事嘛,他觉得这还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上有意,下未必行之。从前古代的圣王对崇尚无为的垂拱而治,因为有时‘为’的越多,往往会越乱。”诸葛瑾感叹了一声,“光远,你说的很美好,可实际执行起来大小官吏当真就不会征发劳役,不会中饱私囊了吗?”

袁燿听着诸葛瑾地忧虑,内心也为之一动。

他自是知道屯田之计并非什么善政,不过是出于特殊时局下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要真能免去徭役,那孙狼等人又为何造反?

可要想平治天下,单纯凭借所谓的仁慈又有用吗?

袁燿承认自己的野心可能会伤及不少无辜的百姓,可历史的确如此滑稽:没有他袁燿,也会有曹操,会有邓艾。甚至他眼前这个年约十五的少年在几十年后也会在蜀地开设屯田。

而屯田之初,无不以“民不乐,多逃亡”为开端,可任由“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的情形继续发展下去,让“生民百遗一”的乱世继续持续下去,真的就是仁慈,真的就是善政吗?

残酷的现实就摆在他面前,两个月的心理斗争下来他已经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子瑜兄忧虑的不无道理,因而我们需要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不能因会发生的过错而踟蹰不前,孝高皇帝不也是打完天下后才与民休养生息的吗?非常之时期,必有非常之手段。”他语气坚定地答道。

“嗯……那六四,五五之分会不会太过苛刻?”诸葛瑾看起来还是有些犹豫。

“桓灵时期屡次加征添税,与之相比,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这不是太平之世了。”

“那屯田民不得擅离其屯是什么意思?”他又发问道,似乎有千千万万的疑虑要袁燿一一解答。“你是要以兵士困百姓于屯田,严禁迁徙是吗?”

袁燿这次没有过多解释,只是重重地说了一个“是”。

诸葛瑾听到后也没有露出责备之色,而是淡淡开口道:“按光远之意,兴办屯田诚然对人民有利,但绝非善政啊!只不过是一时之方针罢了,可秦孝公用商鞅之计便一直用了六世以至秦末,或许在后人看来这屯田之计也不过畜奴之策,不比暴秦之政好到哪里去?这头若一开……”

“千古骂名,谁背?”

他的目光投向袁燿,诸葛亮这时也抿住了嘴。

只见袁燿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自然是我。”

“可燿要想说:我非商鞅,亦非秦皇,但如今只有先定乱才能治天下,如能遂愿,那我们这骂名有什么背不得?”袁燿神色凛然,满脸写尽大义,“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他这话一出,诸葛兄弟都沉默了。他们二人此刻心思各异,面对袁燿的坚持都各有各的想法。

而诸葛瑾在内心深处默默地多了几分对袁燿的赞叹和钦佩。

在这个人身上,他看到了一种坚毅的,不同于其他公族子弟的前所未有的决心。

“光远之志我已知矣,只是你或许能说动袁公,可光有袁氏一门不足以代表朝廷,代表天下。”

诸葛瑾这回的确说到点子上了,曹操的屯田之所以能顺利推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挟持天子,足以代表中央在地方推行政策,这样的力量不是一般诸侯能比的,你能随意设立官职吗?能光明正大地分配土地吗?显然是不能的。

可待他的话一落地,诸葛亮却发话了:“天道靡常,唯有有德者能居之……”

他的声音听着很微小和细弱,却让一旁的诸葛瑾神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阿亮,不可如此胡说。”

袁燿则怔怔地看着他们二人。

这个仍然唯朝廷是从的青年人在多年后被一个割据东南的反汉政权拜大将军、左都护。

而这个说出“汉德已衰”的少年却在多年后为了那个蜷缩在巴蜀一地,梁益二州的刘氏政权鞠躬尽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此刻的想法竟然与多年后的命运相背而行,他没想到历史的真相竟是如此唏嘘。

“二位别吵了。”

“朝廷如今虽在西凉叛军之手,但李傕等人鼠目寸光,已无法再承继董卓乱贼的权柄了。”袁燿目光平和地看着二人。

“你的意思是……”

袁燿的情报能力他们自然是相信的,毕竟袁氏一族的资源和人脉不是他们诸葛氏可以相提并论的。

“天子不久便将东归,而那也是治乱的关键。”

“当真?”诸葛瑾有些愕然地问道。

“除非李傕失心疯,对天子下了死手。”袁燿苦笑道。

“届时袁公打算如何?”

虽然说袁术在历史上有僭号之举,但也实实在在地有参与接回天子的活动,他甚至还派了手下大将苌奴去阻拦曹洪迎奉天子。

而对于袁燿来说,这次迎天子的机会绝不容错过,天子的合法性对于他来说绝无害处。

同时,这也是遏制袁术野心的一个关键。

而诸葛瑾他们听到这话时也颇有所感,在他们看来若袁术并非没有能力接回天子,毕竟此时他仍是袁氏嫡子,仍是江淮之雄。

“答案很简单:奉天子以讨不臣。”袁燿正色道。

“不知诸葛氏对平治天下之事可感兴趣?”他饶有趣味地看着诸葛瑾兄弟。

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中竟然闪过两分茫然。

他们需要一个方向。

而现在,指路的人好像就在他们面前。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你我其谁?

那一刻,还没等诸葛瑾反应过来,诸葛亮眼中的茫然和困惑当时一闪而空。

“吾何为不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