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内阁制!
“祖宗之法?”
萧景辰冷冷一笑,毫不留情地回击道:
“右相,你不要忘了,正是这些所谓的祖宗之法,让大梁国陷入了如今的困境!
国贼宇文及之所以能够专擅朝政,正是因为有了丞相这个职位的存在。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欺压百姓,将大梁国推向了深渊!
难道,真要到了亡国之日,才施行变法吗?
还是说,你还想让下一任丞相重蹈覆辙?”
萧景辰的一席话,让董源哑口无言。
他深知自己无法反驳萧景辰的话,因为萧景辰所说的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
宇文及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大梁国的百姓怨声载道,朝廷的威信也降到了谷底。
然而,这与丞相制无关啊!
废除丞相制,这毕竟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涉及朝廷的权力分配和利益调整。
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就在此时,一直未曾开口的御史大夫李晔却突然站了出来。
他向萧景辰深深一礼,然后说道:
“陛下,废除丞相制固然可以消除专权之弊,但也需要考虑到朝廷的稳定和政务的顺利进行。
臣认为,可以废除丞相一职,但应当设立一个辅政机构,由数位大臣共同辅佐陛下处理国事。
这样既可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又可以保证政务的高效运转。”
果然是人才啊!
李晔这番话,简直与萧景辰设想的内阁制不期而合。
而且正如李晔所说,废除丞相制的确可以消除专权之弊。
但也需要考虑到朝廷的稳定和政务的顺利进行。
如果一味地废除所有职位,很可能会让朝廷陷入混乱之中。
于是,萧景辰点了点头,说道:
“李爱卿的建议很有道理。
那就依你所言,废除丞相一职,设立辅政机构。
具体如何设立,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想法,尽可畅所欲言!”
此言一出,百官们都是静默不语。
众臣心里都明白,皇帝此番作态,必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废除丞相制,无疑是为了加强皇权,陛下这是打算收拢权利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废除了丞相制,又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故而,没有人敢轻易站出来发表意见。
这就有点尴尬了!
可对萧景辰来说,当然已经猜想到了会有这样的场景。
面对沉默的文武百官们,萧景辰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随后说道:
“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一定在想,如果一旦废除丞相制,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甚至说会不会引起朝局的动荡。
对于这些朕都已经认真想过,但朕相信,只要咱们君臣一心,就一定能找到一种更适合当下朝廷的体制。
另外,朕还要强调一点,梁国只有天子当国,绝不能再有相国作乱。”
说完,萧景辰第三次对余谦使眼色。
余谦见状,知道陛下是想让他当众提出内阁制了,于是也不再犹豫,出班躬身施礼道:
“陛下,臣有话说!”
“哦,又是余谦啊!”
萧景辰闻言,表现得很是淡定,不徐不疾地问道: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出来。”
余谦心里憋屈,我也不想说,还不是你非逼着我说的。
这都给我使了三次眼色了。
想起已经签署好的承诺书,余谦后背又开始发凉了。
现在已经上了陛下的贼船,哦,是龙船,那就只有走下去了!
“陛下,臣刚听闻御史大夫所言,臣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哦,但说无妨!”
萧景辰配合着演戏。
“臣以为,废除丞相制,而改为内阁制,实行阁员拟票制度。”
好吧!
这都是萧景辰先前交代好的。
余谦只是再诉说一遍而已。
可百官们早已听得呆愣愣的。
萧景辰看了一眼百官们的脸色,然后也是摆出一副完全不懂的神情:
“余大人,这内阁制,朕完全是闻所未闻,你能否再说得仔细一些?”
“……”
余谦此时心中一万头草XX 飞过。
得!
继续演下去吧!
顿了顿,余谦挺直了腰板,继续说道:
“成立内阁制,在朝中招选有威望的大臣入内阁成为阁员,所有内阁阁员只对陛下负责。
所有朝廷中枢的大事,都将从内阁议定,并且发出。
如此一来,便可以将原本丞相一人之权利分散到每一位阁员。”
百官们闻言,顿时来了兴致,一个个又开始交头接耳,面面相觑。
其实废不废除丞相制,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因为他们反正也做不了丞相。
可如果要建立一种新的体制,这对他们来说,有没有利益可言,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余谦所说的内阁制,似乎就有意思。
将原本丞相一人之权利,分散给每一位阁员。
这也就是说,如果入了内阁,那他们也就有了参与中枢决策的机会。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然而,内阁制究竟能否通过,还需要看陛下的态度。
只见萧景辰微微点了点头,淡淡地问道:
“这个内阁制听起来倒是挺新鲜的,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百官们立刻陷入了沉思。
他们都知道,陛下这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也是在试探他们的态度。
如果这个时候表现得过于积极,很可能会被视为野心勃勃。
而且,显然会对右相构成威胁。
但如果表现得过于消极,又可能会被认为是对朝廷改革持反对态度,同样会引来陛下的不满。
因此,百官们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轻易表态。
就在这时。
一直未曾开口的董源再次站了出来。
他向萧景辰深深一礼,然后说道:
“陛下,丞相一职非同小可,臣谏言,可暂缓任命,待局势稳定之后再做定夺。”
董源这番话,无疑不是缓兵之计。
说到底,他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右相,现在左相一职空缺,怎么说都该轮到他了。
可现在倒好,陛下直接废除丞相制。
那自己这些年不就白熬了吗?
可萧景辰当然也明白,现在内阁制一经提出,必然会勾起其他朝臣的想法,这是根本挡不住的。
“陛下,臣认为右相此言差矣!
眼下左相一职空缺,更是应该尽早确定,否则必然会引起朝局动荡。”
果然,很快就有朝臣站了出来,反对右相的观点。
萧景辰闻声看去,说话此人竟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吴淳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