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武皇往事,高处寒意
大别山坊市,北区,都护府。
深夜,几颗夜明珠子,将屋子点缀得宛若白昼…
屋子里很静,只有司马宁则细细的翻书声,他时而低头思虑,时而抬眼轻笑,时而点头赞叹…
不多时,屋外传来,轻轻叩门的声响。
“进!”司马宁则柔声回道。
侍女夏荷端着百年参茶走了进来,这十万大山,最是盛产人参,传言其内有株万年人参已然化形都快结婴了…
夏荷放下参茶,随即又在角落里添加了些镇魂香,她轻轻说道:
“公子,亥时矣,不若早些歇息,修养心神,明日好会谈三姓十六家…”
闻言,司马宁则轻轻合上书册,缓缓闭目,眉目微皱,一副沉思的模样…
夏荷瞧见了,赶忙上前站在司马宁则身后,细细给司马宁则揉捏着双肩。
许久,司马宁则猛然张开双眼,那对眼眸中,闪出刀锋一样的眼神,只见他顿了顿,朗声道:
“明日,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夏荷闻言,一对杏目中,不由的露出深深的疑惑,她思索几息,轻轻问道:
“公子,您不会是邀请这些家主来吃席的吧…?”
司马宁则哑然,心中暗暗念道,若是春梅在,定然知晓他心中想吐露的是什么意思,他凝神几息,轻轻呼出一口浊气,随即神识一动,从腰间储物袋内取出一本书册放在桌子上…
司马宁则指着书册说道:
“看完你就明白了…”
夏荷凝目望去,只见书册页面,赫然写着:
【大明宫秘闻,天机阁著】
夏荷拾起书册,轻轻翻动起来,第一页印入眼帘,一句整整齐齐的话:
“夫英雄者,三万年以来,唯此一人…”
“明武皇,朱小八,起于青萍之末,成于沧浪之间…”
“昔年,大濠洲魔道猖獗,人人自危,武皇少时,父母双亡,亲友皆故,孤苦无依,幸遇大濠洲三流势力小月教招收打理一阶青牛兽园的杂役弟子…这才得以落脚…”
“……”
“武皇一百年,成元婴,将小月教敌对势力大日门收入麾下,三年后,其将小月教大日门合二为一,取名:日月神教…”
“武皇三百年,功法大成,修得化神,杀尽大濠洲百千万魔道,染红了大濠洲亿万里的疆域…”
“武皇三百五十年,得大濠洲三分一疆域,遂改‘日月神教’为:’大明宫’…”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同同而辉…
“……”
“武皇八百年,一统大濠州数万亿疆域,后经一百二十五年,举族飞升…”
夏荷看了半响,胸脯微微起伏着,幽幽说道:
“公子,这位明武皇还真是强大啊!似神似魔一般…”
末了,她眼中升起一抹羡慕,轻轻地说道:
“尤其是他与大脚道侣的故事,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真是一对神仙眷侣…”
司马宁则没成想夏荷看到的是这些,这与他的初衷很是不一样,明明他想让夏荷看到的是,金杯共饮,白刃不饶,是权谋,是权衡利弊这些…
“下去吧…”司马宁则微微皱眉,轻轻摇头,朗声道:
“明日依令而行便是…”
“是…”夏荷躬身,眼角眉梢微微皱缩,她咬牙抿唇,柔声问道:
“公子,好几日没见到春梅姐姐了,不知您将她派去了何处…?”
夏荷的话语,还没说完,她只感觉呼吸急促,待到反应过来时,只瞧见司马宁则掐住她脖子,沉沉道:
“你跟了我快一甲子,从未发现你是这样多嘴的人,莫非你被我那些个兄弟姐妹收买了不成?”
言多必失,伴君如伴虎…
“夏荷知错,还请公子息怒…”夏荷眼角噙泪,从牙缝里,艰难的吐出这一句话来。
忽然,司马宁则一下将手臂收回,他面色平静,细细替夏荷擦去眼角的泪痕,柔声道:
“春梅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如果你想去陪她的话…”
夏荷缓和半息,赶忙伏低身子,跪倒在地,连连说道:
“夏荷知错…”
“下去吧…”
司马宁则轻轻挥动衣袖,随即又拿起书册来细细端详,宛若没事人一样…
……
介于司马宁则九日前在周家传出的话语,大别山脉,到了此时,各家各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离得远的家族,比如余家,昨天夜里,余道明就从家族赶路出发了。
此时,余家望春台余道娥一袭黑衣,她站在悬崖边上,瞩目望着北方,原本清澈的眼眸中,此刻满是忧虑…
以前她只知道炼丹,余秉中离去之后,她不得不接过坐镇家族的重任。
设身处地,余道娥以前不是特别明白,余秉中为何会喜欢独自站在望春台上发呆,一呆就是好久。
余道娥现在慢慢体会了,老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可是高处不胜寒,她只觉得扑面而来的寒光直逼人心…
如航海掌舵,余家这艘小舟,经不起太大的风浪来折腾。
她一举一动的背后,是余家几十万条生命的归宿,沉淀淀的压得人窒息。
——
琅琊阁内,余道明余道远,二人正襟危坐,神色各异。
余道远将最近几天收集而来的情报,细细说与余道明去听:
“司马宁则此人,紫府修为,是司马南最小的儿子,传言中他不受重用,在闽山宗内,司马南的其余子嗣,都各有司职,唯独他从不与人去争…”
“更有人说,若不是大别山脉太过遥远,偏僻,只怕轮不到司马宁则来任职…”
“甚至有种说法,司马南都快忘了,有这么一个儿子…”
“值得一说的是,此人几乎书不离手…”
“……”
余道明眉头紧锁,他的神色忽暗忽明,慢慢结合所有的消息,默默在脑中去推测司马宁则的心性、猜测司马宁则来到此处的目的、以及他的处境…
余道明凝神一息,他取出纸币,细细写下一些文字:
先是从司马宁则的身份出发:
“司马子嗣”、“大别坊市镇守之职”、“并无道侣”……
随后,余道明眉目一拧,提笔再写:
“边缘人物”、“主动来此?”、“亦或被排挤而来?”……
“书不离手…?”
而后,余道明再取出大别山脉的舆图…
三姓,三家紫府,周家、吴家、华家……
十六家,十六家筑基家族……
最终,余道明神色一顿,慢慢勾勒出两个词语:
“隐忍”、“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