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公务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6/52921776/b_52921776.jpg)
第92章 出题试探惜才心
众人一听,无不羡慕。
首辅大人竟然亲赐玉佩,这等殊荣,已经是和那皇上的赏赐一样了。
张居正如今的名声,那也确实是传遍天下。
‘一条鞭法’天下知。
有人叫好,也有人叫苦连连。
这‘一条鞭法’和那考成法也都是张居正推行的法度。
对于汪宗伊这样的官员来说,那自然是拍手叫好。
他也算是张居正的支持者之一。
谈不上迷弟。
但是张居正在汪宗伊的心目中,算是一位一心为公的大明首辅。
他这位应天府的知府都心生羡慕,莫要说崇正书院的这些学生了。
他们更羡慕。
顾青连忙施礼道:“多谢首辅大人,学生愧不敢当,此生必定用功读书,不负首辅大人之赏识!”
说罢,双手伸出。
陈矩把玉佩放在了顾青的手中,又扶起了他。
“嗯。”
“首辅大人惜才。”
“特别是你这般年少有为的少年郎。”
“咱家来应天府之前,首辅大人还叮嘱几句,说是要看一看你的考卷,再考一考你。”
“回去了之后,也让国子监的学生们心服口服。”
说白了。
看了顾青的考卷还不够,还要当面考一考。
顾青也是早有准备,随便考。
他在崇正书院的这五个月以来,也不是只顾着编撰《算学新解》,趁着机会,也翻阅了不少崇正书院的藏书阁里面的书籍。
好在,他对于前世的数学知识点,记得还比较多。
去藏书阁,打着翻阅算学相关的经书,其实是看其他书籍去了。
毕竟,院试、乡试、殿试考察的内容更多。
而大明时期,文化的发展其实已经算得上是巅峰,出现了《永乐大典》这样的百科全书。
这自然是要看一看,学一学的。
顾青躬身施礼道:“请圣使出题。”
就像是汪宗伊说的,作为学生确实是要有着谦卑之心,但是也不能过于谦卑。
顾青则是表现的不卑不亢。
想要出题考察?
那就随便出题,随便考。
不管陈矩或者是张居正准备的考题有多难,最起码,这气势上不能输。
“何为法度?”陈矩问道。
顾青思索了片刻,开始答题。
“回圣使。”
“法度者,规矩方圆之要,社会秩序之基。自古治乱兴衰,皆系于此。今欲论其精义,必先明其本源,而后方能阐发其用于世也。”
“法度非无端而来,亦非凭空而设。盖天地之间,万物生长,各有其时,各有其序。人亦如是,生于世,必有所依循,而后能安居乐业。法度者,即此依循之道,规矩之方,使人各遵秩序,不相侵扰者也。”
“法度之设,原于天理,本于人心。天理者,自然之法则,人心者,善恶之平准。法度者,即天理人心之凝聚,以定人间之是非,别善恶,而维系世道者也。故曰:法度者,治乱之要,兴衰所系。”
“法度之于大明,如规矩之于方圆。无规矩则方圆不立,无法度则国家不宁。昔者,三代之治,皆以法度为纲,而后能致太平之世。今者,国家欲安,亦必以法度为先。故法度者,国家之基石,不可须臾离也。”
“法度之于个人,如缰绳之于马匹。无缰绳则马匹难驯,无法度则人心易乱。人之生于世,必有所畏,而后能有所止。法度者,即人心之所畏,使人知止而后有定。故法度者,个人之规范,不可不遵也。”
“法度者,天地之间自然之法则,人心之平准……故欲治国家,安社会,必以法度为先。法度立,则国家安;国家安,则人民乐。此何为法度之真谛也。”
顾青一边回答。
陈矩身边的两位随从一边奋笔疾书,写下了他的答案。
这回去之后,自然也是要上呈给皇上的。
等到顾青回答完了之后。
陈矩点了点头。
以他的阅历,觉得顾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回答的如此之好。
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好生读书。”
“咱家期待以后还回来崇正书院的那一天。”
顾青认真地回道:“圣使大人,会有那么一天的!”
陈矩爽朗地笑着。
“很好!”
陈矩也很欣赏顾青这样的少年郎。
能够在这个年岁,在那样的环境之中,以寒门学子之身,获得如此名誉。
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试问,这么多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他虽然是一个宦官,但是和其他的宦官却又有一些不同。
陈矩也算的上是一个惜才之人。
当天便夜宿崇正书院,让顾青为向导,陪着他一起游览了一下崇正书院。
到了晚上,甚至是还举办了一场小宴席。
汪宗伊、李贽、许守谦、沈节甫、焦竑、王夫子、顾青等都参加了。
顾青甚至是被陈矩安排,坐在了他的身边。
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他不过是一个司礼监的太监,权柄远远比不上冯保。
但是,若是他看上了顾青的才学,那对于顾青而言,也算是莫大帮助了。
顾青也知道这一点。
历史上,张居正能够稳坐内阁首辅的宝座十余年。
那就是因为他拉拢了几位皇帝身边的宦官,特别是冯保,两人几乎都要穿一条裤子。
而张居正一死,冯保也被万历帝给清算了。
一些张居正的迷弟,对于万历帝卸磨杀驴的行为,十分的愤慨。
甚至是给万历帝取了一个外号,叫做万蠢帝。
张居正强行为大明续了一口气。
结果,张居正一死,这口气就彻底断了。
张长卿虽然也看不惯万历帝过河拆桥的行为,但是对于张居正的改革,其实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条鞭法虽好,却也无法彻底改变大明的弊政,阻止土地兼并。
考成法也很好。
可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顾青觉得影视剧里面,那位和珅和大人的话,说的就有七分道理。
【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千千万万的灾民,谁去给他们发的赈灾粮款?】
【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
【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
想要马儿跑,却又不给马儿吃草。
那马还有劲儿跑起来吗?
只不过,他现在还是一个童生,想要干一点儿事。
还得有权柄在手。